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技品牌低迷 面板廠訂單連續萎縮
作者:Touchscreen時間:2013-11-26 來源:21CN科技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主力外銷訂單之一的面板等精密儀器產品,自今年6月起跌破30億美元大關后,就一直沒有起色。臺灣“經濟部”表示,前10月該類訂單為28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少了18.7億美元、年減6.1%,11月訂單表現持續悲觀,單月重回30億美元的機率不大。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3/1126/26617.html
據報道,10月精密儀器訂單金額為28.5億美元、年減13.5%,不僅連續3個月兩位數衰退,也是自5月起連續6個月負成長,凸顯出跌勢拉長也加重。臺灣“經濟部”表示,面板訂單向來維持單月30億美元之上,又以大陸為主要訂單來源,不過今年以來,大陸扶持自身面板產業,排擠國內廠商訂單;同時,大陸節能家電補助政策結束后,面板產能呈現供過于求,現階段報價都走跌。
觀察面板訂單,今年僅1月份及4月份成長,而1月又是因為去年農歷年落在月份不同,導致基期不一樣所致,更慘的是,從6月起,面板失守30億美元大關,至今并未收復陣線。展望11月份,“經濟部”估計,接單水平勢必會比10月低,但林麗貞認為,如果農歷年節效應提前反應,將有助于接單表現。
臺灣科技品牌集體低迷也是大家所關注的,在宏基、華碩、HTC等企業里,盡管高層領導有著做品牌、重創新的想法,甚至一度將設計看得很重(某種程度上說,是從蘋果的成功經驗中學來的),但在企業的執行層面,高、中、低層的管理者中,大部分是當初以低廉生產和代工模式起家的老臣子。雖然業務剝離出去,但多年形成的產品觀念絕無短期改變的可能。某代工廠的設計師透露,他在與華碩和宏碁的產品經理溝通時,對方竟然作出令人吃驚的表態——“不用擔心我們的產品形象”。
創新和設計,都要經歷試錯過程和時間積累。但在代工等傳統文化占據主導的臺企中,一旦創新經歷陣痛,守舊的思潮必然會卷土逆襲。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曾在HTC、華碩和宏基的產品上一度看到過一些創新的影子,但最終沒能形成持續的力量。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