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著實訪武漢天馬微電子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看不見的忙碌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2-16 來源:湖北日報
北京時間02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后現代”廠房里,看不見的忙碌——天馬柔性屏生產線探訪記。可隨意彎曲,可無數次折疊,目前,在顯示屏領域最火的當屬新的柔性AMOLED技術,通常被稱為柔性顯示屏。比如,市場上大火的曲面屏手機就是用的該技術,而這僅僅是柔性屏最初級的應用方式。近年來,我國廠商自主研發生產柔性屏,被視為我國顯示屏產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216/53123.html
2月1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位于武漢左嶺的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2017年4月,這里點亮了第六代AMOLED生產線,并于去年6月實現了量產。這也是全球第一條同時點亮剛性和柔性顯示屏的第六代AMOLED生產線,投資約120億元。
建筑面積約40多萬平方米的巨大廠房,一半擺滿了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的各種設備。另一半留給該項目的二期,目前內部裝修已接近尾聲。
白色的無塵廠房里看似冷清,只有一臺臺大型智能設備上閃爍的綠燈在提示著生產線的忙碌,不時有三三兩兩的工程師查看設備的運行情況。“所有核心生產程序都是在設備里進行的,外面看不見,能看見的所有在動的機器是傳輸設備。”武漢天馬董事會辦公室主任申超介紹。他指著一排形似巨型鍋爐的生產設備說,顯示屏鍍膜這一關鍵環節,就是在這些成膜設備里完成的。
一塊顯示屏上至少要鍍12層膜,鍍完一層膜后,被自動傳輸到另一區域的設備里進行曝光顯影,然后再送回成膜設備里鍍下一層膜,如此反復,直至12層膜完成。而這,只是整個顯示屏生產環節中的一環。“一塊顯示屏大約需要大大小小1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申超說。
因生產過程中需要無塵,廠房里安裝了一套魚骨狀的傳輸系統,用磁懸浮、機械手等技術,將產品運往各個生產環節,也不需要假以人手。
整個前端生產環節看上去十分“后現代”,充滿著科技之美。
那么,人在哪里?后端的組裝生產線上,1000多名工人在進行顯示屏生產的最后工序。超過1000人的研發團隊也在忙碌。據介紹,該技術的研發經費投入了20億元至30億元。還有數千人的質檢、銷售等相關團隊在背后支持。“實際上,我們整個春節都沒有停產,大約有1000多位員工堅守崗位。所有的節假日都是訂單多的時候,那時候手機賣得快嘛。同時,我們也想盡快達到滿產,今年底實現生產600萬至700萬個顯示屏的產量。“武漢天馬總經理成為說。
34歲的模組廠資深工程師李義東是今年春節留下加班的員工之一,他要巡查監測設備的運行,如果遇到問題,要及時處理。“雖然沒能回潛江老家和父母團聚,但為了盡快達產,也是值得的,我們還需要和設備磨合得更好。”李義東說。
柔性屏的市場前景大好。去年6月,天馬又追加投資145億元建設第六代LTPS AMOLED生產線二期項目,擴大生產規模,計劃2020年二季度投產。項目投產后,第六代LTPS AMOLED生產線總體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70億元。“目前我們的鋼性、柔性等顯示屏的產能在全國市場份額約排在第二、第三位,但我們的競爭目標是三星這樣的國際大廠商,我們正按照既定目標一步步穩步前進,對未來充滿信心。”成為說。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