價格不是阻力 盤點目前的4K顯示器格局
作者:Multitouch時間:2014-04-28 來源:中國觸摸屏網
北京時間04月2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在2014年以前,4K顯示器還屬于稀有物種,只有那么三款4K顯示器,包括戴爾的一款和夏普的兩款屬于市面上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這三款顯示器的普遍共性是價格高。其中戴爾UP3214Q是一款31.5英寸的4K產品,售價26999元,而夏普PN-K321和PN-322B都是32英寸4K顯示器,前者售價49999元,后者59999元,能買好幾個LV包了,能買10個iPhone 5s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4/0428/29518.html

這是2014年以前,那么,進入2014年之后呢?4K顯示器市場進入了瘋狂模式,傳統的顯示器巨頭都紛紛祭出了4K大招,并且都把視線瞄準了5000元以內的消費市場,并且紛紛瞄準了28英寸這么個有意思的尺寸上,之余原因,我相信還是以成本為導向的考量,產品價格上和戴爾、夏普的高端4K顯示器形成了兩個極端。
當然,這類產品在材質上也有妥協,主要是面板的妥協,改用成本更加可控的TN面板,提供10bit色彩(作者懷疑是靠色彩抖動實現的),依然是專業的做工。

華碩4K顯示器PB287Q采用的是TN面板,售價4999元
這類顯示器有市場嗎?我相信廠商不是傻瓜,不然,那就太好笑了。至少從目前的TN版4K陣容來看,不可謂不強大,比如參與進來的巨頭有三星、戴爾、華碩、AOC,據悉,優派和明基也即將有此類產品問世,幾乎涵蓋了目前所有的廠牌,顯然,大家都不想錯過這塊TN制作的4K“蛋糕”。
TN版4K的誕生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在它徹底掃清了普及之路上最關鍵的價格障礙,相較于動輒兩三萬元的產品,5000元以內的售價普遍讓用戶能夠接受,盡管TN面板有一些槽點可能讓你忍不住吐槽,但是,別跟錢過不去,用一句俗套的話說:要啥自行車?
最近,作者也新測試了一款華碩的4K顯示器,就是那款長著一副“華碩品質”的臉的PB287Q,這款產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華碩在工業設計和產品戰略上的意圖。

無論是設計、細節、做工都秉承了華碩一貫的品質和思維
首先,它的工業設計依然保持了華碩在游戲顯示器和專業級顯示上的經典設計理念,穩重之中透著抖騷的情懷,能給的接口全給(包括MHL),能人體工學設計的支架絕對不凜冽;

接口給了目前市面上最吃香的HDMI、DisplayPort、MHL,支持60Hz刷新率
其次,說道產品策略,華碩在高中低端市場對三星、戴爾等品牌形成掣肘,別人有的它一定有,別人沒有的,它可能還有。這就是一種狼性思維帶動的品牌價值觀,或者說是企業文化,說到這里,它完全沒有理由放棄TN版4K顯示器這個看上去很可口的蛋糕。
超臣總結:
綜上所述,眾廠商合力推出4K顯示器的用意很明顯,在價格和性能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用更容易被市場接受的方式推動4K產業的發展,畢竟,4K是顯示器必然的未來趨勢。而用5000元以下的價格打動消費者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大家對TN面板的抵觸情緒還是很大的,如何為此類4K顯示器找到殺手級的賣點,戳中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是所有的廠牌都該好好思考一下的選題。作為在顯示器里經常奇思妙想的華碩,它又會怎樣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和意外呢?我們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