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4月2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廢棄LCD屏幕再利用!電鍍產業可省水減污還有產值。廢棄的液晶屏幕玻璃再利用,不僅具省水減污功能,還可創造產值!環保署與工研院共同開發LCD玻璃高值再利用技術,可轉化為能吸附重金屬的孔洞材料,用于電鍍產業制程水的循環每年可省下30萬公噸水,減少3分之1重金屬污泥的產生,還可開拓1.2億元以上的循環經濟價值。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427/59781.html

根據環保署統計,臺灣每年約產生8000公噸的廢棄LCD,現行廢棄LCD經拆解及分類后,LCD的玻璃采物理處理或掩埋。而高值化循環再利用技術,則可將LCD玻璃中的液晶取出,純化至符合產品規格后,回到制造程序再制成LCD產品,此液晶回收技術已成功技轉至群創光電使用。


 

環保署指出,剩余的玻璃由于其硬度、熔點比普通玻璃高出許多,所以無法和普通玻璃一起回收重復使用,現在利用開發的技術,將LCD玻璃改質、熱處理,在LCD玻璃上制造出無數個奈米大小且具有吸附重金屬能力的孔洞,使LCD玻璃轉變為能吸附重金屬的「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并應用于電鍍制程水的處理。

環保署說明,電鍍制程水中的金屬停留在吸附材料的孔洞內,流出潔凈水并回到電鍍制程中重復使用;若當吸附材料飽和時,還能將金屬脫附出來回收使用,或是將已吸附金屬的孔洞材料再轉做其他的應用。

環保署說,相關應用已分別于彰濱工業區的電鍍廠及彰濱工業區服務中心鹿港區金屬表面處理專區廢水前處理廠,完成長達1年以上的測試驗證,所設置的制程水的吸附系統每日可處理50公噸電鍍制程水,處理過后之電鍍制程水能夠循環回到原電鍍制程中使用,且處理過程不需像化學沉淀法需額外添加藥劑,產生重金屬污泥。

環保署估計,整體約可減少3分之1的處理成本,甚至還可開拓1.2億元以上的循環經濟價值可謂「一魚多吃」的多贏技術,呼吁電鍍產業皆可導入應用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吸附重金屬技術,達成循環經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