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未來大尺寸OLED發展前景究竟如何?
作者:touchpanel時間:2014-10-16 來源:中國電子報
北京時間10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OLED產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況,2014年上半年,一方面是LG積極推動OLED電視市場化,并拉攏中國大陸彩電企業試水OLED,力爭坐穩OLED電視市場頭把交椅;然而,另一方面卻是此前OLED領域具有“龍頭”地位的三星宣布退出OLED電視市場,為OLED電視潑了盆冷水。在OLED產業發展邁入的“十字路口”的今天,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布局OLED的策略是什么?中小尺寸OLED取得了哪些突破性進展?未來大尺寸OLED發展前景究竟如何?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4/1016/32384.html
特邀嘉賓: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京東方副總裁張宇,維信諾高級顧問、清華大學高級工程師萬博泉,和輝光電戰略規劃部孫玲,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張兵
OLED應用與電視還不成熟
·如果55英寸OLED面板的良品率能夠達到50%,那么一臺OLED電視的成本應T該在1000美元左右。從目前價格看,大尺寸OLED技術仍存在很大的問題。
·雖說OLED代表新型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已逐漸清晰,但在大尺寸領域OLED無法替代液晶。
·OLED可用于開機較短經常更換的手機,但不適用長時間開機的PC、平板電腦、與彩電。
張兵:Displaysearch對OLED市場預期一直是調低的,因為電視應用有很多的現實問題。三星宣布暫停大尺寸OLED電視2~3年市場推廣;LG希望憑借OLED電視成為龍頭的競爭砝碼,但是事實證明并沒有那么樂觀。根據Displaysearch數據預測,2015年OLED電視為60萬臺,出貨基本來自LG,但是原來我們預計2015年OLED電視能夠達到200萬臺左右,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是,OLED電視仍存在很大的技術問題。
雖然LG的OLED電視價格有大幅下降,但是價格是從“天價”降低下來的,與主流電視無法相比,更無法接近LCD的成本。根據我們的測算,55英寸OLED面板如果良品率能夠達到50%,那么成本價格應該是700美元左右,再加上200~300美元的系統成本,一臺OLED電視的成本應該在1000美元左右。這足以說明,大尺寸OLED電視的技術仍存在很大的問題。相對來說,一臺55英寸最高配置的LCD電視最高價格在2萬元左右,所以OLED電視價格在無法與主流電視相比的。
歐陽鐘燦 :OLED受到市場關注,但與已經非常成熟、占有市場較高份額、擁有一定產業基礎的TFT-LCD技術和產業相比,OLED仍處于產業化初期,很多技術層面的優勢并沒有體現到產品應用及市場占有率上。雖說OLED代表新型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已逐漸清晰,但在大尺寸領域OLED無法替代液晶。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TFT-LCD本身也在進步,高性能液晶顯示產品仍然供不應求,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
去年夏天,我在劍橋大學參加牛頓數學研究所《液晶數學》Program,看到英國BBC記者對馬丁.沙特獲得歐洲專利最高成就獎采訪報道,記者也問到液晶顯示是否會被OLED所取代這個問題,有幾十項OLED專利的馬丁.沙特的回答是不會,他認為OLED三種發光材料壽命不同是OLED不可逾越的致命傷。因此,OLED可用于開機較短經常更換的手機,但不適用長時間開機的PC、平板電腦、與彩電。
中小尺寸OLED仍需突破技術壁壘
·三星中小尺寸OLED技術領先業界2~3年的時間,在專利、技術和設備方面有很多積累,其他廠商超越并非易事。
·OLED要想成為主流平板顯示技術,還面臨背板工藝技術完善、顯示像素技術路線選擇、成膜工藝路線探索等問題需要解決。
·AMOLED具有LCD顯示屏不可比擬的優勢,對于終端廠商來說,搭載AM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就是形成差異化的突破口。
張兵:OLED手機雖然沒有太大的技術問題,但是普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三星領先業界大概2~3年的時間,在專利、技術和設備方面有很多積累,這些并不是其他廠商能夠輕易超越的。但是我認為大尺寸OLED在短期內普及是不可能的。
萬博泉:在AMOLED領域,目前韓國的三星已經實現了中小尺寸AMOLED的大規模生產,中國大陸的平板顯示廠商也在積極的推進AMOLED的產業化。OLED產業的市場空間廣闊,但是大尺寸AMOLED尚未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OLED要想成為主流平板顯示技術,還面臨許多技術瓶頸需要解決。一是AMOLED背板的工藝技術尚待繼續發展和完善。二是AMOLED顯示像素技術路線的選擇問題。三是AMOLED成膜工藝路線的還需要繼續探索。這些技術距離產業化仍然有一定的距離,全球產業發展尚不成熟,依靠技術引進的路線很難在全球的產業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孫玲:數據顯示,大約每四臺智能手機就有一臺使用AMOLED顯示屏,但是大部分是源自三星。如今國內市場手機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廠商都希望能夠推出具備差異化功能的高端旗艦手機產品。AMOLED可使用于-40℃的極限戶外環境、陽光下可視度更高等,在健康護眼方面更是具有LCD顯示屏不可比擬的優勢,這可以讓產品有更多新的定位。對于廠商來說,搭載AM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就是突破口。我們對AMOLED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目前沒有更廣泛應用于市場的主要瓶頸應該是產能問題。從全球范圍來看,三星及其他國外領先公司擁有眾多AMOLED相關專利和技術,給大陸廠商設置了進入的壁壘。和輝光電一直專注于OLED的研發,也致力在自有專利方面的布局,希望盡快在這方面取得突圍。今年第四季度,和輝光電將與大陸手機廠商共同推出AMOLED手機,進一步提高AMOLED手機屏的量產能力。
