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柔性屏項目擱淺,陜西坤同柔性半導體危機早現!?
作者:未知時間:2020-06-02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北京時間06月0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我們公司沒有黃,還在經營中,只是經營得比較艱難。”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02/57310.html
伴隨OLED的大規模應用,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場投資大潮中。如果一切按計劃推進,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陜西坤同柔性半導體服務制造基地項目(下稱柔性半導體項目)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投產,并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產。
該項目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建設產能規模為30千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產線。但表面的平靜正被打破,近日,有消息稱,項目投資方陜西坤同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坤同半導體)以“遣散員工”的方式變相宣告這筆計劃總投資400億元的項目進入終結。

(坤同半導體辦公所在地西部云谷C3座及其4樓辦公區)
五一前夕,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先后來到坤同半導體的辦公地及柔性半導體項目的建設工地。在辦公所在地,記者看到公司門口張貼著帶有“辦理離職手續”字樣的通告;在建設工地,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的配套生活區已停工逾3個月,規劃中的生產廠房用地還是一片荒蕪。
“我們公司沒有黃,還在經營中,只是經營的比較艱難。”針對記者有關是否是因為資金不足導致項目進展緩慢的提問,坤同半導體董事長李肖燕在電話中表示,這么大(投資規模)的項目大家應該相互理解,“我覺得我們公司是沒有問題的,會持續好好經營下去。”
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介紹說,坤同半導體的大股東坤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坤同科技)未按照陜西坤同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決議履行出資義務,致使陜西坤同陷入運營危機,嚴重阻礙項目正常推進,項目目前處于停滯狀態。
目前,坤同半導體的另一名股東西咸新區灃西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灃西發展)已多次開展催繳,要求坤同科技履行實繳出資義務,全面解決坤同半導體資金周轉困難問題。
項目建設工地已停工
2018年坤同半導體落戶灃西新城,對地方政府而言,無疑是一項可圈可點的招商引資政績,對外宣稱總投資400億元的柔性半導體項目投資也本應對拉動地方經濟及產業結構轉型貢獻力量。有關近日傳聞的消息究竟如何,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五一前夕進行了實地走訪。
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西部云谷聚集了不少創業孵化期的科技企業,C3樓4層是坤同半導體的注冊地址,也是其辦公場所,記者首先來到了這里。
中午時分,坤同半導體辦公區內陸續有員工走出,較為顯眼的是,辦公區的玻璃門上張貼著寫有“辦理離職手續”字樣的通告以及相關聯系電話。記者注意到,根據通告的落款時間來看,該通告在3月27日就已經發出。

(坤同半導體辦公所在地西部云谷C3座及其4樓辦公區)
記者從灃西新城管委會官網查詢了解到,近期出現了有關坤同半導體未按時復工的情況反映。有關部門在回復中表示,坤同半導體受疫情影響目前仍舊無法正常恢復經營,公司現有8名工作人員上班,均為值班人員,主要負責防疫物資采購及處理緊急情況(如個別員工離職流程辦理等事宜)。
坤同半導體與其投資的柔性半導體項目并不相鄰,兩者相距10余公里。隨后,記者來到位于灃西新城大王鎮的聯莊村,這里是柔性半導體項目的建設所在地,記者在這里看到,周邊的部分民房上,仍然留有“柔性半導體征遷區域”的字眼。
從灃西管委會2019年初發布的一則征收土地公告來看,在一項名為“西咸新區2018年度第71、72批次(灃西新城)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建設用地項目中,擬征收大王鎮聯莊村等有關村組集體土地,共計48.9239公頃。
從記者實地走訪情況來看,上述征收的土地周邊聚集了以絲路科創谷為核心的多個項目,柔性半導體項目只是其中之一。
在聯莊村附近,橫亙著一條G211國道,國道的走向在這里由南北向變為東西向,記者從當地居民那里了解到,柔性半導體項目的配套生活區位于G211國道東側,而規劃中的生產廠房位于國道的西北方向。

(不同角度拍攝的柔性半導體項目配套生活區)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配套生活區從春節停工后就一直沒有開工跡象。記者在生活區外圍看見,區內設施已經初具雛形,包括聳立的鋼筋結構建筑與多座藍瓦白墻的活動板房。相比臨近工地的忙碌景象,該生活區現場并無工人施工,只留有一名保安人員。
柔性半導體項目生活區附近的一名人員告訴記者,外地的工人都已回去了,停工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資金問題及受到疫情影響,在他看來,9月份建設工作或許還能再度啟動。不過,兩位當地居民的反饋并不樂觀—項目哈了—這在陜西方言里表示東西壞了或不能用了的意思。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G211國道西北側的項目生產廠房規劃用地,這里依然是一片荒蕪,并未留有一點曾經動工的跡象。“這里也運來過幾臺打樁機,不過后來又都運走了。”當地居民向記者介紹說。

