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發股份購買華星光電股權至85.71%的事項獲得國證監會通過
作者:51Touch時間:2017-11-08 來源:國信證券
北京時間11月0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TCL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華星光電10%股權獲證監會核準。TCL集團11月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證監會核準。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江漢翼、星宇有限、林周星瀾、林周星涌、林周星源、林周星漣合計持有的華星光電10.04%股權,交易價格為40.34億元,全部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直接持有華星光電85.71%股權。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1108/48698.html
此前的9月20日,TCL集團發行股份購買深圳華星光電股權至85.71%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有條件通過,9月30日,TCL集團轉讓TCL通訊49%的股權,引入了具備產業背景和業務資源的戰略投資者。公司正按照規劃逐步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主導產業。
2009年11月創立的華星光電,主要從事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由TCL集團與深圳市深超科技共同設立,最初注冊資本10億元,TCL與深超科技分別認購50%。那之后的七年間,經過九次增資和六次股權裝讓,華星光電注冊資本達到183.42億元,深超科技退出,TCL持股比例達到75.67%。如今TCL再斥資40億元持股比例增至85.71%。
受益于華星光電的液晶面板業務盈利大幅增長、多媒體業務持續改善以及金融與投資業務表現較好,TCL集團近日交出了今年前三季頗為亮眼的業績成績單,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2.1億元,同比增長5.82%;實現凈利潤30.3億元,同比增長48.6%;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1億元,同比增長 23.9%。
目前華星光電有兩條8.5代線和1條6代線,正在建設11代線和第二條6代線。T1和t2工廠保持滿產滿銷,市場份額不斷提升,32寸電視面板市占率全球第二,55寸等高規格大尺寸產品市占率國內第一。6月華星光電完成對華顯光電的收購,強化武漢華星和華顯光協同整合,形成更有效率和競爭力的半導體顯示產業集團。
相關新聞
TCL集團鷹的重生系列之二:閃耀的中華之星 華星光電
閃耀的“中華之星”--華星光電
華星光電目前包含量產與在建的共計5條產線,產品覆蓋大尺寸電視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面板,技術類型覆蓋從a-Si、LTPS到Oxide、柔性AMOLED等主流先進技術。自成立以來,華星光電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公司已經成為TCL集團重要的創新驅動力,并成為集團利潤的主要來源。
產能持續的擴張,華星光電地位穩步提升
目前T1&T2兩條8.5代線是公司的主要產能,17年H1華星出貨量全球第五,出貨面積全球第四,產能利用率、投片量、利潤總額均創下新高。隨著18年T1產線折舊完畢,屆時公司整體利潤有望進一步增長。
T3(6代LTPS產線)17年H1共出貨1140萬片LTPS手機面板,目前尚處于產能爬坡和客戶認證階段,預計18年初T3將實現滿產。公司投資的T4(6代柔性AMOLED產線)尚處于建設中,設計月產能45k,規劃產能在國內柔性AMOLED產能中排第二。
目前仍在建設中T6(11代線),主要針對大尺寸面板需求。預計19年7月量產,隨著T6產線的產能陸續釋放,預計2021年,華星光電將超越群創,按面積計算華星將成為全球第四大產能的液晶面板廠。
高產能利用率、高良率造就華星光電的高凈利潤
對比京東方,華星光電的擴張腳步相對更慢,并且集中精力將現有產線的生產效益發揮到最大,公司的目標主要集中在產能利用率、綜合良率、市場占有率、獲利能力,持續材料成本的costdown節約了大量成本,再加上背后TCL集團的客戶優勢,使得華星光電保持較高水平的凈利潤率。我們預測華星光電17~19年的凈利潤分別為48.01/50.75/74.47億元。
盈利預測與評級
持續看好公司的價值重構,未來兩年內公司資產結構整合完畢,公司市值有望站上800億,目前備考市值610億,仍有30%以上的空間,合理估值5.9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面板價格大幅下跌,公司業務剝離進度不達預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