柔性顯示是OLED“殺手級”應用
·智能穿戴設備正在悄然興起,OLED柔性顯示技術未來可能會率先應用于該領域,未來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柔性OLED 將首先在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領域獲得應用,并將逐步擴展到平板電腦和電視等領域。
歐陽鐘燦:OLED在柔性、可穿戴、透明顯示、與極端溫度(如航天與車載)顯示有明顯的優勢,在OLED產業布局上,韓國三星、LG Display都投入巨資開發OLED技術,并瞄準柔性顯示技術,開始量產OLED柔性顯示屏。LG預告在車載顯示、柔性顯示OLED將取代玻璃LCD顯示。日本企業通過產業整合,加快了對OLED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萬博泉:柔性顯示是OLED“殺手級”應用,智能穿戴設備正在悄然興起,OLED柔性顯示技術未來可能會率先應用于該領域,為穿戴設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伴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可能會帶來產品形態的根本性變革,隨身可攜帶的的電視、可以裝在口袋里的筆記本電腦都將實現,都會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柔性OLED的發展將成為今后人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全球已經有多家企業在開發OLED柔性顯示技術,三星、LGD已陸續推出了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的OLED柔性顯示產品。柔性OLED 將首先在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領域獲得應用,并將逐步擴展到平板電腦和電視等領域。根據OLEDNET預測, 2015年柔性OLED產品會大量進入市場,2016年達到3000萬只,到2020年將占據36%的OLED顯示市場份額。
布局OLED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大陸要積極利用現有基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新的產業布局,強調政府在統一布局的主導作用。
·未來幾年內,Oxide和LTPS TFT兩項背板技術將在市場份額方面不斷對傳統a-Si半導體形成挑戰,廠商應該將此作為當前研究的重點。
·政府一方面營對企業的技術研發進行支持;另一方面,要在反壟斷方面給予一定的咨詢與幫助,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歐陽鐘燦:因為OLED還處于產業化的初期階段,中國大陸企業一方面要持續關注技術發展動向,進行AMOLED的前瞻性技術布局;另一方面要關注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延續性和繼承性,要積極利用現有基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新的產業布局,強調政府在統一布局的主導作用。日本顯示在成立JDI開發LTPS-LCD時從日本政府主導的創新網絡公司(INCJ)獲得70%的創投基金,其他3家(索尼、東芝、日立)各出10%。現在的JOLED同樣獲得INCJ70%的創投,而JDI投入20%,其他兩家,松下、索尼各出5%。顯示了日本政府對新一輪OLED競爭志在必得的強勢。因此,我國政府對大陸OLED的支持也不能掉以輕心。
張宇:在目前的技術格局中,TFT-LCD仍將占據主導地位,AMOLED將會快速成長。但AMOLED要成為顯示產業的主導力量,還需要一個過程。其中投資強度、產業鏈上下游的成熟度以及技術提升與突破將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未來幾年內,Oxide和LTPS TFT兩項背板技術也將在市場份額方面有不俗表現,二者都既可以用于LCD面板,又都可以用于AMOLED面板,廠商應該將此作為當前研究的重點。
萬博泉:OLED是一項技術密集型產業,是否掌握核心技術是OLED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重視原始創新在新興技術發展初期的關鍵性作用,要在自主開發的基礎上開展廣泛的國內外合作,更要有持續創新的自信與勇氣。與眾多行業一樣,平板顯示產業未來的發展也必將面臨許多困難和挫折。維信諾的發展思路是在PMOLED的基礎上,發展面向移動終端的AMOLED顯示產業,并適時建設更高世代的AMOLED大規模生產線,持續推動面向產業化的OLED柔性顯示技術開發和OLED照明技術的開發,與上下游企業一起推動我國OLED產業快速發展。
孫玲:OLED量產技術非常復雜,不像其他技術能夠引進成套的設備,廠商必須專注于自主研發,加大投入力度。希望政府能夠在以下幾個方面提供持續地支持,一方面對企業的技術研發進行支持,使我國企業在技術上盡快追趕甚至超越國際領先水平;另一方面,要與企業一起進行持續、戰略性的投資,提升產業的經濟規模和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同時也希望政府在反壟斷方面給予一定的咨詢與幫助,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大陸OLED產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不僅需要OLED生產企業的努力,更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以及政府的持續支持。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