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乘勝追擊 提高關稅利益局
作者:電容式觸摸屏時間:2014-03-10 來源:未知
北京時間03月1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今年全國兩會的“一號提案”首次聚焦科技領域。不管是“爆冷門”,還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隱喻,“兩會”上關于科技的議題繼續升溫。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4/0310/28456.html
其中,一度成為中國僅次于石油、芯片、鐵礦石之后的第四大單一進口產品的液晶面板,進入多位代表委員的議政視野。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認為,盡管中國大陸出貨的液晶顯示屏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已經從2010年的3.9%提升至2013年的13%,但中國平板顯示產業仍存在巨大壓力和挑戰,尤其未來五年將處在攻堅期,需要國家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歐陽鐘燦建議,國家將液晶顯示面板關稅稅率從5%提高至10%,為國內面板廠贏得發展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000100.SZ)董事長李東生也認為,在關稅政策上加大對國內平板顯示企業的保護力度意義重大,方式包括:材料免稅、增值稅退稅,以及將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由目前的5%提高至8%-10%。
警惕“臺灣面板的教訓”
李東生表示,作為一種高投入、高回報、技術含量高且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的項目,液晶面板的投資需要國家的強力扶持。他認為,日本、韓國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發展液晶面板產業,實現了技術立國。
中國液晶面板長期依賴進口,尤其大尺寸電視用面板一度完全依賴進口。近年來,隨著京東方、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等面板項目的陸續建成,這一局面才有所緩解。歐陽鐘燦預計,在中國大陸出貨的液晶顯示屏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將在2016年達25.66%。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液晶面板的進出口逆差自2004年以來顯著增加,到2008年達到峰值的217.22億美元。
2013年,中國進口液晶面板495.77億美元,同比下降1.44%;出口358.55億美元,同比下降1.1%;貿易逆差已降至137.21億美元,比2012年減少了2.32個百分點,貿易逆差額縮小到2004年以來的最低值。
與此同時,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等本土液晶面板企業的業績也在2013年全線飄紅。其中,華星光電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55.3億元,盈利22.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六倍。京東方則預計2013年度全年實現凈利潤有望達22.5億元-23.5億元,同比提升772%-810%,其北京5代線和8.5代線、成都4.5代線及合肥6代線等四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均實現滿產滿銷。
但在歐陽鐘燦看來,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全球地位仍待鞏固,或者說還需要乘勝追擊,尤其要避免出現臺灣液晶面板發展上的教訓。
所謂液晶面板的“臺灣教訓”是指,中國臺灣地區在2002年提出“兩兆雙星”計劃,為當地面板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扶持,液晶面板產業迅速發展,市場份額一度超過韓國,位列全球第一。但由于后續政策支持乏力,發展到現在,臺灣地區面板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占有率面臨下滑。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