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的IPO之路又是否會一帆風順呢?
作者:51Touch時間:2017-12-20 來源:財經網
北京時間12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隆利科技寶明科技IPO斷背之憂:難抵OLED異次元沖擊。雖然今年牛股特別多,但是四季度最引人注目的非京東方莫屬。自9月中旬的iphone X發布會點燃OLED題材以來,京東方累計漲幅一度達到73%。在IPO排隊企業中,秋田君發現了兩家京東方的供應商——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在很多方面,這兩家企業都高度相似:工廠都在深圳市龍華區,成立時間僅相差一年,主營產品都是手機顯示屏的LED背光源,第一大客戶都是京東方,連IPO申報時間都相差不到一個月……如此形影不離,簡直親如兄弟。那么,LED背光源這個細分行業在手機產業鏈中處在什么樣的位置?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的IPO之路又是否會一帆風順呢?今天,秋田君就來為您解讀這對LED背光源雙雄的故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1220/49122.html
借勢國產手機,收入扶搖直上
隆利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營產品是LED背光顯示模組。公司產品95%以上應用于智能手機。目前手機的顯示屏主要是LCD顯示屏。顯示屏主要由3層構成,最上面的是起保護作用的玻璃蓋板,中間是通過電壓控透光顏色的液晶顯示屏,最下面是作為光源的背光顯示模組,也就是隆利科技的主營產品。
隆利科技主營產品背光顯示模組

類似的,隆利科技的“好兄弟”寶明科技2006年成立,主營產品也是智能手機的LED背光源,約占收入的88%,另外12%為手機觸摸屏。
寶明科技主營產品LED背光源

從收入增長來看,雖然兩家企業都享受了智能手機國產化帶來的增長紅利。2016年國內主要的手機顯示屏廠商京東方和信利光電收入增速均超過40%,直接帶動了上游企業的收入增長。另一方面,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的收入增長路徑又大相徑庭:從2014年至2016年,隆利科技的收入從2.8億元增長到6.4億元,年復合增速51%,而寶明科技的收入從6.2億元增長至7.9億元,年復合增速只有13%。兩者收入增速的差距主要來自于2016年。這一年,隆利科技的收入增速高達81%,而寶明科技僅有23%。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的收入增長來都是自于京東方和信利光電。兩者的主要差異在于,隆利科技在2016年產能提升了44%且處于滿產狀態,而寶明科技2016年產能僅提升了7%且產能利用率僅有82%。這說明隆利科技享受了低基數的高增長紅利,而寶明科技卻遇到了規模的瓶頸。

盈利能力偏弱,處于產業鏈弱勢環節
雖然兩家公司的收入增長均頗為喜人,利潤情況卻不甚樂觀。總體來說,隆利科技雖然體量小,但是盈利能力卻略勝一籌,寶明科技的利潤水平和毛利率則波動巨大。
盈利能力:隆利科技vs寶明科技

2014-2016年,隆利科技的毛利率隨著企業生產的規模效應穩步從14%提升至21%,這其中既有產品自身毛利率上漲的因素,也有隆利科技擴大高毛利的5.0寸以上的大屏手機手機屏幕產品占比的因素。由于2016年收入暴增,隆利科技的凈利潤也大幅增長,一舉突破3000萬元盈利紅線。而在此之前,公司利潤均未能突破2000萬元的水平。
相比之下,寶明科技的盈利能力要更弱一點,2015年收入微增,凈利潤則是虧損。而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電容式觸摸屏業務拖了后腿。由于技術落后,在2014-2015年均貢獻了負的毛利。單純看LED背光源業務,寶明科技的毛利率穩定在21.4%-24%之間,基本保持穩定。
最近三年隆利科技、寶明科技LED背光源產品的毛利率中樞在20%左右,也說明其處在產業鏈中附加值較低的環節,獲取的是加工利潤,而產品上游的高端材料供應商擁有更多的議價權,下游整機生產廠商擁有最豐厚的利潤空間。
命運在敲門——來自OLED的異次元沖擊波
2016年對于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來說是幸福的一年,下游需求的激增讓這兩家企業有了體面的業績和申報IPO的資本。但是,往往就是在皆大歡喜之時,耳畔響起命運的敲門聲。這一次向他們發起挑戰的不是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而是新一代的手機屏幕顯示技術——OLED。
首先,秋田君有必要介紹一下OLED是什么。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與目前在手機顯示屏上廣泛使用的LCD顯示技術是兩個技術流派。簡單地說,LCD的發光原理是靠背光源的光通過液晶層過濾而呈現出色彩和圖像的,而OLED的發光原理是靠有機材料自己發光,直接呈現出色彩和圖像。聰明的讀者肯定已經看出來,OLED至少在兩個方面有著完虐LCD的優勢,一是更薄,一是更黑。OLED更薄是因為它采用自發光技術,直接省略了背光源這一層,實際上,OLED的厚度只有LCD的三分之一。OLED更黑是因為他產生黑色的時候,發光單元直接關燈,可以達到純黑的境界,而LCD是關閉透光通道來制造黑色,但是背光源并不熄滅,難免有漏光的問題。除此之外,OLED在圖像細膩程度、色彩對比度、廣域視角、可折疊性方面都有著LCD無法企及的優勢,而且還都是很適合智能手機的特性。無怪乎OLED行業龍頭三星大膽預測OLED將快速取代LCD,到2022年在智能手機中的市場份額將達到65%。
OLED與LCD發光原理對比

當然,OLED作為一個新技術,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良品率比較低,雖然LG稱自己的OLED良品率已經達到80%,但是三星作為業內龍頭對iphone供貨的良品率僅為60%,后者可能更有參考價值。而國內LCD龍頭京東方的LCD六代線良品率超過90%。這也就意味著OLED目前還是手機屏幕中的奢侈品。
不過作為技術的主流方向,OLED已經不可抵擋。2016年開始,隨著三星能夠批量生產OLED屏幕,各個品牌的手機就開始在高端產品線中應用OLED。而今年9月發布的iphoneX則成為OLED快速推廣的一個引爆點。Iphone的巨大需求必將直接推進OLED的技術升級,而iphone所引領的時尚效應也將使得OLED在各個品牌手機的中高端機型中得到廣泛應用。
主流手機OLED應用時間表

面對來自“異次元”的沖擊,隆利科技和寶明科技顯得束手無策。他們的主營產品是OLED產品中根本不需要的背光源,同時他們的主要陣地由高度集中在智能手機,一旦OLED在手機領域得到快速推廣,這兩家企業的收入可能出現斷崖似的下滑。這不禁讓人想起《三體》中那句經典的話——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