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LCD價格明年二季度起漲
作者:未知時間:2019-12-11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摘要]最后一個液晶周期大尺寸LCD價格明年二季度起漲 液晶周期(Crystal Cycle)是指由TFT-LCD市場供給和需求的不斷變化所引起的面板價格漲跌局面的循環出現。原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曾提出,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這幾年,這一周期還被縮短了。 不過
北京時間12月1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1211/55852.html
最后一個液晶周期大尺寸LCD價格明年二季度起漲
液晶周期(Crystal Cycle)是指由TFT-LCD市場供給和需求的不斷變化所引起的面板價格漲跌局面的循環出現。原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曾提出,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這幾年,這一周期還被縮短了。
不過,隨著中國大陸大約在2021年完全停止新的液晶面板產線投資、韓國逐步關閉多數液晶面板產能,以及在Mini LED、疊屏等LCD創新技術和需求端溫和增長的共同推動下,液晶面板供需即將達到平衡,液晶面板當前正是周期底部。
液晶的強周期性
液晶周期看似和一般商品的供需變化沒什么區別,其實不然。液晶產業的特殊性在于,液晶顯示有一個在社會中越來越廣泛應用的過程。問題在于,這種產量越大、企業利潤越高的過程,不是直線的,而是跳躍式的。每一次跳躍就是一個液晶周期,企業必須先屈腿——承受周期中的虧損,并堅持投資興建新一代生產線,然后才能跳起來——迎來更大的產量和利潤。
幾乎每一次強液晶周期,都伴隨著產業的轉移,遵循著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轉移順序。
1990年全球90%的TFT-LCD液晶顯示器是在日本生產的,到1994年這一比例上升到94%,而美國只占不到3%。
韓國企業大規模進入TFT液晶面板行業,是在1995-1996年液晶產業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用不到10年時間,硬是把日本人擠下了世界第一的寶座。“反周期投資”成就韓企霸業,為此,三星連續7年虧損超過1億美元/年,LGD從1987年到1994年,年均虧損5300萬美元,持續虧損了8年。
爾后,日本為了抗衡韓國,開始技術扶持中國臺灣,成就了臺灣的“面板五虎”。
最后,便是中國大陸始于2010年的大規模投資,幾乎與韓國的做法一樣——逆周期投資,目前拿到了世界液晶面板產能近50%的份額,而2020年將毫無懸念超過50%。
明年二季度價格起漲
京東方新任董事長陳炎順11月底對媒體表示,這次可謂是京東方經歷的“最寒冷”的一個液晶周期。事實確實如此,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面板公司的LCD業務幾乎全部陷入虧損,這其中,TV面板是虧損的主要原因,幾乎所有主流尺寸的TV面板都從2017年的高點下降50%左右,直接跌破眾廠家的現金成本。陳炎順透露,除了TV面板外,京東方所有其它類型的面板都盈利。三季度,京東方扣非后凈利潤陷入虧損,為近幾年罕見。
連最具高世代線優勢的京東方都陷入虧損,臺日韓更是慘淡。因此,近幾個月各種壞消息不斷,先是臺灣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破產,接著是蘋果LCD主要供應商JDI陷入虧損停產的窘境,還有早已無存在感的松下宣布2021年全部停止LCD生產,重頭戲則是三星顯示、LGD宣布將關閉高世代線,幾乎要退出LCD生產。
國金證券研報透露,三星目前有4條8.5代線,預計到明年年底將減少2/3的產能:目前L8-1-1接近100K/月的產能在今年三季度已經關停,產能100K/月的L8-2-1在今年Q4預計減產1/3,另外明年三季度預計將L8-1-2約95K/月的產能關停,預計未來將僅剩第四條70K/月的產能保持不變。LGD的7代線約210K/月的產能預計從明年1月份開始減產50%,LGD的8代線P8中較大的145K產線預計明年Q1開始減產1/3,第二條8代線在今年10月份已經關停。
新增供給方面,富士康廣州10.5代線從規劃的90K降至40K,而且也延遲至2020年下半年投產,惠科滁州8.6代產線由于資金鏈問題目前稼動率很低。京東方武漢B12和華星光電深圳T6兩條10.5代線會是2020年的主要增量,2021年則是華星光電另一條10.5代線T7。而下游需求雖然從數量上看很小(數輪周期后跌價的邊際效用遞減+市場基本飽和),但大尺寸化是趨勢,平均每增加一寸,就可以消耗一座90K的8.5代線一年的產能。
國金預計,如果三星和LG按計劃退出產能以后,2020年全年的供需比有望從2018和2019年20%以上的高位下降至8%,2021-2022年均維持在10%以下的健康水平。
對于電視機廠商而言,看到面板價格行業供需改善以后,對于面板的備貨會更加積極,2020年二季度開始,主流電視機品牌廠商會開始為2020年7月24日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備貨,三季度是傳統的備貨旺季,預計連續兩個季度的備貨需求有望拉動顯示面板價格在明年第二季度復蘇上漲。
大規模投資劃句號
此輪強周期是中國大陸為搶奪話語權而大規模投資引起,但是隨著份額將過半,目標已達到,而下一代顯示技術正逐漸興起,外加10.5代線之上再投資已不劃算(玻璃基板太大,易碎),故將停止大規模的液晶投資。
京東方已明確表示武漢B12之后不會再投資LCD產線,華星光電雖然沒明確表態,但從其技術方向上把下一代大尺寸面板聚焦于印刷OLED上看,其液晶投資隨著T7完成后也將停止。惠科最新的動向是在長沙建設8.6代白光OLED,其LCD預計不會再新增投資。三星顯示和LGD分別選擇押注QD-OLED和白光OLED。臺灣和日本則無力跟進新的顯示投資。
但目前僅靠蒸鍍技術,韓廠無法降低成本,外加OLED,尤其是白光OLED天生的燒屏問題,要短時間內大規模取代LCD是不可能的。另外,TFT驅動的Mini LED、疊屏、量子點等LCD的創新型技術使得畫質和色域等不輸OLED,還兼具成本優勢,例如京東方的疊屏BD CELL,可以達到與OLED媲美的百萬級對比度,但成本只有OLED的2/3。
根據TCL李東生的估計,印刷OLED大規模量產技術還需要數年才能成熟,屆時OLED才可能從成本上與LCD競爭。
結合以上信息,筆者大膽預計,未來3-5年將是OLED與LCD并存的階段,LCD不會很快被淘汰,由于供需不會再有太大變化,當前已是最后一個液晶周期,LCD價格暴漲暴跌的時代已過去。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