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屏:每四臺平板就有一塊京東方生產的顯示屏
作者:oled時間:2017-09-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北京時間09月2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解碼京東方:一塊屏的供給側改革之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過去幾年,有一家高科技企業——生產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的京東方,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為“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案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0922/48338.html
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從“一無所有”到“供給全球”,從最初虧損多年到近年快速發展,京東方“奇跡”給人以怎樣的啟示?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新華社記者走進總部位于北京亦莊的京東方集團,探尋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蘊含的供給側改革“密碼”。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2016年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對這家企業以多項自主創新形成比較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品牌效應給予充分肯定。
12天后即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元旦過后,我到重慶看了一家公司,他們生產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就是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案例”。被稱作“供給側改革成功案例”的這塊屏,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供給側改革之路?記者多次探訪,深度解碼京東方。
世界屏:每四臺平板就有一塊京東方屏
無處不在的屏幕,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多數人不清楚的是,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最大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20多年前中國大陸竟然沒有一塊國產的液晶面板,體量龐大的電視機、電腦等產業不得不高價從國外進口液晶面板。

京東方第8.5代TFT-LCD生產線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電視機產業發展很快,國產品牌長期占據著國內市場前五名。2003年前后,彩色液晶顯示屏開始取代傳統的彩色顯像管。然而我國當時并沒有生產液晶顯示屏的能力,多年積累起來的電視機產業一夜間面臨著崩潰的危機。
終端技術發生變化,整個產業鏈形態也發生了變化。
“即使在2005年,到國美、大中這些商場里去看,液晶電視基本都是國外品牌。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出液晶顯示屏,沒辦法去跟外國品牌競爭。電視機銷量好時,人家的液晶屏不賣給我們,電視機銷量差的時候,他們才把屏幕高價賣給我們。”京東方集團高級副總裁張宇回憶說。
當年中國大陸沒有自主生產線,國家出面去邀請海外的企業來大陸投資建廠,從2003年前后一直談到2008年,沒有人愿意幫助大陸建設生產線。
2003年,京東方投資的第五代TFT—LCD生產線在北京開工建設,成為中國大陸首條自主建設的液晶面板生產線,2005年成功投產,中國大陸自此告別沒有自主液晶屏的時代。到2009年,京東方在合肥投資建設的第6代TFT—LCD生產線,進一步打破長期以來海外對大尺寸液晶屏的壟斷。
“2005年初的時候,國內臺式電腦的顯示器還要3000多塊錢,到2005年底時降到1000多塊錢,就是因為當年5月份我們的第5代線開始投產。”張宇說,三個月就達到86%的“黃金良品率”,這是躋身世界一流的公認標準。
據國際權威機構統計,2016年中國大陸地區顯示面板出貨面積達到7700多萬平方米,超越中國臺灣地區躍居全球第二。今年這一數字預計達9300萬平方米,將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全球液晶面板材料最重要的供應商康寧玻璃科技事業集團總裁季可彬認為,未來,顯示面板行業的投資絕大部分將來自中國,中國在今后很多年里將會保持其平板顯示面板生產的領導地位。
這是一組靚麗的數字——2017年上半年,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居全球第二。
2017年上半年,京東方營收44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8.6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億元。
如今,全球每四臺平板電腦就有一塊京東方生產的屏,全球每五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使用京東方的屏……
2005年以前,平板顯示產業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液晶顯示,一個是等離子顯示。“我們建8.5代線時,就非常清楚未來顯示產業的發展方向,全球業內和科技界選擇了液晶顯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說,“對于供給側改革而言,政府支持是前提,需要政府科學決策,敢于擔當。”
領頭屏:帶動上下游企業103家
液晶面板產業是一個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進入這一行業后,京東方經歷了長期又痛苦的虧損過程。
京東方集團董事長王東升說,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的動力唯有“創新”。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放棄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每年都保證把營收的7%左右投入研發。當時很多人說我們“瘋了”,但是我們覺得不搞研發創新才是“瘋了”。
2017年上半年,京東方累計可使用專利已經超5.5萬件。2016年度美國專利授權量統計報告顯示,京東方和華為成為僅有的兩家入圍全球前50名的中國大陸企業。
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認為,當前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大陸面板企業在TFT-LCD領域已進入全球產業第一梯隊,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和8K超高清顯示技術研發也不斷突破,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據介紹,8K超高清顯示技術達到了人類肉眼分辨的極限,是新一代全球產業競爭的關鍵技術。京東方8K超高清顯示屏研發團隊負責人黃應龍說,研發8K技術的難度超出想象,第一批顯示屏做出來的時候,僅有一塊屏的1/16亮了。
“那段時間,工程師們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連續進行300多個小時極為艱難的調試和改進,最后終于讓整塊屏都亮了起來!”黃應龍說。
2013年11月16日,京東方98英寸8K超高清顯示屏亮相深圳高交會,首展便被日本NHK看中,訂單隨即而來。
“技術行不一定贏,但技術不行一定會輸。而技術行不行,關鍵在創新。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所有總監以上級別的領導層降薪30%,把錢用來給一線技術業務骨干加薪,為的就是留住人才。”王東升說。
湯森路透《2016全球創新報告》顯示,京東方已經成為半導體領域全球第二大創新公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16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情況,京東方以1673件位列全球第八。
“經過10多年的積累,我們已經完成從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進入者’到‘追趕者’的轉變。目前,我們是‘挑戰者’,下一代半導體顯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京東方的技術與世界同步。今后,我們要做半導體顯示技術的‘領先者’,甚至成為‘領導者’。”王東升曾經這樣表示。
如今,京東方提出未來還將向千億規模增長。底氣何來?
