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2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8月26日晚間,華映科技(000536.SZ)披露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89.64%。“公司現有產能3萬片/月的面板產品生產線已實現滿產滿銷,面板產品供不應求,產品訂單已排到了明年初。” 華映科技董事長林俊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據其預計,公司2021年全年營收將突破30億元。
 
財聯社記者獲悉,面板缺貨自前年下半年已有跡象,去年受疫情影響,在家辦公催生電子設備需求量激增,供應端方面,LG、三星等產能退出及短期內新增產能尚未釋放。供求因素交織之下,面板行業缺貨或持續至明年。也有報告指出,在預期未來市場需求低迷情況下,品牌廠采購壓力劇增,持續要求減少訂單需求。
 
預計營收突破30億
 
據華映科技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營業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91.9%;實現凈利潤為虧損7407萬元,上年同期凈虧損7.15億元,虧損大幅縮窄。
 
針對公司滿產滿銷的情況下,凈利潤為負,林俊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華映科技旗下華佳彩實際上已產生盈利,但由于每年存在將近7億元的折舊,所以造成報表上的困難,而另一方面,華映科技仍有類似科立視遺留的非盈利單元。
 
而對于上述問題,林俊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如盡快剝離不良資產,再通過定增來增加規模效應、攤薄折舊成本,以及探索以股權投資、兼并收購等方式打造產業生態鏈。公司早期公告顯示,華映科技計劃募資28億元用于IGZOTFT-LCD生產線擴產及OLED實驗線量產項目等。
 
如果上述定增落地,擴產后華佳彩第6代TFT-LCD生產線產能將從3萬片大板/月提升至4萬片大板/月,并將OLED實驗線改造為生產線,形成3.5代線3千片大板/月的OLED面板產能。
 
而根據公司產能最新情況,林俊透露,通過投入近6000萬元技改,華佳彩在7月份進行全產能測試,目前面板產品生產線實際產能已從3萬片/月提升至3.3萬片,并表示,根據目前的態勢,公司2021年全年營收將突破30億元。
 
華映科技主要從事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玻璃蓋板及模組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并確立了“大面板,小模組”的戰略。此前,受原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申請破產等事件影響,公司生產經營管理一度陷入停滯,導致公司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大額虧損。
 
面板行業缺貨或持續至明年
 
面板行業高景氣度的大行情之下,受益的不止華映科技一家,京東方A(5.700, 0.12, 2.15%)(000725.SZ)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1001%-1018%、深天馬A(000050.SZ)上半年凈利11.96億元,同比增61%;但也有維信諾(9.090, -0.01, -0.11%)(002387.SZ)上半年凈虧損7.4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而訂單飽滿是較為統一的原因。
 
根據第三方咨詢機構數據,自2020年6月以來, 面板價格持續上行,此輪面板漲價持續時間已經超過一年。京東方A近期披露的調研報告則指出,目前占公司收入比重更高的IT類產品供需依舊非常緊張,行業呈現向上的趨勢,漲價趨勢有望維持到年底甚至到2022 年一季度。
 
深天馬A(14.060, 0.03, 0.21%)則指出,目前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中小尺寸顯示領域產品也有漲價, 但在不同細分領域、不同技術產品中價格波動幅度不同。林俊則根據自身公司表示,以8月份的數據來看,整體同比上漲35%-40%,較年初平均上漲10%,而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亦得到有效傳導。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面板行業庫存低于歷史平均水平,整體庫存壓力不大,今年下半年顯示器面板價格可能會保持穩定或者小幅下降,跌幅不會太大,預計到12月份,部分小尺寸面板價格可能回調一成左右。
 
奧維睿沃分析則指出,終端市場持續回落導致品牌廠庫存壓力增大,疊加海上運輸不暢影響,進一步拉高品牌廠庫存水位,在預期未來市場需求低迷情況下,品牌廠采購壓力劇增,持續要求減少訂單需求。
 
與此同時,多面板公司認為,與以往周期性短期內大規模的產能集中釋放不同, 最近1-2年行業內供給增長基本是通過原有產線的擴產來實現 ,LCD 行業將由投資驅動的高速發展逐步進入成熟期,由供給周期主導的大幅周期性轉為由需求淡旺季影響的窄幅波動。
 
而在該輪面板行業的景氣度之下,華映科技如何抓住機會發展,以及在京東方A、深天馬A等巨頭中搶占一席之地,將是留給華映科技董事長林俊的一大挑戰。集微咨詢分析師李雷廣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面板廠大者恒大,會朝著越來越集中的趨勢發展,小規模的企業,必須不能在正面與大廠競爭,要找些差異化市場。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