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芯片和顯示器制造商轉向韓國國產化學品來填補空缺
作者:未知時間:2020-05-25 來源:嗷嗷財經
北京時間05月2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韓國公司(Korea Inc.)放棄了日本的芯片制造材料,轉而向本土供應。在日本政府實施出口限制后,韓國的芯片和顯示器制造商轉向國產化學品來填補空缺,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對日本企業造成更大的打擊。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525/57218.html
在被關在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之外后,韓國企業不得不尋求其他途徑來保持生產水平。全球領先的液晶顯示器生產商樂金顯示(LG Display)去年11月開始使用韓國“靈魂大腦”(SoulBrain)生產的蝕刻氣體來生產面板。

LG之前使用的是從日本Stella化學公司進口的一種超純蝕刻氣體溶液,被SoulBrain稀釋了100倍。但“因為我們稀釋得太多,我們不需要像日本那樣精確加工的產品,”LG的一位官員說。
2019年7月,日本加強了對韓國蝕刻氣體、光刻膠和氟化聚酰亞胺的出口限制,原因日本是報復韓國不斷向日本討要戰時勞工賠償。這些化學品對顯示器面板和半導體的生產至關重要,而半導體是韓國工業領域的寶貴財富。
部分限制措施已被取消,但其影響依然存在。
根據5月11日公布的全年業績,在截至3月份的12個月里,Stella fa的凈利潤下降了18%。該公司表示,由于對韓國出口限制的改變,蝕刻氣體的出口有所下降。其支柱產品超純產品的發貨量下降了30%。
其競爭對手盛田化學工業公司(Morita Chemical Industries)在1月初恢復了對韓國的出口,不過出口水平比實施出口管制前低了30%左右。據信,該公司的許多前韓國客戶已轉向國內的替代產品。
盛田化學一位高管表示:“我們將很難挽回失去的業務。”
日本制造的化學物質因其質量好、價格低、供應穩定,已被世界各地的顯示器和半導體生產商廣泛使用。買家通常不愿轉向價格更低的替代品,因為這可能會擾亂他們復雜的生產流程,導致更多有缺陷的產出。但日本的出口管制將許多人推到了懸崖邊緣。
芯片制造商比顯示器制造商使用更多的蝕刻氣體,也開始更換供應商。三星電子已開始在部分生產中使用國產的蝕刻氣體,以確保穩定的產量,盡管一位高管承認,使用日本的蝕刻氣體會更經濟。
韓國半導體工業協會(Kore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高級官員安基賢(Ahn Ki-hyun)表示:“即使日本的限制恢復到2019年7月之前的水平,決定使用其他技術的公司也不會再改變。”
韓國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遏制韓國對日本材料制造商依賴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多公司的關注。“總有一天,我們的材料行業會得到發展,我們會說,‘謝謝你,安倍先生!文在寅的首席政策秘書金相九(Kim Sang-jo)說。
作為這一努力的一部分,政府正在吸引其他國家的材料制造商在韓國設立工廠。首爾幫助美國總部位于美國的杜邦公司為一家新的光刻膠工廠獲得了土地,并提供了稅收優惠。
“日本供應商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家日本電子零部件制造商的銷售代表最近被一位韓國客戶告知。一些公司顯然要求降價以應對最近的事態發展。
日本曾多次聲稱,實施出口限制是因為涉及化工產品轉移的不當事件,導致兩國之間失去了信任,而韓國則堅稱,這是對兩國戰時勞工糾紛的經濟報復。無論如何,兩國的政治爭端似乎給當地的商業活動帶來了持久的轉變。
事實證明,短期的芯片限制打壓,并不會完全毀了一個國家的產業,迎難而上,方能突破自我。日韓的貿易摩擦告訴我們,芯片替代要有信心去打。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