“底氣就來源于科技創新。我們進入液晶面板行業時就制定了‘進入者—追趕者—挑戰者—領先者—領導者’的發展戰略,進入者階段實施‘扎根戰略’,從零開始,并購、消化、吸收、再創新,把技術的根扎在中國,追趕者階段實施‘鋼劍’戰略,挑戰者階段實施‘鐵劍’戰略,2018年開始實施‘木劍’戰略,我們除了進一步加強顯示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外,還要在智慧系統和智慧健康服務領域,實現質的飛躍;2023年到2027年實施‘無劍’戰略,在上述三個領域全面實現全球領先,成就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王東升說。
一塊屏,帶動一個產業。
在京東方所在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以京東方8.5代線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產業園,吸引了諸多世界500強企業就近配套,帶動上下游企業103家,年產值近千億元人民幣,一個為數不多的石英砂進去、電視整機出來的全球高端制造中心形成……
未來屏:有可能顛覆現有的制造業模式
全球唯一的10K超高清顯示屏,超過人類肉眼分辨極限;防偷窺的電腦顯示器,必須帶上特制眼鏡才能看到屏幕顯示內容;透明冰箱門,可直接當作觸控面板用來上網……京東方集團一樓展廳里,陳列著數十種神奇的液晶顯示產品。還有看不著的:自主研發的超硬屏寬視角技術成為全球業內重要技術標準。
2017年5月,京東方宣布中國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正式投產,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蒸鍍工藝,這種可彎曲的柔性液晶屏具有廣泛的用途,將引發更為深遠的變革。
王東升說,人類正進入物聯網時代,顯示屏已將觸控輸入、指紋識別這些功能集成在一起,成為信息交互的“智慧端口”,京東方的定位是要做一個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為時代變革提供“新供給”。
據國際權威機構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全球智能穿戴設備面板需求量將增長至1.06億片,其中采用AMOLED技術的面板占比達30%,并保持著18.2%的年復合增長率。
記者看到,京東方研發的5.5英寸WQHD柔性OLED顯示屏,可輕松實現“S”形彎折;7.56英寸QHD柔性AMOLED顯示屏,可實現半徑5mm的對折折疊,酷炫至極。
最近兩年,作為半導體顯示面板巨頭的京東方,開始跨界創新,實施“DSH”戰略,D是顯示和傳感器件,S是智慧系統,H是健康服務。
跨界創新也是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式。王東升說,比如,京東方在做細胞工程技術研究,把顯示器件環境控制技術應用到人工角膜培養中,顯著提升培養穩定性和質量,達到可商業化的標準。原本大家認為不搭界的兩個領域,一跨界就將原來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了。
“在國家圖書館,我們還利用超高清技術對古籍、書畫等進行電子化,超高清技術可最大程度保存和再現文物原貌。”張宇說,顯示屏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顯示工具,開始深入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每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引發未來世界更深層次的變革。
“創新、轉型、發展是我們的關鍵詞。我相信,作為一家新型物聯網企業,未來5年,我們有可能會顛覆現有的制造業模式,顛覆現有的一些產品和技術,把制造和消費直接連通。”王東升說。
從當初富有前瞻性地進軍液晶面板領域,一虧多年仍然癡心不改,到如今“海嘯般的崛起”為世界領先企業,出版《光變——一個企業及其工業史》一書的北京大學教授路風一語道破背后奧秘:“京東方的領導者在同時期里有始終未變的兩個信條:第一,堅持把高技術工業作為主業,而且一定要掌握技術;第二,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從市場競爭中尋求企業的未來。”
也許,這就是一塊屏引發的供給側改革背后的“密碼”。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