(在當地居民指引下,記者看到,柔性半導體項目生產廠房規劃用地仍是一片荒蕪)
與規劃中的生產廠房用地隔路相望,有一座名為灃西新城110千伏坤同變電站的項目,從工程概況牌來看,該項目擬建設一座總容量約480MVA的110kV變電站。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這座變電站原本就是為柔性半導體項目配套建設的。
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項目的前期籌備中,灃西新城嚴格依據入區協議,從多個職能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專項工作辦公室,協調解決員工宿舍、辦公場地及餐飲配套服務等問題,在項目規劃、土地征遷報批、進口退稅、環境影響、供電、供水、市政道路等項目配套工程及有關手續辦理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務,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截止目前,相關儲備土地征遷及報批已全部完成,隨時可滿足入區項目需求。

(與柔性半導體項目工地的冷清相比,周邊其他項目多已進入正常施工階段)
危機征兆或早已出現
立項之初,柔性半導體項目對外宣稱的總投資是400億元,項目核心是產能規模為30千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產線,基板尺寸為1500mm×1850mm,產品以中小尺寸柔性AMOLED顯示屏模組為主。
作為灃西新城引進的戰略性重點項目,柔性半導體項目落戶以來受到了各界極大關注,也被寄予厚望,但坤同半導體當前遇到的問題及項目建設受阻的情況可能早已有征兆。
天眼查數據顯示,坤同半導體主要股東為坤同科技和灃西發展,分別持股95%和5%。更早之前,坤同半導體的股東實際上有三家,即坤同科技、GSF Global Co.,Ltd(下稱GSF)及灃西發展。
今年1月,坤同半導體發生了多項工商信息變更,較為關鍵的有三項,一是注冊資本金由20億美元增至138.9億美元;二是GSF退出股東行列,坤同科技的持股比例由60%增至95%;三是高管人員變更,原總經理卓建宏退出。
坤同科技的大股東為李肖燕,作為坤同半導體的最大出資認繳方,她同時擔任后者的董事長一職;灃西發展背靠灃西新城管委會;行業媒體的信息顯示,GSF是一家在卓建宏名下的企業。由此來看,在今年1月的工商變更中,GSF與卓建宏的雙雙退出也就好理解了。
談及坤同半導體的上述近況,一位曾經與該公司有過接觸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有些意外。“去年曾了解到,世源科技向坤同公司派駐了數十名人員進行前期工作,因為世源科技是半導體行業內比較知名的設計、咨詢公司,當時大家對坤同公司還是認可的,另外,那個時候坤同公司自己的員工也有百余人,看起來整個公司熙熙攘攘,客觀上會認為整個項目還很順利。”
然而,困境突然降臨背后有何原因?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坤同半導體成立后,灃西發展按照坤同半導體公司章程,及時履行部分出資義務。但坤同科技未按照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決議履行出資義務,致使坤同半導體陷入運營危機,嚴重阻礙項目正常推進,項目目前已處于停滯狀態。
“說白了,(柔性半導體項目的停滯)還是資金問題,特別是投資方坤同科技的資金一直沒能到位。當然,政府相關的出資可能也沒有完全到位,因為面對這么大規模的投資,地方政府肯定也不愿意當’冤大頭’。”上述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說道。
通過這些信息,也證實了此前媒體的猜測,雖然坤同科技占據坤同半導體的大部分認繳出資額,但坤同科技始終未進行出資,項目啟動以來的運營資金多為地方政府相關的出資。此外,今年1月,坤同半導體的注冊資本雖然大幅增加,但實際運營資金并無多大變化。
除了資金,人才與技術也是制約坤同半導體發展的關鍵因素。“2019年10月,坤同半導體總經理等一批核心高層管理者突然相繼離職,對公司正常發展造成巨大沖擊。”對于坤同半導體當前存在的問題,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說道。
記者從業內多個信源確認,包括卓建宏在內的坤同半導體原核心技術團隊來自于上海和輝光電股份(9.830, -0.02, -0.20%)有限公司(下稱和輝光電),和輝光電官網介紹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中小尺寸高解析AMOLED顯示屏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了形成量產規模,正在建設一條6代AMOLED生產線。
上述受訪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相比京東方、維信諾(13.340, 0.24, 1.83%)等企業在柔性屏上的投入及取得的成績,和輝光電與領先企業還是存在差距,“OLED投資規模巨大,以這樣的團隊來落實大規模的投資計劃,能否將項目張羅起來確實要打個問號。”
根據原來的計劃,柔性半導體項目應于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投產,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產。但從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雖然該項目是否會就此終止尚無定論,但毫無疑問已經影響到了原來的進度安排。
趕上OLED投資熱潮
坤同半導體成立于2018年7月,正好趕上當年的OLED投資熱潮。記者梳理發現,在2018年年中至當年底,國內多家面板行業的上市公司密集宣布要投資建設OLED產線。
其中,深天馬A(14.890, 0.73, 5.16%)(000050)公告了武漢第6代LTPS AMOLED生產線二期的擴建項目;京東方A(4.250, 0.32, 8.14%)(000725)在福州投資465億元建設AMOLED生產線;維信諾(002387)在合肥啟動第6代全柔AMOLED生產線建設,總投資440億元。
上述幾個項目產能情況有所不同,維信諾合肥產線設計產能30千片/月,京東方福州項目設計產能48千片/月,深天馬武漢產線一二期合計設計產能37.5千片/月,而坤同半導體的設計產能規模為30千片/月。但從企業的扎堆入局來看,OLED的產能競速早已拉開帷幕。
