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情勢下催生我國自主研發半導體熱 全產業鏈廠商信息梳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5-08 來源:可來專欄《主題投資》
北京時間05月0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這是要組成“復仇者聯盟”?半導體產業迎來最好發展機遇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8/0508/50382.html

4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號稱“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半導體領域。
4月21日,云南城投集團宣布將通過投資80億元左右,盡快建設一條月產50萬片大硅片的生產線;
4月23日,傳聞已久的安世半導體競購案終于即將落下帷幕!這也標志著聞泰科技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
4月24日,國內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強集團宣布將成立半導體集團。
4月25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布了2017年亮眼的業績報告,卻沒有2017年度分紅計劃。而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格力將要打造核“芯”科技,自主研發核心芯片。
5月4日消息,富士康集團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業務。
隨著中興遭美國禁運事件的持續發酵,中國公司像是要組成“復仇者聯盟”,紛紛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一時間,半導體產業成了“當紅炸子雞”。
據報道,富士康電子已經成立半導體事業集團,并在考慮建造兩座12英寸晶圓廠。消息人士稱,富士康的芯片制造相關附屬公司,例如京鼎精密科技、訊芯科技和天鈺科技已經在半導體事業集團下運營。富士康正尋求進入晶圓制造領域,并且已經讓其半導體事業集團評估建造兩座12英寸晶圓廠的可能性。
東吳證券認為,興建晶圓廠熱潮將帶來2018-2019年的設備投資潮,整個全球半導體設備產業將會出現前所未見的欣欣向榮局面。
貿易戰倒逼,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
近期特朗普發表聲明,計劃對至少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并將制定新的投資限制條款,對中國投資與技術獲取施加限制。從此次加征的關稅清單可以看出,多為高新技術產業,美國借此或許是想限制中國技術的發展,而且半導體行業正處于產業升級的關口,將成為美國重點打擊對象。
雖然近期貿易戰有和談跡象,但是中長期來看,芯片半導體自主替代的趨勢不可逆轉。芯片是信息科技的基石核心,而在諸多領域國產化率偏低,長期依賴進口,一旦貿易戰發生,很容易陷入受制于人的不利境地。因此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勢必要加強在裝備、存儲方面的研發投入,而相應的,政府需要在政策和資本進一步傾斜。
從整體上看,中美貿易摩擦恰恰是一個倒逼我國加快對半導體行業政策扶持的契機,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將產生積極影響。
我國半導體產業是集國家力量發展的百年大計
芯片應用領域擴大,半導體行業進入高景氣周期確定。隨著AI芯片、5G芯片、汽車電子、物聯網等下游的興起,全球半導體行業重回景氣周期。存儲器行業3D NAND擴產導致應用領域擴大,全球晶圓廠擴建對芯片需求上升。
承接第三次產業轉移,發展增速領先全球。目前全球前20大半導體公司被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壟斷,但從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看,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三個產業分別實現收入2073.5億/1448.1億/1889.7億,同比+26.1%/+28.5%/+20.8%,顯著高于全球市場增長率。中國作為世界半導體產業新的增長極,在全球晶圓制造設備市場份額僅有4%,成長空間較大。隨著半導體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本土企業將通過自主研發提高技術水平,未來大陸將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核心地區。
全球晶圓廠興建,半導體設備投資大增。SEMI預計全球將于2020年前投產62座半導體晶圓廠,其中26座設于中國大陸(其中10座是12寸廠),占全球總數的42%。2016-2017年中國大陸興建晶圓廠潮將帶來2018-2019年的設備投資潮,整個全球半導體設備產業將會出現前所未見的欣欣向榮局面。中國大陸預計于2019年成為全球設備支出最高地區,為國產半導體設備的崛起提供了發展機會。
大陸帶動全球半導體投資大增,國產設備市場空間超百億
根據CEPEA統計,2016年國產半導體設備在中國大陸市場占有率不足15%,其中IC設備占全部半導體設備銷售的49%。在新建集成電路生產線的推動下,2018-2020年國產集成電路設備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5%。
從設備需求端測算,2018-2020年國產晶圓制造設備市場空間增速分別為54%,78%和97%,2018-2020年累計市場空間達250億元,CAGR 為87%。
從興建晶圓廠投資端測算,2018-2020年國產晶圓制造設備市場空間增速分別為157%, 94%和31%, 2018-2020年累計市場空間387億元,CAGR 為59%。平均每年超百億的市場空間在機械行業中難得一見。
半導體產業鏈上中下游全梳理:
上游:IC設計、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
一、IC設計重點關注:
兆易創新:國內存儲器及MCU芯片產業的龍頭企業,主營業務存儲芯片是國家戰略支持的IC細分方向。大基金戰略入股,公司將成為國家存儲器戰略落地的產業平臺之一。
韋爾股份:模擬芯片龍頭。公司是國內鮮有的同時具備強大半導體設計和IC分銷實力的公司,業務模式獨特。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分立器件、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車載電子、安防、網絡通信、家用電器等領域。
