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液晶顯示偏光膜巨頭日東電工集團并非要關閉其蘇州分公司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1-14 來源: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01月1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日東電工撤離蘇州?日方稱并非關廠撤資,是業務調整股權出讓。日本液晶顯示偏光膜巨頭日東電工集團(以下簡稱:日東電工)被傳在1月7日宣布關閉其在江蘇蘇州工業園的工廠,上千員工面臨失業。一時間,“日企撤資”的話題又在網上被廣泛提及。1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實地探訪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發現實際情況和網傳版本有所出入。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114/52793.html
據澎湃新聞掌握,日東電工并非要關閉其蘇州分公司,只是出于業務調整需要,正洽談該分公司的股權轉讓事項。該分公司的偏光膜(偏光片)、柔性印刷線路板、新能源三個制造部門中,500余人的偏光膜部門將被解散,賠償方案已于1月8日談妥。同時,日東電工承諾另外兩個部門的員工可繼續留用。
據了解,日前網上盛傳的該公司深夜轉移設備“撤資”實為已解散的偏光膜部門清理資產。目前,剩余的柔性印刷線路板、新能源部門員工因公司前景不明以及員工權益能否保障問題正在與公司進行勞資談判,主動離職員工的具體賠償條件仍僵持不下。
員工:對公司“巨變”事先毫不知情
成立于1918年的日本日東電工集團,是一家以黏著技術和涂布技術為基礎,生產高性能薄膜產品的綜合材料制造商。今年正是該集團成立100周年。該集團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后,一直在逐步擴大在華投資,2002年在上海設立集團的中國總部——日東電工(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分公司已遍及上海、天津、佛山、蘇州、深圳、無錫、東莞、大連、青島等多個城市。
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投資總額約130億日元,主要生產手機、液晶顯示器、電腦周邊所用高密度柔性印刷線路基板(FPC)和偏光膜等產品。液晶顯示偏光膜是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屏幕的重要組成元件,而日東電工生產的偏光膜在世界市場的占有率多年來與韓國LG和日本住友化學一同穩居前三。
1月9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來到日東電工位于蘇州工業園蘇虹中路的工廠,保安室并未要求記者登記來訪身份,人員進出相對自由。偌大的廠區內,偶有員工進入 ,前來商討賠償適宜。

日東電工在蘇州工業園的工廠。澎湃新聞記者 張賽男 攝
記者見到,廠房最北面的一棟樓已關閉,后經員工證實即為偏光片產線。由于工廠只解散了該部門,其他部門不變,所以仍有人在正常上班。而網上盛傳的東日電工深夜“轉移設備”的消息,應確切地表述為偏光膜部門的資產清理。

盡頭為關閉的光學部門。澎湃新聞記者 張賽男 攝
記者來到該公司食堂,見到現場已有數百名員工。在日東電工的三個制造部門中,柔性印刷線路板部門有員工六七百人,是此次員工大會的主力。他們接到通知:在17時左右,這里將有一場員工大會,由日東電工相關負責人通報關于賠償問題的協調結果。
食堂中的員工們圍坐幾桌,或在議論已取得共識的偏光膜部門賠償方案,或對自己部門的賠償方案表示擔憂,還有的已在討論未來工作去留。
三位圍坐在一起的女性員工對記者表示,偏光片產線的員工賠償方案已于日前談妥,離職手續也陸續辦完。她們對離職人員的賠償方案顯出欣羨之意,稱某員工拿了一大筆錢,“可以退休了,日子很舒服”。
盡管公司負責人在會上承諾,剩余部門的崗位不變、工資不變。但員工對此并不滿意。
其中一位身著亮色羽絨服的員工向記者表示,偏光膜產線的解散毫無征兆,基層員工對公司股權變更是毫不知情,認為公司存在“欺瞞”行為,剩余部門員工也應該得到補償。
不少員工表示,課級以上干部早就得知公司未來的布局變化,并且已談妥賠償方案,而基層員工卻被蒙在鼓里,直到前兩天才知曉。
課級以上干部是否提前知情記者尚未能證實,但從基層員工的現場反應來看,他們對公司未提前告知解散和股權變動等消息顯示出極大不滿。
日方:“公司沒有結束、崗位也沒有結束”
多位員工向記者透露,偏光膜部門被解散員工的賠償方案應為:N+1.5、兩個月社保補償以及1.5萬元“特別獎”獎金。據此,剩余部門打算離職的員工提出的買斷工齡補償方案為N+1補償,以及1.5萬元獎金。(編者注:“買斷工齡”,是按工齡長短,一次性地補償下崗工人一筆錢。N就是根據員工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補償1個月的工資,不滿半年的,算半個月,半年以上的,算1個月。+1就是指在此基礎上多補償你1個月工資,+1.5就是多補1.5個月工資。)
現場員工的普遍想法是,偏光膜部門的補償方案讓人相對滿意,是其爭取的結果?紤]到未來公司的股權轉讓充滿變數,所以自己在當下也應該積極爭取補償。
原定于17時召開的大會后被推遲至18時,參與此前小范圍談判的兩位員工先進入食堂稱:“結果并不好”。隨后,蘇州園區勞動保障局相關人士、一位日方代表以及翻譯(后被員工證實為公司律師)正式出席大會。
勞動保障局相關人士稱,日東蘇州公司的股權變更還在談判中,并沒有達成一致。而就算用人單位的投資人有所變更,也不會影響員工勞動合同的繼續履行,不會影響員工權益,請員工不要擔心。
針對打算離職員工提出的工齡清算要求,日東電工同意將補償金支付時間由原來的5月10日前支付,提前到2月10日之前支付。但對這部分員工提出的補償方案,日方代表表示:“該方案沒有法律依據,不能做到,只能按照法定的N賠償。”
隨后律師向員工強調:“公司沒有結束、崗位也沒有結束。”并宣布公司將在食堂開設兩個窗口供欲離職員工簽訂買斷工齡協議,1月9日晚22時30分后還未簽訂協議的員工,將被視為不同意該方案,必須繼續回到原有工崗位作,1月10日正常上班。

