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面板產業面臨的三大瓶頸
作者:touchpanel時間:2014-10-22 來源:中關村在線
北京時間10月2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綜合來看中國的面板企業和很多產業一樣,沒有掌握核心的科技,從而淪落成為加工的角色,導致獲取利潤的能力大大的降低。中國面板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現在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期。就好像是代工產業一樣,智能通過瘋狂的數量還增加盈利的能力。這樣的布局風險是非常的大的,市場的風吹草到,上游產業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全年的收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面板企業的三大瓶頸。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4/1022/32487.html
上游力量太薄弱
相比于CRT時代,中國的面板企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在90年代電視機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如今國產的電視、顯示器廠商比比皆是。但是這些企業的面板國產化過程卻是不容樂觀的。雖然中國的面板生產線非常的多,但是上游的布局卻非常的薄弱。面板的生產是一個龐大的產業,不僅需要密集的資金注入,政府的支持,技術的積累,專利的獲取以及工人的培養,尤其是上游配套產業的發展,需要全面的發展,中國的面板企業才能有自己的話語權。
目前來看生產液晶面板所需要的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濾光膜以及其他光學薄膜,在中國的布局基本都沒有成規模的企業可以提供,而這些材料正是生產液晶面板的核心,也是利潤的大頭,價值在千億美元的級別。中國的面板企業的需要向境外采購這些材料,自己只做一個加工者的角色,因此和這千億美元的利潤就無緣了。上游太薄弱是中國面板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同行競爭太激烈
中國的面板生產線非常之多,根據數據統計,僅僅在2014年到2016年之間,中國就有可能增加16條面板生產線。上面我們也說過,由于各條生產線基本都是向境外采購材料,自己進行規模化的生產加工,因此在技術并無太大的差別,從而導致了大規模的價格戰。中國面板企業的“內耗”非常的厲害,目前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如果不進行產業調整,勢必將來會有非常的殘酷的市場環境。
市場地位太尷尬
可以說中國面板企業結構的不健康,導致價格戰的進行,也讓中國的面前企業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在生產端中國面板企業是一個“加工者”,賺得是辛苦錢,在投入了大規模的力量后,沒有相應的回報。而在銷售端,中國面板企業對產品價格的控制能力也比較的差,沒有議價的權利,導致面板企業面臨很大的虧損風險。
全文總結:
目前由于智能設備的刺激,面板行業發展非常的迅速,尤其日本等面板企業不景氣的狀況下,中國的面板企業異軍突起。不過中國的面板企業也有很多的瓶頸,能否最終真正的崛起,還需要很大的轉型。上游力量的布局,技術的突破加上靈活的市場策略,才有可能真正打破面板行業的核心壟斷。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