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晶面板業暗戰繼續
作者:Touchscreen時間:2015-10-26 來源:經營網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不過目前面板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正在加劇,除了LG、京東方、華星光電,日前中電集團與咸陽市簽訂面板項目合作協議,將在當地投建8.5代線。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5/1026/38640.html
業內有說法稱,液晶面板市場從牛市過渡到熊市一般以3到5年為一個周期。在供過于求的局面之下,對于整機廠商而言是利好消息,可以降低整機成本,“面板的成本占到整個液晶電視的7成到8成的比例”。對于倚重面板業務過多的企業來說,盈利風險加劇。
不過董敏指出,產能過剩其實是被夸大了,市場競爭加劇是肯定的,但是對于國內企業的影響不大,因為目前國內整機企業面板的自給率是45%,一半以上還需進口。所以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產能遠遠不足。但他認為,中國臺灣企業的市場將面臨被分流,作為未來面板采購大戶的國內整機企業實現本地采購后,將感覺到競爭壓力的首先是臺灣的兩大面板制造商友達和奇美。因為面板屬于密集型投資產業,產業規模決定了話語權,但臺灣企業在投資能力、經營環境、政府支持方面不具備條件。
此外,大尺寸電視有利于消化面板產能。董敏介紹,實際上,彩電尺寸增加一英寸,就能消化一條8.5代線的面板。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 中國彩電的平均尺寸為44.3英寸,全球為41英寸; 預計明年中國市場的平均尺寸將達到46英寸,全球平均尺寸為42.5英寸。
董敏認為,目前各大企業都不約而同布局高端化,加大電視尺寸。盡管增量市場越來越小,但存量市場的改善需求高端化會提升市場空間,產能過剩也將被化解。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