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光電掌控產業鏈核心 OLED和QLED材料均取得重大進展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11 來源:手機中國網
北京時間03月1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厚積薄發 OLED+QLED實現華星光電技術領先策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本次規劃內容明確提出“4k先行、兼顧8k”總技術路線和2022年4k電視全面普及、超高清用戶達2億、超高清產業規模達4萬億元的目標。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311/53400.html
同時,有消息人士透露,韓國面板廠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制定大規模的大尺寸OLED面板投資計劃,最快今年一季度,LGD就會啟動10.5代面板產線的投資,主要用于生產65吋OLED電視面板;而Samsung Display或將重啟大尺寸OLED生產,準備在韓國牙山(Asan)工廠設立量子點QD-OLED電視面板產線。
在消費升級和多應用場景豐富的趨勢下,4K、8K、OLED和Q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和應用將快速增長,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顯示器件生產廠商即將迎來春天,華星光電作為集諸多技術元素于一身的標桿,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蒸鍍式OLED已投產 印刷式平臺為業內唯一國家級創新平臺
華星光電早在2017年9月,就已建成中國第一條G4.5柔性OLED的中試線,并成功研發7.2寸可內/外折疊產品。同年,總投資350億元的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在武漢開工建設,這是國內第一條主攻折疊顯示屏的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設計月產能為4.5萬大片玻璃基板。該項目已投產爬坡,并正在與國際一線品牌客戶驗證合作,即將迎來量產出貨。
蒸鍍工藝由于較高的生產成本,在大尺寸面板鮮有使用,且短期也未見普及之勢。而業內人士指出,印刷顯示技術是最有可能提高大尺寸OLED良率、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路徑。華星光電旗下的廣東聚華作為“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是我國顯示領域唯一的一家國家級創新中心,已建成全球技術條件最先進的印刷顯示公共平臺,成功研制出31吋4K印刷OLED樣機以及國際首臺31吋4K印刷H-QLED樣機。
掌控產業鏈核心 OLED和QLED材料均取得重大進展
早在2013年,TCL就開始布局下一代新型顯示材料,成立了國際一流的材料領域專家團隊。目前,華睿光電自主開發的OLED材料已有800余種,多種高性能材料已經給國內主流面板廠商量產出貨。同時,華睿還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中“印刷OLED顯示材料產業化示范”的主持單位,服務于國家布局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戰略。
在量子點材料研發方面,TCL在全球QLED領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已逐步解決電致發光的紅、綠材料使用壽命等問題,達到產業化水平,屬業內首家。其中,紅光量子點材料(T95)可連續使用時間超過3,000小時,遠超此前全球領先水平10倍;綠光量子點材料(T50)可連續使用時間超過20,000小時,遠超此前全球領先水平5倍。該團隊自主研發的藍光材料外量子發光效率做到了23%,實現全球性能最優,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獲得此成績的團隊。
所以,華星光電的核心競爭優勢不僅在于全球領先的經營效率與效益,更體現在其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布局,有望引領下一代新型顯示的技術發展。TCL集團已經在半導體顯示的材料合成、器件開發到工業化應用等領域實現率先布局和均衡發展。市場分析認為,作為國內唯一完成產業鏈垂直整合的面板企業,TCL將有效滿足市場對新型半導體顯示在超高分辨率、更高畫質、精美外觀等方面的需求,有望在即將爆發的新型顯示市場成為領跑者。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