柔性印刷線路板部門(回路部門)的工作一切如常。澎湃新聞記者 張賽男 攝

柔性印刷線路板部門(回路部門)的工作一切如常。澎湃新聞記者 張賽男 攝
方案公布之后,在場員工當即表示不滿,并至少3次大聲呼號要求附加1.5萬元現金賠償。
實際上,此次員工的強烈態度也與平時積壓的對待遇不滿有關。多位員工向記者抱怨:“普通員工的基本工資才2000多元,做4休3,而且不許員工加班、做兼職,每月收入少得可憐。”
記者于當天20:30許離開現場。離開之前,記者查看了簽署協議的名單,簽字的人并不多。大部分員工表示,對公司感到失望,對談判結果感到無力,并預計很難有新的進展。
或向另一家日企轉讓股權
偏光膜部門的解散、其余員工要求補償等一系列問題,實質上都指向了事件的源頭:日東電工準備股權轉讓。
據員工透露,股權轉讓后,偏光膜部門因“無人接盤”,故不得不做出關閉的決定。而偏光膜部門的關閉讓其他員工感受到了“危機”,擔心股權變更之后自身權益也將受到影響。
日東電工蘇州工廠為何突然做出股權調整、關閉偏光膜部門的決定?有消息稱與集團在中國未來產能布局調整有關,但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據日東電工集團官網介紹,日東電工在液晶用光學薄膜領域,占有世界60%以上的份額,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是其骨干工場之一。而集團在華南地區還有一家大型偏光膜加工工廠:深圳日東光學有限公司。該公司位于深圳光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將建全球最薄、抗伸縮性最強的偏光板生產線。其偏光板前工序項目即將竣工驗收,計劃2018年7月量產,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年產值9.6億元。
日東電工的律師在回答澎湃新聞詢問時表示,日東并不是把工廠關掉,只是出讓股權,出讓股權后員工權益不會受影響,不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但其并未透露股權轉讓給誰。
不過,澎湃新聞從多位在場議論的員工處得知,與日東電工商談蘇州工廠股權轉讓的公司或為同在蘇州工業園區內的蘇州紫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日本MEKTEC在中國大陸的分廠,為柔性印刷電路板產業世界占有率第一的MEKTRON GROUP的一員,與日東電工的業務多有重合之處。
至于出讓股權后股權比例如何分配,上述律師并未給出明確表示,稱還在商談之中。
商務部回應日東電工撤離蘇州:一條生產線搬遷 公司仍存續
商務部今日召開2018年第1次例行新聞發布會。對于近日日東電工關閉蘇州工廠的傳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據了解,上述企業由于自身經營虧損,近期準備調整在蘇州工廠的生產結構,有一條生產線將進行搬遷,但是公司本身仍然會在蘇州繼續存續。
高峰表示,絕大部分外資企業仍然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和市場潛力,投資信心繼續增強。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利用外資的結構也在調整和升級,高端裝備制造的企業,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高的企業等等,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利用外資的重點方向。
高峰還表示,大可不必因此而擔心蘇州“空心化”,準確的說應該是提質升級。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累計新批項目244個,增資項目157個,其中90%左右是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我國將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秉持新發展理念,繼續推動我國利用外資質的提升。一方面,在產業鏈上,努力推動實現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不斷提高全要素的生產率;另一方面,在投資環境上,將繼續深化改革,減少市場準入的限制,提高投資便利化的水平。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