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IPO:在中國圈錢 去美國建廠?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5-15 來源:中新財經
北京時間05月1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富士康5月11日正式獲批A股上市,擬募集資金272.53億元。有趣的是,最近傳出消息,富士康投資百億美元的美國項目正式確定,并于6月開始動工。富士康收購夏普后,開始由代工廠向資本密集型液晶面板廠轉變,開始興建廣州工廠和美國工廠。或因于此,2017年富士康負債額翻翻。或許,未來需要擔憂A股募集的資金,被挪用于美國建廠,即便沒有,大規模股權融資對財務結構的改善,也有利于富士康美國項目順利實施。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8/0515/50420.html
5月11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股份)終于獲得上市批文,5月14日,富士康股份正式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約19.7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0%,共計擬募資272.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邊是在A股IPO,擬籌集海量資金,另一方面,富士康卻在美國投入100億美元建廠。富士康本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收購日本老牌企業夏普后,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液晶面板廠,向資本密集型企業轉型。
而資本密集型企業,離不開金融機構和融資渠道的支持,此次富士康赴A股上市,可以顯著地降低資產負債率。
若負債率改善,富士康通過債務融資將能獲利,從這個角度看,富士康百億美元投資的美國項目可能不會直接從A股獲得資金,卻能從富士康財務結構的改善中受益。比如降低負債率可能提高信用評級,從而以更低成本發債、借貸,為美國項目籌集建設資金。

來源:富士康官網
A股圈錢?
從2月1日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到3月6日首發過會,富士康股份創下了IPO過會新速度。不過,上市批文卻姍姍來遲,以至于在富士康之后過會的藥明康德,業已登陸A股。
或許,富士康股份遲遲未能獲得批文,與其272.53億元擬募資額有關。據悉,截至2017年12月3日,富士康股份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合計281.61億元,此次募資,約等于將公司凈資產翻倍。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富士康股份2017年年末資本負債率高達81.03%,其中總資產1485.96億元,負債合計1204.13億元。有趣的是,富士康股份負債率是于近兩年大幅增加的,特別是2017年負債增長尤為明顯。2015年、2016年富士康股份總負債分別為501.49億元和582.21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富士康股份新增負債621.92億元,一年間新增負債金額超過了過往存量。
負債瘋狂擴張之下,資產負債率也迅速走高,2015年、2016年富士康股份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72%、42.89%,到了2017年,負債率迅速飆升至81.03%。

此次富士康股份登陸A股,擬募集資金272.53億元。假設全額募集成功,且以2017年年末數據為基準計算,富士康股份總資產將達到1758.49億元,資產負債率將降至68.48%。很顯然,臺灣股票市場難以承受起如此大規模股權融資行為,而通過在A股上市,富士康可以極大地改善公司財務結構。
從代工廠到液晶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與同行業相比,富士康股份負債率水平也處于高位。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同行業上市公司情況,富士康在2015-2016年資產負債率分別是45.72%和42.89%,低于可比公司均值57.17%和56.88%。2017年,富士康負債率81.03%,高于可比公司均值57.73%。
或許,這與富士康股份從勞動密集型的代工廠,向資本密集型的液晶面板廠商轉變有關。電子代工企業即使做到極致,發展空間仍然有限,根據此前業內的一些說法,在為富士康貢獻了近半營收的蘋果代工業務中,富士康的利潤率僅為3%。而且,其收入也易受到影響,例如2016年,受蘋果全球銷量下跌影響,富士康當年的收入也隨之下滑2.81%。
因此,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一直都在試圖擺脫對低利潤率的組裝業務的依賴。他看上了老牌日企夏普,特別是夏普在堺工廠全世界最先進的11帶線。自2011年311大地震之后,夏普持續陷入巨額虧損之中,這給富士康收購提供了機會。2016年4月,富士康終于以3890億日元(折合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
似乎是有了夏普的技術加持,富士康開始放心大膽地投入巨資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2016年年末,富士康子公司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與廣州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的內容,SDP將在增城投資610億元建立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
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赴美建廠,計劃在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液晶面板生產基地。為此,郭臺銘還曾受到特朗普熱情接見,并成為與美國總統在白宮共同召開記者會的臺灣企業家第一人。
去美國建廠?
廣州工廠投資610億元,美國工廠投資100美元(約合633.49億元人民幣),兩項投資總計超過1200億元。或許,富士康股份2017年負債大幅增加,正是為這兩個項目購買生產設備。
2017年,富士康股份新增621.92億元,其中,新增應付賬款337.96 億元。富士康股份表示,應付賬款大增,是因為增加了原材料和設備的采購金額。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是加工工廠,原料采購很大程度上Buy and Sell模式。以蘋果為例,蘋果公司把原料采購好,賣給富士康,再由富士康加工好,將成品銷售給蘋果。因此,富士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原材料價格風險可以避免,應付賬款卻不同尋常地大幅增加,只能用大規模采購設備來解釋了。而富士康原本的代工廠業務,設備成本并不高,無法與液晶面板昂貴的設備投資相比。似乎,富士康股份負債率暴增,正是受上述兩個液晶面板項目設備采購影響。

仔細剖析富士康廣州項目,卻發現幾乎一半資金是廣州市政府出的。富士康廣州項目實施主體為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該公司股東之一為廣州廣銀南粵智能科技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為47.62%。而廣銀南粵大股東為粵財信托,最終實控人可以追溯為廣州市政府。

與之相反,美國項目很難指望美國地方政府出資。據悉,富士康美國項目位于威斯康星州,該州為富士康提供了大量補貼和優惠,盡管如此,還是受到廣泛質疑。因此,當地政府出資,幾乎是不可能的。
廣州項目與美國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逼近富士康股份2017年年末1485.96億元總資產規模。這兩個項目能否成功,決定富士康轉型成敗。
京東方瘋狂融資,燒錢建液晶面板的歷史,A股投資者早已耳聞。而富士康想要成功,必然伴隨大規模融資,廣州項目富士康只出資一半,其在A股大量募資,恐最終收益的,還是美國項目。希望不要讓A股資本,最終給美國提供了稅收和就業。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