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2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重磅!12億美元買光刻機,2500億中國芯片巨頭火了。中芯國際苦盡甘來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304/59447.html

3月3日晚間,中芯國際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公司已與阿斯麥簽下大單,訂購12億美元光刻機!

受利好消息刺激,3月4日中芯國際A股和港股雙雙高開,此后漲幅逐漸縮小,截至午間休盤,中芯國際A股漲2.52%,每股報60.15元,總市值1165億元,中芯國際港股漲0.54%,每股報27.95港元,總市值1665億港元,兩市合計總市值2554億元人民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下游需求暴增,中芯國際也加快了產能擴張步伐,特別是2020年度中芯國際的資本支出也相應“爆表”。據中芯國際披露,2021年度的資本支出預計約43億美元。

期限延長至今年底

過去一年12億美元買光刻機

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于2021年2月1日,本公司與阿斯麥上海簽訂了經修訂和重述的阿斯麥批量采購協議,據此,阿斯麥批量采購協議的期限從原來的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延長至從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除了期限的延長之外,中芯國際在公告中披露了此前的購買協議。中芯國際根據批量采購協議,已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的12個月期間,就購買用于生產晶圓的阿斯麥產品與阿斯麥集團簽訂購買單,總代價約為12億美元。

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光刻機”,但“生產晶圓的阿斯麥產品”,很明顯就是光刻機。

阿斯麥與中芯國際的供應業務合作由來已久,去年中芯國際向阿斯麥的采購金額也有所提升。

據中芯國際2020年1月24日公告,阿斯麥購買單乃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之間就阿斯麥向中芯國際供應用于生產晶圓的機器而作出。根據阿斯麥購買單購買的阿斯麥產品定價乃按公平基準厘定,阿斯麥購買單的總代價約為5.4億美元。

中芯國際在公告中披露,ASML Holding N.V.是在荷蘭注冊成立的公司,并在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上市。ASML Holding N.V.為半導體業的全球領先供貨商之一,向全球芯片制造商提供硬件、軟件及服務。阿斯麥上海是ASML Holding N.V.的附屬公司。

“批量采購協議及阿斯麥購買單乃于本公司正常業務過程中就購置用于生產晶圓的相關機器作出。由于阿斯麥批量采購協議的期限已到期,本公司簽訂經修訂和重述的阿斯麥批量采購協議。董事認為,批量采購協議及阿斯麥購買單各自的條款公平合理,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整體的利益。”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


刻蝕設備市場呈現壟斷格局

據中芯國際過往公告,中芯國際除了與阿斯麥簽訂相關協議之外,還與應用材料、泛林半導體、東京電子有相關業務合作。

中微公司(688012.SH)曾在其公告中分析稱:“阿斯麥在光刻機設備方面形成寡頭壟斷;應用材料、東京電子和泛林半導體是提供等離子體刻蝕和薄膜沉積等工藝設備的三強。”


圖片來源:中芯國際招股說明書截圖

“當技術節點向5納米甚至更小的方向升級時,普通光刻機受其波長的限制,其精度已無法滿足工藝要求。因此,集成電路的制造需要采用昂貴的極紫外光刻機,或采用多重模板工藝,重復多次薄膜沉積和刻蝕工序以實現更小的線寬,使得薄膜沉積和刻蝕次數顯著增加,意味著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需要投入更多且更先進的光刻機、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等,造成巨額的設備投入。”中芯國際在其招股書中表示。



圖片來源:中微公司公告截圖

中微公司在其公告中分析稱:“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目前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行業呈現高度壟斷的競爭格局。根據VLSI Research統計,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系統及服務銷售額為772億美元,其中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廠商,由于起步較早,憑借資金、技術、客戶資源、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占據了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64.77%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wind 制圖/趙李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芯國際的產能擴張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在今年2月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博士表示:“目前全球晶圓代工的產能依然緊張,一方面是需求在增長,另一方面是產能的擴充速度跟不上。去年全年,中芯國際在28納米及以上節點在天津產區增加了約3萬片8寸,在北京廠區增加了約2萬片12寸,依然未能滿足客戶的增長需求。”

據中芯國際2020年三季報,中芯國際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資本支出“爆表”。2020年第三季度中芯國際資本支出約155億元,同比增長1101.7%。從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支付的現金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芯國際累計支出了224.85億元。

據此前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芯國際預計2021年的資本支出為43億美元,中芯國際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中芯國際財務的算法就是,交付了之后,就算是資本支出了。但是這個設備、備件和材料搬到廠里,有很多的設備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產能,才能下線,它還要驗證,這個周期是有需要時間的。所以資本支出和產能的形成,中間是有時間差的。每個公司都不一樣,我們現在面對的國際環境還需要準證,可能時間就更長一點。”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