國科微: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長期致力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及銷售。在廣播電視芯片市場,公司長期保持直播衛星市場的龍頭地位,占有絕對的市場份額。
弘信電子:高速成長的國內柔性印制電路板(FPC)龍頭。公司當前主營FPC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等業務,產品目前廣泛應用于顯示模組、觸控模組、指紋識別模組等消費電子領域。
富瀚微:公司是A股稀缺的視頻監控芯片設計公司,背靠全球安防龍頭?低暤木o密關系,受益于安防行業在反恐、公安、交通等領域內的持續擴張,產品需求量持續增加。
景嘉微:公司是國內GPU領域領軍企業,也是A股極其稀缺的GPU標的,在軍用領域占有絕對主導地位。
紫光國芯:公司是國內IC設計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智能芯片、特種集成電路及存儲芯片。
北京君正:公司是國內比較稀少的CPU設計公司,主要開發針對智能穿戴,物聯網,智能家居,安防等領域的CPU芯片。
盈方微:A股稀缺的芯片設計公司,長期受益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扶持政策。
歐比特:宇航IC設計引領者,首家純民營資本布局衛星星座的企業?春霉具b感衛星大數據的應用前景。
中穎電子:公司是家電主控單芯片MCU領域龍頭。
全志科技:公司是A股唯一一家擁有獨立自主IP核的芯片設計公司,從事系統級大規模數;旌蟂OC及智能電源管理芯片設計,主要產品為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和智能電源管理芯片。
國民技術:公司是國內金融IC卡芯片、金融終端安全芯片廠商。
匯頂科技: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指紋識別技術與卓越的研發能力,是國內IC市場中科技創新的領先者。
二、半導體材料重點關注:
江豐電子:公司是國內高純濺射靶材行業龍頭,產品包括鋁、鈦、鉭和鎢鈦靶極濺射材料,是國內少有打破海外技術封鎖的龍頭企業。
雅克科技:公司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持續布局,一方面切入前驅體和特氣領域,另一方面布局相關設備企業。借助大基金的資源整合,有望在未來3年實現快速成長,成為半導體材料平臺型公司。
江化微:公司是國內濕電子化學品領軍企業。
阿石創:國內鍍膜材料稀缺標的,有望松動國外壟斷格局。
上海新陽:國內晶圓級化學品龍頭企業,電鍍液等產品率先打破國外壟斷,下游客戶均為國內龍頭封測廠和Foundry,行業壁壘極高,均是國內空白。受益于下游半導體行業產能不斷向國內轉移及國家對IC產業的大力扶持,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晶瑞股份:濕電子化學品迎歷史發展機遇,公司技術領先。
有研新材:公司在稀土功能材料、高純金屬靶材、光電材料、醫療器械等多業務布局,十分具有發展潛力。
飛凱材料:公司電子化學品與液晶領域持續布局,有望成為電子化學品及液晶材料領域雙龍頭。
南大光電:公司在LED上游MO源領域擁有深厚技術積累,主營MO源產品銷售穩步增長。
鼎龍股份:公司作為打印復印耗材產業鏈一體化龍頭,業績穩定增長,通過CMP項目及芯片切入半導體領域。
三、半導體設備重點關注:
北方華創:公司是我國高端半導體設備上市龍頭,國有控股及大基金持股,平臺優勢顯著。
長川科技:公司掌握了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的相關核心技術,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可以自主研發、生產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的企業。
至純科技:公司是國內高純工藝系統領域的龍頭,先后與京東方、中芯國際等知名企業共同編制了多項電子行業國家標準。我國高純工藝系統市場長期由美國凱耐第斯等國外企業占據,公司將享受國內大市場紅利,逐步受益進口替代。
晶盛機電:公司作為我國單晶硅設備龍頭企業,在晶體生長設備及工藝領域積淀深厚,在手訂單充足且執行進度良好,業績確定性強。
中游:半導體制造、半導體封測
一、半導體制造重點關注:
三安光電:作為國內LED芯片絕對龍頭企業,MOCVD產能規模國內首位,并且技術領先,充分享受行業景氣帶來的紅利。
士蘭微:A股稀缺的半導體IDM標的,8寸線產能釋放和MEMS擴產相繼提供成長動力,隨著公司產能的持續釋放,公司盈利能力將會得到改善。
揚杰科技:公司立足國內功率二極管行業龍頭地位,持續進口替代,是功率分立器件國產化的排頭兵。
華微電子:功率半導體器件龍頭。公司主要生產功率半導體器件及IC,應用于消費電子、節能照明、計算機、PC、汽車電子、通訊保護與工業控制等領域。
上海貝嶺: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模擬IC供應商,受益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帶來的電表更新換代需求及模擬集成電路的進口替代需求。此外,公司還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的重點上市平臺,國企改革的重點對象。
捷捷微電:公司屬于國內晶閘管龍頭企業。晶閘管領域海外廠商逐漸退出市場,國內廠商替代海外廠商產品的趨勢清晰。
納思達:公司通過并購整合完成打印行業全產業鏈布局,全球龍頭雛形漸顯。芯片方面公司得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投資,長期受益于信息安全和芯片國產化兩大風口。
二、半導體封測
長電科技:大陸半導體封測龍頭,在技術、規模、體量和客戶結構上都具有顯著優勢,勢將優先深度受益于大陸半導體崛起。
華天科技:公司作為國內三大封測之一,隨著中高端產品放量增厚業績。
通富微電:公司主營業務是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和其他業務,是全國TOP3的IC封測企業,其中封裝測試業務占總營收97.91%,其他業務占2.09%。
晶方科技: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傳感器芯片封裝測試領導者。
蘇州固锝: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整流器件生產企業和最具特色的集成電路QFN企業,在保持二極管的領先地位同時,積極拓展MEMS研發、設計及封裝業務。
半導體產業的下游需求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移動通信、計算機、存儲器、無線網絡、汽車電子、電視機和監測設備等,計算機和移動通信是主要需求方,PC占比26%,移動通信占比14%;VR、人工智能、汽車電子、工業電子等新領域半導體銷售占比合計25%。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