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I歸入大陸和臺灣的企業聯盟,日本的液晶制造商事實上消失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16 來源:共同網
北京時間04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JDI反映日本液晶沒落 重蹈電器行業覆轍。中小型液晶面板巨頭“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將歸入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企業聯盟旗下,日本的液晶制造商事實上消失。液晶產業的沒落將重蹈持續衰退的國內電子電器產業的覆轍。通過國家政策的合縱連橫暴露出局限性。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416/53798.html
▽保住體面
兩岸企業聯盟將在JDI尚未擺脫虧損經營的情況下成為最大股東一事于本月12日敲定。一名JDI高層帶有自嘲意味地說“結果還是要變成他們的”。把該聯盟的出資比例控制在不到五成,也只不過算是保住“體面”(該高層語)。其他日企非常冷淡地拒絕了援助JDI,因此要想避免經營破產,“只能拜托”(基金相關人士語)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企業聯盟。
追溯JDI的發展,曾整合日立制作所、索尼、東芝的業務,于2012年作為“日之丸液晶聯盟”成立。該公司一舉壯大規模,中小型液晶的出貨額達到全球第一,但期待落空得也很快。
擋住其出路的是以低價推介產品的韓國、中國制造商。擅長高功能產品的JDI受到跌價壓力,來不及削減成本。由于是拼湊業務聚集起來的公司,決策速度較慢,也落后于把重心從液晶轉移到可顯示更高清圖像的有機EL這一全球潮流。
▽被拋棄
在這期間,接到日本經濟產業省意向的半官方基金INCJ(當時為產業革新機構)展開出資、貸款、債務擔保方面合計約4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的援助,成為了其后盾。
然而,今年2月在與兩岸企業聯盟全面展開談判時,經產相世耕弘成彷佛拋棄JDI般地作出了如下發言:“在通用化的領域縮小一定程度的業務,是經營戰略的選項之一。”主導組建日之丸液晶聯盟的經產省已然沒有了當時的熱情。
未響應參加日之丸聯盟的夏普公司也在2016年成為了臺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子公司。此次JDI接受出資,使得日本液晶產業將投靠到亞洲企業麾下。
日本電子電器產業面臨的悲哀并非始于現在。全球電視機市場曾經由夏普、松下等引領,如今則由韓國、中國制造商位居前列。盛極一時的個人計算機領域亦是如此,富士通、NEC出讓給了中國聯想(LENOVO)集團,東芝相關業務也轉移到了鴻海旗下的夏普。
▽日本工廠裁員
國家政策援助遭遇“失敗”也有先例。投入公共資金的半導體巨頭爾必達(Elpida Memory、現Micron Memory Japan)于2012年破產,歸入外資旗下。爾必達也是由趨于頹勢的三菱電機、NEC、日立相關業務拼湊而成。
此次若日本政府與INCJ大包大攬地向JDI提供援助,有可能被批評為拯救了本應遭到淘汰的“殭尸企業”。雖說如此,若拋棄JDI任其破產,在迎來夏季參院選舉的局面下就將無法避免就業問題和國民負擔的討論。就算對技術流向海外的風險視而不見,用排除法也只能委托給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企業聯盟進行重振。
重獲新生的JDI計劃在中國啟動有機EL面板的生產。關于開工率較低的日本國內工廠,采取裁員措施幾成定局。市場相關人士異口同聲地表示:“已不該再考慮能由官員靠空頭理論進行企業重組了。”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