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及新型顯示產業是鄭州航空港區的重點產業之一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10 來源:經濟日報
北京時間03月1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鄭州航空港區智能終端產業園打造全球產業集聚高地。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給不少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困難。3月10日,記者在鄭州航空港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走訪時發現,園區電子設備生產企業聯創電子的生產線已恢復了往日忙碌,佩戴著口罩的員工們緊張中更添幾分認真。這正是鄭州航空港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抓好招商穩商、保障復工復產的縮影。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310/56504.html
智能終端及新型顯示產業是鄭州航空港區的重點產業之一,涉及中小企業和產業工人眾多。作為全區建設智能終端、新型顯示面板、集成電路等高端制造業基地的重要依托,近年來,興港投資集團旗下航田產業園開發運營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立足自身優勢,加速產業培育,優化營商環境,扛起了推進航空港實驗區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大旗。
當好“服務員” 做強產業發展平臺
3月5日,鄭州市舉行2020年招商引資集中網絡簽約活動,投資額12億元的幾米物聯網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及總部研發項目落戶鄭州航空港區,將在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建設“兩中心兩基地”,建成后將實現年均銷售收入23.4億元,年均綜合稅收5000萬元以上。“
航空港實驗區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完整的產業鏈配套以及相關優惠政策,更加堅定了我們落戶于此,與實驗區共謀發展的信心。”談及緣何會在航空港區落戶,幾米實業負責人這樣說。
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兼顧“硬實力”和“軟實力”,當好入園企業“服務員”,著力做強產業發展平臺。在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的關心和支持下,園區重點打造了四大產業要素平臺和兩項基礎服務,解決企業痛點。四大產業要素平臺,一是“綜合金融平臺”。通過三大政策補貼資金池,在產值、裝修和出口退稅方面為企業進行政策補貼,同時通過全周期供應鏈金融服務、建立企業金融數據模型等,保障企業流動資金充裕;二是“科技孵化器平臺”。以國家級科技孵化器為載體,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行業專業導師指導、研發政策支持、初創基金投資和企業對接服務;三是“商展交易平臺”。成立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協會,定期舉辦行業發展論壇,協助企業打造集技術、產品、品牌、市場于一體的公共展示平臺,支持線上交易;四是“人力資源平臺”。建立全方位人才招募體系,與專業高等院校和人力資源機構合作,培育高素質產業工人。兩項基礎服務,則包含數字化智慧園區、綜合性配套保障、管家式企業服務等園區物業服務,及一站式辦事大廳 、一條龍入園手續辦理、一口徑補貼申報等園區政務服務。園區還通過幫助入園企業申報政策補助,舉辦政策宣講、銀企對接、產教融合、5G論壇等專項活動。組織企業參加河南省招才引智大會,武漢大學、西安交大、華南理工大學校園招聘和浙江大學高等人才培訓等人才交流活動。為方便企業入駐,除高品質標準化廠房外,園區優化土地配置,擴大綠地面積,獲批河南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為入駐企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還建有公共技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職工活動中心、中心影城、餐飲娛樂、創客辦公等多種服務功能空間,為企業打造全方位綜合性社交服務平臺的同時,滿足園區員工休閑娛樂需求。
搶占“智高點” 致力構筑智能終端人才高地
在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A區一層辦公區,河南慧萌科技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并不顯眼,卻聚集了一群具有碩士、博士學歷,精通計算機技術的年輕人。在我國信息化規劃領域專家、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劉會永的帶領下,這群年輕人已經為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中國電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中國移動研究院等國內頂級大型實驗室提供過業務研究、系統研制、運營支撐、技術支持等服務。
轉型發展,人才最關鍵。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區以產業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產業,在人才引進方面不遺余力,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扎根中原,劉會永就是其中之一。為加快實施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2015年,鄭州市全面啟動實施“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并在2017年全面建立起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在居留簽證、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為高層次人才專門建立人才專員服務制度,為來鄭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等,解決人才后顧之憂,真正打造“人才之家”。在此基礎上,鄭州航空港區拿出更大誠意,發布10項“大禮包”,推出聘請產業顧問、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等創新舉措,建立起服務對象從大學畢業生到高層次人才,服務內容涵蓋辦公、住宿、探親、健康、引才獎勵等方方面面,普惠、系統的人才服務體系。
在這一被稱為“鄭州史上含金量最高、分量最重”的人才政策和鄭州航空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效應的雙重吸引下,劉會永來到鄭州航空港區,受邀成為鄭州航空港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專業顧問,并先后入選鄭州“1125創業領軍人才”和河南省“中原千人計劃”。高層次人才的引領帶動,有力推動了航空港實驗區產業科技創新和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加持的產業、資本、人才政策,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我們更要樹立‘金牌店小二’的服務理念,像‘店小二”服務客戶一樣,為專家人才提供精準綜合服務,為專家人才的創新發展保駕護航。”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聚攏“朋友圈” 打造電子信息全產業鏈
注冊資本2億元、專注光學和觸控顯示的高科技生產企業鄭州聯創電子,是上市公司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的明星企業。作為航空港實驗區首批攝像頭模組制造商,鄭州聯創電子為園區OEM企業提供上游配套,彌補了手機產業鏈攝像頭環節的空白,對航空港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2019年8月,公司已投產了智能終端組裝、SMT貼片和影像模組生產線,另有兩棟生產廠房在建,預計達產后年產值約5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0余人。
“園區提供諸多優惠政策,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我們能更快地落地投產。從這里,我看到了河南進擊世界的雄心,感受到了強大的競爭力。”鄭州聯創電子彭金海說。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共有ABCDE五區,A區主推以手機制造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集手機研發、整機制造、配件生產于一體;BC區主推智能終端產品和軟件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打造全產業鏈模式;鄭州聯創電子所在的DE區則著力打造光電顯示產業集群,涵蓋玻璃基板、面板、模組、液晶顯示器等領域,覆蓋光電顯示產業上、中、下游。隨著世界500強金昌威電子(正威集團旗下企業)、鴻富勝(富士康旗下企業)及鄭州聯創電子、華訊方舟等智能終端企業的入駐,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累計簽約企業已達到70余家,產業集群效應逐步凸顯。
截至2019年9月,園區已累計生產非蘋手機近6億部,產品遠銷至非洲、東南亞、歐洲及南美洲等地區,直接帶動就業1.2萬人。除此之外,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區還以國資平臺興港投資集團為依托,布局和引入了河南首家半導體級晶硅原片生產企業鄭州合晶、首個液晶顯示面板生產制造項目華銳光電、北斗導航行業龍頭合眾思壯(股票代碼:002383)等多個電子信息產業“名片”。聚攏“朋友圈”,一條完整的智能終端產業鏈正在航空港實驗區加速形成。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