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1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面板價格持續上漲 液晶電視價格“水漲船高”。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310/59496.html
面板價格漲勢或延續至第二季度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近一年來的面板行業,“漲價”或許最恰當。
自去年初的一場疫情以來,彩電行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占據彩電成本80%的液晶面板,自去年6月就開啟了價格上漲之路。根據Omdia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末,55英寸4K LCD電視面板的價格短短一年內上漲了70%達到170美元,65英寸面板的價格連續兩個月維持在200美元以上,43英寸1080P LCD面板的價格首次超過100美元,32英寸也以61美元創下了近幾年的新高。
對于電視來說,最大的成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零件就是面板,再加上市場對于大面板尺寸產生了更加迫切的需求,65英寸以上產品占比25.0%,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5%。2020年全年平均尺寸52.4英寸,增長了1.5英寸。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小尺寸需求增加,其中32英寸和43英寸表現搶眼;下半年面板供給緊張,55英寸出現缺貨,企業增加60英寸產品進行50-60英寸產品段競爭,市場迎來爆發。
從另一方面看,持續上漲的液晶面板價格對于頭部品牌來說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頭部電視品牌更有能力解決面板采購的問題,從而拉大電視品牌之間的差距。根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0年,三星、LG、TCL、海信實力斬獲了全球電視品牌的TOP4,并且這四家成功搶占了全球彩電51.3%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比超過了一半。
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游企業必須會受到波動影響,如康寧、NEG、AGC這三大玻璃基板廠商接連不斷遇到故障、停電、爆炸等事故,給原本供需紊亂的液晶面板行業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由于芯片,玻璃,偏光片的缺貨以及去年下半年全球的需求旺盛,面板走出了一波單邊上漲的行情”。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分析認為,隨著一季度需求回歸,本應緩和的面板漲價又因為玻璃廠事故,日本地震等事故再一次加劇供需失衡。由此,董敏判斷,面板價格或將繼續維持上漲,在今年第二季度逐漸企穩。
有望在下半年好轉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是屏幕面板價格上漲,會不會導致智能電視跟著漲價。在小米、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入場之后,國內的智能電視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這也促使國內廠商下調智能電視價格,打起價格戰。不過,由于面板、芯片、PCB等電子零部件供需關系緊張,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市售電視價格就已進入漲價周期。
自2020年6月開始,TV面板供需關系就出現緊張,面板價格進入一輪上升周期,9月面板價格壓力傳導至零售,彩電均價也進入上升周期。自2020年8月彩電品牌陸續宣布漲價之后,各品牌不同尺寸的電視終端價格不斷上漲,漲幅普遍在300-500元不等,甚至有的漲幅上千元。如TCL電視重慶某店促銷人員稱,TCL電視在去年9月份就漲過一次價,幅度在200-2000元不等,去年12月8日,門店再次接到品牌公司的漲價通知,所有尺寸電視都全面上調價格。今年春節期間,不少消費者紛紛反映,與往年家電產品紛紛打折促銷不同,今年不少家電售價反而呈走高之勢。
“電視整機價格的上漲一定會抑制終端的需求,但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疫情控制后經濟活動的恢復,體育營銷,以及全球政府的補貼相關等等”,董敏認為,去年第四季度,整機品牌的利潤應該集體到達拐點,2020全年中國整機品牌硬件業務都處于虧損。2021年第一季度,整機品牌的利潤應該繼續處于大幅下滑中。到“下半年開始會有好轉,因為需求上來了,迎來旺季,成本相對穩定或下調。”
“成本上漲”和“缺貨”成為當前面板產業的關鍵詞,這無疑給整機廠商帶來巨大的壓力。接下來,整機廠商需要重新思考2021年的價格定位和產品策略,而這也將成為2021年全球電視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