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手機OLED屏和大尺寸OLED電視屏幕的各項參數區別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1-08 來源:騰訊數碼
北京時間01月0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不只是尺寸 手機OLED與電視OLED還有這些區別 OLED(全稱有機發光二極管)可以說是LCD(液晶顯示器)之后顯示技術領域最重要的一項發展。它不僅顯示效果超越了傳統LCD,由于無需背光,還極為纖薄。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8/0108/49326.html
不管是在大屏還是小屏上面,OLED的優勢都非常明顯。如今的許多旗艦手機都使用了OLED顯示屏,包括三星Galaxy系列、蘋果iPhone X、谷歌Pixel 2和一加5T。與此同時,OLED電視也已經存在于高端市場,包括LG、索尼、松下和飛利浦產品。
但你或許并不知道,電視和手機所使用的OLED技術其實并不相同。雖然這兩種OLED面板的技術和工作方式類似,但材料和制作工藝的區別卻能產生非常大的不同。
AMOLED和POLED:大部分顯示屏兼顧兩者

“AM”所指代的是“有源矩陣(active matrix)”,它表示單獨OLED像素被應用的方式。一塊無源矩陣OLED面板用在健身追蹤器上沒什么問題,可對于看視頻等需求而言,就需要通過有源矩陣來滿足了。
這也就是說,不管是電視還是手機,所有的OLED面板使用的都是有源矩陣。三星把自家OLED面板稱作AMOLED的做法其實是多余的,這就好像把LCD稱作是AMLCD一樣,因為它們全部都是有源矩陣。

POLED中的“P”代表“塑料(plastic)”,這也就是說,OLED面板的基材是塑料材質。塑料的重量更輕,更適合在手機上使用,也能讓屏幕更容易被彎曲。因此三星和LG的OLED面板都使用了塑料基雖說并未所有POLED都是AMOLED(反之亦然),但如今的大多數OLED面板其實兩者皆是。
RGB vs. WRGB子像素:不同但并不一定更好
每一塊顯示屏都是由微小的獨立畫面元素所組成的,它們就是像素。而每一個像素又是又子像素所,后者通常分為紅黃藍三種。
這是不同類型OLED面板的主要區別之一。

三星的智能手機——以及曾短暫嘗試的OLED電視——都使用了獨立的紅綠藍OLED材料來生成子像素。而LG的手機和電視則不同,它們使用了RGB(紅綠藍)層疊結構來生成白光,然后再使用色彩濾鏡來生成紅綠藍白4色。
換一種說法的話,LG OLED面板的每一個子像素都是白色的,其上方的色彩濾鏡隨后會決定顯示的顏色。在頭幾年時間里,LG的OLED面板使用的是黃藍層疊,而現在已經換成了RGB層疊。
這種做法看上去似乎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了,畢竟如果使用紅綠藍OLED的話,為什么不直接制作紅綠藍子像素,而要使用不效率的色彩濾鏡呢?LG和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層疊結構可以降低藍色OLED材料壽命衰減過快的問題,而這一直是OLED在早幾年時間里的致命缺點。
由于每一個子像素都是相同的,整塊面板的壽命衰減速度也一樣。這樣一來,雖然屏幕亮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但并不會出現偏色情況。LG之所以敢說自家OLED電視的壽命和傳統LCD電視接近,這項技術應該是原因之一。
此外,WRGB子像素也降低了生產的難度和成本,這對于電視這種大尺寸設備而言無疑是非常關鍵的。要知道除了LG之外,目前還沒有一家電池廠商實現了大尺寸OLED面板的量產。
不過對于手機這種屏幕尺寸小、更新速度快的設備而言,WRGB子像素的優勢就沒那么明顯了,畢竟手機OLED面板市場目前是由三星所牢牢把控著。
像素的大小
如你所料,手機屏幕的像素要比電視小得多。但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并不是生產的復雜——兩者的復雜程度都差不多——而在于它們發光的方式。

OLED是一種自發光技術,顧名思義,它自身就能發光。對比之下,LCD是一種半透明面板,液晶的主要功能是阻擋光線來生成灰度級,從而產生圖像。但LCD本身是不發光的,它需要依賴于獨立的背光——通常由LED構成——來發光。
由于OLED面板的像素能自己發光,它們的體積越小,所能產生的光線就越弱。廠商可以向它們輸送更多的電源來提高亮度,但這也會引發一系列其他的問題,比如續航、發熱、拖影和整體使用壽命。
為了規避這個問題,手機OLED面板通常使用了“Pentile”或菱形像素排列。如此一來,每一個像素就不再是紅綠藍3種子像素所組成的簡單方形網格,而變成了紅藍子像素更少,綠色子像素更多的情況。
這也就是說,對于一塊2436x1125分辨率的手機屏幕而言,綠色子像素的數量為2436x1125(2740500)個,而藍色和紅色子像素只有1370250個。這些紅藍像素實際上是分享了臨近的綠色像素,而人眼對后者的敏感度要更高一些。
下圖是iPhone X的子像素排列方式,但可能的子像素布局并非只有這一種。
電視很少使用這種排列方式——除了三星最新的等離子電視——因為像素較大的話可能會被肉眼所察覺。但對于小尺寸、高分辨率顯示屏而言,這種子像素排列的效果就很好(肉眼無法察覺),生產也更加效率。
未來發展
在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里,OLED可以說是最佳顯示屏技術。但是,OLED也并不完美,它在圖像拖影、使用壽命、亮度、色域、能效和成本方面的表現都可以有所改善。在過去十幾年里,顯示屏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改進,而OLED的表現無疑也會越來越好。
一個更讓人好奇的問題時,三星或其他廠商是否會進入OLED電視領域。憑借著自己的WRGB設計,LG已經摸清了如何效率地生產OLED面板,希望我們也能看到其他廠商如此。而在手機這塊,更多新廠商的加入就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了,畢竟未來不太可能會有旗艦手機會用回LCD面板。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