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兩大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已落戶北京
作者:51Touch時間:2017-06-19 來源:消費日報
北京時間06月1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兩大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落戶北京詮釋品質生活。時下,京東“6.18”年中大促正風生水起,圍繞上半年最重要的電商節日,各大商家從5月下旬就已開始啟動促銷模式。可以說,今年“6.18”是轉型高端品質的節點,家電消費以升級和換代為主,這也正對應了家電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電視市場。今年年初以來,OLED電視產品在各大國際電子展覽上嶄露頭角、黑科技不絕,可以貼在墻上的“壁紙電視”、電視屏幕自發聲、以及雙面電視等等,均讓人嘆為觀止。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0619/47581.html
令人興奮的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兩大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已落戶北京,分別開設于首家全球電器體驗中心中塔大中以及北京蘇寧生活廣場慈云寺店,讓消費者更近距離感受OLED最尖端的科技,超前體驗未來生活方式。據了解,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已于近日正式運營,想一覽OLED黑科技的用戶可以到體驗館進行參觀。

未來電視產品刷新認知高度
自電視誕生以來,其固有的外觀形象已深入人心,即便開始變薄之后,屏幕、音箱、底座、支架等外設也被認為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然而,在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中,人們對于電視產品的認知卻被不斷刷新。
在體驗區,一款命名為Wall Paper OLED的壁紙電視相當驚艷,輕薄設計的65英寸Wallpaper OLED產品,厚度僅為3.9mm,重量也約為7kg,可通過吸附式“貼”在墻面上。以往凌亂的電源線、壁掛時的寬大縫隙都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張”輕盈的電視面板。最令人驚嘆的是,這款壁紙電視還能在待機狀態下,在屏幕上投放出名畫作品。緊密貼合墻壁的壁紙電視儼然就是一幅高科技壁畫,客廳不僅變得從此簡潔,也更多了一些高雅的氛圍。
同樣十分值得一看的,是能夠屏體自發聲的Crystal Sound OLED產品。其充分運用了OLED自發光結構優勢, 其面板背部安裝多個激振器,通過震動屏幕來發出聲音,OLED面板直接擔當揚聲器的振動板的作用,成為大的揚聲器。也正得益于屏幕自發聲,這款產品可以實現比傳統電視更加完美的音像結合,從而達到更廣泛的音像同步,臨場感和立體聲更強。有機會消費者一定要去體驗館現場感受一下Crystal Sound OLED產品的至臻音質。
這些極具未來感的黑科技產品,目前只有在OLED電視中才能出現,這主要是基于OLED的自發光結構,省去了背光源等多余附件。這些黑科技產品不僅僅是對電視形態和功能的改變,更是對生活方式的改變,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感。可以說,OLED是以接近藝術的創造方式,賦予了顯示器嶄新的價值。

OLED壁紙電視
未來顯示產品彰顯無限應用前景
除了展示OLED未來電視產品外,體驗館還展示了多種物理形態的顯示產品。進入體驗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雙面波浪連接屏,由6張65寸OLED商業用大型拼接屏組成,屏幕厚度僅為7mm。另外,55寸FHD Commercial OLED雙面電視也設于體驗館內,該電視可以雙面顯示,而屏幕厚度卻只有4mm。值得一提的是,凹面OLED產品也十分吸人眼球,適用于平面顯示設計比較困難的天花板,曲面型墻壁、地面、桌面等場所。體驗館所展覽的這些顯示產品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為OLED的未來應用帶來了更為豐富的想象空間。事實上,首爾的南山塔、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仁川國際機場、深圳機場等重要地標早已對OLED進行應用,并且引發了熱議。
OLED之所以被譽為次世代顯示技術,正是因為人們看中了其靈活自由的柔性優勢,相較于其他顯示技術,OLED的應用場景顯然更貼合市場需求。隨著OLED產能以及技術的成熟,OLED技術的應用前景也在不斷擴展中。
試想一下,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起床后,原本黑暗的“窗戶”慢慢變成人眼舒適的亮度,并開始顯示著實時的天氣狀況。窗外若是天氣晴好,窗戶便可以完全透明,一覽無余;如若狀況糟糕,窗內依然可以呈現鳥語花香。其實,OLED的未來應用遠不止于此,OLED可以超越視覺感官,成為一切互動溝通的窗口,這個設想并不遙遠。作為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顯示技術,OLED未來將活躍在更多生活場景,將與人們的生活更緊密聯系在一起。

自發聲電視(CSO)
2017年,被視為OLED主流化的元年,如今看來,OLED時代真的到來了。在眾多顯示技術中,唯有OLED開設了體驗館,展示最新科技成果,這對于顯示產業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很顯然,OLED產業的風口已至,已迎來黃金發展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