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產能無需擔憂消化不良
作者:Touchscreen時間:2014-01-23 來源:證券時報網
北京時間01月2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日前,長城電腦的一則公告,明確了日本夏普將參股中電熊貓在南京建設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消息。而夏普入股傳遞出的信息是,中國大陸液晶面板項目的上馬越來越重視提前尋找產能出口。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4/0123/27671.html
根據長城電腦的公告,其子公司冠捷科技下屬的冠捷投資有限公司將參與中國電子8.5代線的投資。而日本夏普作為技術來源方,也參與出資。根據安排,夏普將持有項目公司的比例為7.72%,未來,夏普還可以增持至最多20%。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夏普還享有這個項目相當于生產能力50%的產品優先購買權,并以市場優惠價格供應。
實際上,即使不依靠夏普,長城電腦旗下的冠捷科技本身就是國際領先的顯示器和液晶電視制造商,而長城電腦又與中電熊貓同為中國電子旗下的企業,因此,中電熊貓已經建成的6代線和在建的8.5代線,理論上已經有比較理想的產能輸出方向。
但即便如此,夏普仍然從技術提供方的單純角色轉變為身兼兩個角色的下游采購商。這無疑表明,在大陸液晶面板生產商爭相擴產的同時,未來產能如何消化已經成為各家廠商優先考慮的問題。
此前,京東方在北京和合肥的8.5代線主要面向國內液晶電視整機生產廠商出貨,而計劃中的重慶8.5代線則瞄準當地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制造業需求。國內另外一家液晶面板龍頭TCL則本身就是液晶面板的消耗大戶。由此可見,雖然從行業整體角度看,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潛在投資計劃有引發國內液晶面板產能過剩趨勢,但從單個項目來看,相關公司對如何消化新增產能是有一定計劃的。
而即便從宏觀角度來說,國產液晶屏幕的供給似乎也并不過剩。目前,每年國內組裝的液晶電視數量約占全世界產量的一半,而全球6代以上液晶面板產線分布中,韓國有13條,臺灣地區11條,日本有4條,而截至目前大陸地區已投產的不超過6條。從與液晶電視產能的匹配度來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仍有提升空間。
當然,夏普近幾年業績持續不佳,一度走到破產邊緣,部分液晶面板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不高。因此,或許很難指望夏普會真的消化中電熊貓8.5代線的部分產能。但此舉本身表明,國內面板商已經把未來如何消化產能放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上,而這恰恰是此前市場所擔憂的問題。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