OLED是近年來新興的顯示技術,在三星、蘋果手機紛紛搭載OLED面板的趨勢推動下,全球各大手機廠商均瞄準了OLED的應用。此前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三星、LG等韓系廠商手中。隨著國內廠商的加入,OLED也在迅速國產化。
從業者之所以對OLED如此看重,是因為除了手機終端的應用以外,它還有望在多個場景實現應用,市場空間廣闊。例如,LG Display就曾表態稱,OLED在飛機、汽車等交通領域的銷量,在全部OLED銷量中的比重可以達到30%,將擴大OLED的產能。
市場調查公司DSCC指出,在2018年到2023年期間,中國面板制造商將斥資297億美元的資金,提升OLED面板產能,LCD面板投資則自2022年起開始轉向保守。另外,從2018年至2022年,OLED面板出貨量將成長近一倍,達到8.18億片的規模。
一位受訪的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國產替代進程的加快,三星OLED的市場份額已經有所下降,同時,從OLED的市場需求來看,每年基本上都能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
近期,上市公司2019年報多數已披露完畢,相關公司也透露出OLED產線的最新進展。記者梳理發現,維信諾昆山第5.5代AMOLED已向國內外多家知名品牌客戶供貨;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產能和良率進展良好,產品已進入多家一線品牌客戶供應鏈;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建設持續推進,已于2019年10月中旬產線主體結構封頂。
京東方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實現量產,重慶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完成樁基。深天馬旗下的天馬有機發光第5.5代AMOLED產線和武漢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產線一期項目產能和良率持續提升,武漢天馬二期項目處于設備陸續搬入及安裝調試階段。TCL科技(5.720, 0.32, 5.93%)的t4 G6柔性OLED產線于去年12月實現一期量產,今年將完成二期、三期建設。
地方與企業的角力
行業前景光明,企業扎堆入局,坤同半導體遇到的困惑顯示出資金對于OLED的巨大需求,但如何做好OLED巨大投資規模與資金需求之間的匹配始終是個問題。上述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業內實際上已經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建設模式,即面板企業與地方政府合資合作。
李肖燕向記者表示,籌劃柔性半導體項目的原因是因為看到了這個產業雖然有很多產線和產能,但是并沒有產量。“我們公司今天遇到的問題是任何一個創業公司都會遇到的,況且像這樣的(投資規模巨大的項目)更是如此了。”
記者梳理發現,從上市公司的已有投資案例來看,OLED項目一般都是由企業與地方政府成立合資項目公司,項目公司注冊資本覆蓋總投資的一部分,差額通過債權融資等其他外部融資方式解決。“為表達合作誠意與支持,灃西發展在坤同半導體成立時認繳了6.945億元人民幣的出資額,占股5%。”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特別提到了這一點。
“OLED項目資金需求量太大,政府招商的時候也會比較謹慎,擔心盲目投資,產線太多反而像LCD一樣出現產能過剩;當然,顯示面板的投資也需要由技術積淀,人、錢、技術缺一不可。”談及坤同半導體的現狀,一家國內OLED廠商的人士向記者說道。
當然,引進坤同半導體及其OLED項目,無疑也承載著地方政府對于產業轉型升級的渴望。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按照原計劃,柔性半導體項目建成后年產值不低于人民幣260億元,可帶動柔性半導體產業鏈產值超180 億元,直接吸收就業人員超5000 人,對帶動新城創新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陜西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何曉寧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指出,陜西本土雖然已經形成LCD、LCD配套及LED等不同層次的半導體顯示產業體系,且行業年產值超過100億元,但由于沒有形成本地化的配套產業鏈,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壯大。
記者了解到,咸陽彩虹光電是陜西本土的LCD產業龍頭,引入坤同半導體的柔性OLED項目時,地方是希望借此將半導體顯示產業擴展為兼具硬屏及軟屏的“一軟一硬”格局。
何曉寧告訴記者,目前,陜西省、市、區三級政府均對半導體顯示產業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省級層面提出了“芯網端屏”的發展思路,他希望,未來政府部門能夠進一步加大對以半導體、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的支持。
針對坤同半導體當前出現的問題,灃西新城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灃西發展在發現坤同半導體存在資金缺口問題時,多次開展催繳,通過函告、會議、約談等要求坤同科技履行實繳出資義務,全面解決陜西坤同資金周轉困難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灃西發展將繼續督促坤同科技履行實繳出資義務,解決坤同半導體面臨的困境,促進項目早日正常推進。“當然,如因坤同科技未履行實繳出資問題,導致項目長時間停滯,灃西發展將依據坤同半導體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維護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