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率的提升已經成為柔性OLED產業鏈急需破解的一道關口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03 來源:工人日報
北京時間04月0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柔性OLED產業鏈有望爆發。2019CES(美國消費電子展)在拉斯維加斯舉行。LG用260塊OLED電視屏拼接成一個曲面巨幕,循環播放高清自然風光大片。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403/53661.html
2019年一季度,被寄予厚望的折疊屏智能手機火了,三星、華為、小米等公司推出的折疊屏手機新品陸續亮相。除了折疊屏帶來的外觀新革命,其背后的產業鏈也嗅到了春天的氣息。
可折疊手機的出現與柔性OLED顯示技術及材料的逐漸成熟密切相關。業內人士稱,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折疊屏手機,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柔性OLED產業鏈。同時,OLED材料也一直在等待真正可折疊終端應用的到來。相比2016年之前供給和應用十分有限的格局,柔性OLED產業鏈2019年有望迎來爆發時刻。
折疊屏成迭代風向標
2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MWC2019華為終端全球發布會上,5G折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正式亮相。而在此前,三星已經率先搶跑,2月21日其發布首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lod,并有望在4月底開始發售。
“不僅僅是三星、華為,OPPO、小米、蘋果等主流手機廠商均在‘折疊屏’上加碼布局。”一位面板行業分析師表示,2019年將是折疊屏手機爆發元年,這已經成為業內公認的趨勢。
回顧智能手機的發展進程,屏幕尺寸的持續增大一直是產品迭代發展的主線。不斷增大的屏幕給消費者帶去了明顯的體驗升級感,也直接拉動了各個品牌智能手機的銷量。不過,隨之而來是機身尺寸的增大,使消費者對便攜性和可操作性的體驗感下降。
一位從事手機研發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全面屏迭代之后,手機屏幕增大已遇瓶頸,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機型機身尺寸普遍在7英寸左右,達到了便攜性和可操作性的極限,如果沿用產品形態設計,手機屏幕尺寸幾乎再無增大的空間。“所以,行業內才會認為,折疊屏設計將會是智能手機產品較為明確的下一代發展方向。”
那么,折疊屏到底帶來怎樣的突破?又給消費者帶去怎樣的新鮮感?以HUAWEI Mate X為例,8英寸全面屏打開就相當于一個隨身的平板電腦,并且支持雙屏間多任務協同操作,同時采用鷹翼折疊,可進行0~180度自由翻折,同時5.4mm的單邊機身厚度保證了折疊起來的舒適感。這種折疊屏帶來的體驗是全新的,比如拍照的時候可以前后雙屏實時預覽。網絡上有人調侃:“終于再也不用擔心男朋友的拍照技術了。”
OLED產業鏈迎來最佳機遇
業內人士將2019年定為柔性顯示的新元年,對于背后的OLED產業鏈而言,也同樣迎來了最佳發展機遇。
根據知名商業資訊服務商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及之前,柔性OLED的供給和應用的格局都十分有限。供給方面,僅有Samsung Display的A3以及LG Display的E2 兩條量產線。需求方面,主要在三星和LG的小批量高端手機機型以及類似Apple Watch這樣的可穿戴設備,應用覆蓋范圍較為受限。
直到2017年iPhone X、三星Galaxy S和Note雙旗艦系列等產品面市,才使得柔性OLED市場逐漸起量,柔性OLED開始在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化應用。“2017年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貨面積達到111萬平方米, 相比于2016年的34萬平方米提升2倍以上。”IHS Markit提供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隨后,柔性OLED產能迎來了一段快速增長期,業內對柔性OLED發展前景的普遍看好,也使得各大面板廠商紛紛在這個領域加力,尤其以京東方為首的國內面板廠商追趕三星的腳步加速提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京東方目前是國內生產線布局最多的柔性屏供應商,量產和投資的全柔性AMOLED產線多達4條,包括成都B7、綿陽B11、重慶B12和福州B15。
平安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李毅達稱,“以京東方、TCL、維信諾、深天馬為首的柔性OLED企業經過十余年的自主研發,已經處于蓄勢待發的狀態。”同時,隨著折疊屏手機的出現,在面板、保護玻璃、黏著劑、基板材料、轉軸等領域,整條產業都將帶來新的機遇。
“比如面板制造領域的京東方、發光材料領域的萬潤股份、新型材料領域的新綸科技、設備領域的大族激光、金屬件領域的宜安科技等,都是柔性OLED產業鏈值得關注的對象。”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陳杭表示。
長期對顯示產業投入關注的群智咨詢預計,2019年全球折疊屏手機規模約90萬臺,這對柔性OLED產業鏈的拉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良品率或將左右市場消費力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折疊屏手機較高的價格成為市場消費的一個阻力。
“產能擴大只是一方面,只有良品率持續爬升,才能促使成本不斷下降,而良品率目前看來是柔性OLED產業鏈的一道制約難關。”有業內人士表達出了擔憂。
據介紹,在OLED的生產過程中,蒸鍍是OLED制造工藝的關鍵,直接影響著OLED屏幕顯示。蒸鍍機的工作就是把OLED有機發光材料精準、均勻、可控地蒸鍍到基板上。因此,蒸鍍設備在產品的品質和良品率方面都起到決定性作用,如同OLED面板制程的“心臟”,猶如光刻機之于半導體產業。
在全球該領域,目前是日本的Canon Tokki獨占高端市場,能把蒸鍍誤差控制在5微米以內。一些高端手機品牌點名只要Canon Tokki的蒸鍍設備生產的OLED柔性屏。
而目前國內,京東方在2018年用于華為Mate 20手機上的Q3柔性OLED屏表現良好。“從國內廠商看,天馬、和輝、維信諾等企業多使用SUNIC、SFA、ULVAC三家企業的蒸鍍設備,因此生產的OLED屏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受良品率、原材料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智能手機柔性OLED面板平均價格是硬屏OLED的3倍左右,更是LCD的6倍以上。
如此看來,折疊屏手機要成為市場消費的主流產品,決定價格體系的成本下降才是關鍵因素,而與成本息息相關的良品率又成為整條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之一。這意味著,良品率的提升已經成為柔性OLED產業鏈急需破解的一道關口,最終才能真正迎來爆發周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