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火炬高新區已引進天馬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等項目
作者:未知時間:2020-05-21 來源:廈門日報
北京時間05月2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火炬高新區:項目牽引雙創加持 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面對疫情大考,廈門火炬高新區產業韌性足。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源源不斷的創新、創業、創造。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廈門火炬高新區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一年來,4個百億級項目、20個十億級項目以及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落戶高新區,為產業發展積蓄動能;園區企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帶動產業提質升級。近期,高新區2019年“雙創”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支持。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521/57197.html

天馬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開工現場舉行的新型顯示技術展示會。廈門日報記者張奇輝攝
引進+建設
向產業鏈高端攀升
數字經濟的熱浪,正在火炬高新區涌動。領軍企業浪潮在此布局,打造數字經濟堅實“底座”;瞄準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天馬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全面開工,助力平板顯示產業鏈代際升級;集成電路龍頭企業聯芯增資擴產,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中科院計算所廈門分所等高水平研發機構為企業創新提供智庫支持……在龍頭項目的帶動下,高新區數字經濟產業不斷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攀升。
高位謀勢,新處落子。火炬高新區持續招大引強,一方面圍繞“補鏈強聯延鏈”引進世界500強、民營500強、央企、頭部上市公司、獨角獸等五類高質量項目,推動產業鏈新升級;另一方面緊密結合最新國家發展戰略,針對關鍵設備、材料等“卡脖子”領域,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能力的項目,把高能級項目作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
一年來,高新區已引進中航鋰電A6項目、天馬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浪潮廈門產業園和海辰鋰電池產業生態項目等四個百億級項目,電氣硝子三期、博泰車聯網、銓芯人工智能芯片、中順等20個十億級項目也相繼落地。
研發+嫁接
助力“三高”企業成長
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于近日在“云端”開展,包括科華恒盛、美亞柏科、瑞為信息等6家火炬高新區企業亮相廈門館。這些質量高、效益好的品牌,可以說是廈門火炬高新區“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自主創新的亮麗風景。
高新區瞄準創新關鍵節點,以一攬子接地氣的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各級研發機構、開展知識產權創造,促進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梯度培育,形成從小微創新創業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瞪羚企業到科技小巨人企業龍頭企業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去年,高新區大膽探索,本著“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理念,出臺了支持企業建設“域外研發中心”的政策,鼓勵企業在高端人才集聚、研發能力較強的地區設立域外研發中心,利用當地創新要素,提升母公司研發創新能力。瑞為信息就是“域外研發中心”的受益者之一。這家人臉識別領域領軍企業在深圳設立的分公司,聚集了一批優秀的技術研發人員,他們與廈門母公司的同事聯動,共同打造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輸血+供氧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受疫情影響,企業更注重項目所在地的就近就地配套能力。把握這一機遇,位于火炬(翔安)產業區的企業華泰利機電近日獲得ABB、施耐德等大企業的訂單。然而,資金不足成為發展的攔路虎。對此,高新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主動靠前,第一時間向企業推送了針對擁有自有廠房企業的“廠易貸”,解企業燃眉之急。
“過去廠房抵押貸款額度受限,現在通過這一創新的融資方式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額度的貸款。”華泰利機電公司財務總監胡秋明介紹說,通過“廠易貸”,企業獲得了1000萬元的貸款,不僅實現快速投入生產,還將擴大產能。
疫情如一場大考,檢驗著火炬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效。疫情防控期間,針對企業痛點、難點,高新區精準出招,發布六條“穩企措施”,并結合去年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免申報”政策兌現方式以及“智慧火炬”平臺,跑出政策兌現加速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快速撥付相關政策扶持資金約4.5億元,覆蓋園區大中小各個層級的企業。
培育+孵化
全面激發創業活力
在廈門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內,近百套尖端設備彰顯硬核實力。該平臺由火炬高新區投入5000萬元打造,使廈門企業享受“家門口”的技術檢測、技術咨詢和應用開發服務,今年,平臺更面向全國開放,鏈接更廣泛的創新資源。
火炬高新區通過“五個一”平臺(一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一個專業孵化器、一個產業園、一個產業投資基金、一個產業研究院),搭建了石墨烯“孵化—加速—產業化”孵化體系。截至目前,高新區已聚集近50家石墨烯相關企業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并與高新區主導產業聯動,開拓應用市場。
“我們正結合高新區主導產業,引導孵化器朝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高新區管委會創新創業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專業孵化器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資源整合,提高項目孵化質量。目前,高新區已有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火炬物聯網孵化器等專業孵化器,這些孵化器聚集的都是同一產業或相關產業的中小企業,形成了學習交流、共同成長的氛圍,有效激發了創客活力。
【數據】
2019年,高新區凈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0家,約占比全市46.7%;新增60家企業入選“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發展庫”,占全市入選企業數的43.2%。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15家,瞪羚企業89家,各級科技小巨人企業647家,境內上市企業1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5家。高新區已擁有21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家國家專業眾創空間、33家省級眾創空間、90家市級眾創空間(其中市級專業眾創空間20家)。
截至目前,高新區各類高層次人才總量近8000人,其中兩院院士11名,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25名,總數居全省第一;省級創新創業人才51名及創新創業團隊8個,占全市企業入選數41%;留學人員創業團隊近600個,居全省第一;是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人才聚集基地;廈門創新創業園競爭力位居我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區第三名。
【展望】
抓創新優生態
高新區將抓創新優生態,進一步完善創新政策體系,提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加強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建設,加大人才服務保障力度,深入拓展“雙自聯動”,提升“智慧火炬”平臺服務功能,著力打造吸引各類創新要素集聚、富有競爭力的新經濟生態系統。
高新區還將繼續深入開展“六必訪”,制定精準幫扶舉措,有效幫“三高”企業渡過難關;抓住疫情防控期間全球供應鏈重構時機,幫企業快速對接全球訂單。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高新區將加快發展壯大電子商務、智慧醫療、在線教育等產業,搶先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產業。以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為契機,加快軟件信息產業集聚升級。推動新基建產業園落地建設。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