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研發以金替代OLED使用的金屬銥化學配合物發光原料
作者:51Touch時間:2017-12-14 來源:明報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港大研新OLED 冀破歐美壟斷 以金代銥 盼10年內投產。不少顯示器產品已使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管(簡稱OLED),惟OLED使用的金屬銥(Iridium)化學配合物發光原料,其專利權屬于歐美等地機構,制造商需付高昂費用才能使用。香港大學研發以金替代銥,效果相近且成本較便宜,正與內地電子制造集團合作,有望未來8至10年內投產。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1214/49070.html
OLED現時廣泛使用在計算機及手機顯示屏上,其好處是省電兼非常輕和薄。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解釋,OLED使用有機磷光發光材料,而銥則是磷光材料的金屬中心,她指美國及德國擁有其專利權,市場幾乎被壟斷,OLED制造商必須先付一筆高昂的費用。港大與科大、理大、城大、浸大組成跨學科合作團隊,于2012年獲研資局主題研究計劃撥款展開有關研究,由任詠華負責研發以其他金屬取代銥來做發光原料,其中她研發以金作為磷光材料的金屬中心,是全球首個以金作金屬中心兼成功在室溫發光的同類研究。

圖1之1 - 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圖)手持以金作金屬中心的有機磷光發 . . . . . . (曾憲宗攝)
金便宜兩成 效率壽命相近
任詠華說,金的費用較銥便宜最少兩成,其發光效率與銥相近,壽命約有10萬小時,亦與銥相若。
她補充,銥有兩種形態,當制造大型OLED顯示屏時,銥有可能在蒸鍍過程轉成亮度相對較低的形態,相反金則不會有此差異。
市面上制造OLED的匹配材料如電荷傳輸材料,多是因應銥來制造。任詠華稱在此情況下,金的表現已相當不俗,相信若有配合金而制造的匹配材料,其表現會更有效。她說下一步期望研發利用更多不同金屬取代銥,提高紅光亮度及藍光發光效率;另現時的蒸鍍法費用高,而在制作大型顯示屏有可能出現不均勻情況,冀將來可使用打印方式制造OLED大型顯示屏。
已申專利 正與內地廠商合作
任詠華的研究已申請專利,內地電子制造集團TCL早前與其合成作成立實驗室,她說有望在8至10年內正式投產,又說全球均在爭先做相關研究,冀本港可在科研上投放更多資源。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