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3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設,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東南沿海地區以及成渝鄂地區的產業分布格局。
 
其中,以深圳、廣州、廈門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地區具有貼近下游用戶的優勢,面板企業紛紛落地建設模組產線,推動我國智能終端產業發展。
 
目前,東南沿海地區擁有已建或在建的G10.5代及以上TFT-LCD產線3條,G8.5/8.6TFT-LCD產線6條,是國內面板產能的集中地。
 
廣州——四種顯示技術類型產線
 
廣州作為國內顯示企業聚集地之一,吸引了包含LGD、維信諾、超視堺等企業的入駐。
 
2016年12月,南粵基金投資服務廣州改革開放以來單筆投資規模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總投資610億元的超視堺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落戶廣州增城。
 
當月,富士康與夏普的合資公司SDP(堺顯示器株式會社)與廣州市政府共同簽屬《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協議建設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打造顯示器、智能TV、電子白板生產工廠,并從事高端顯示技術產品研發。
 
相關項目在2017年3月奠基,2018年6月主體廠房封頂,設計產能為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為3370mm x 2940mm),鎖定主要生產65英寸和75英寸以上產品。
 
此后超視堺項目風波不斷,廣州推進新型顯示的步伐并未因此放緩,在持續發力新型顯示產業的過程中,廣州與華星光電的合作也不斷加深。
 
今年4月,由TCL聚華新型顯示研究院牽頭申報的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在廣州落戶。這是我國在新型顯示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也是廣東省首批獲批建設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之一。
 
同樣在4月,TCL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簡稱“TCL華星”)擬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簽署《廣州華星第8.5代可卷繞印刷OLED/QLED顯示面板生產線、廣州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合作協議》。擬共同建設一條月加工2250mm×2600mm玻璃基板約18萬片的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簡稱“t9項目”)。
 
此外,擬論證建設一條月加工2200mm×2500mm 玻璃基板能力約6萬片的廣州華星第8.5代柔性可卷繞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簡稱“t8 項目”),主要生產和銷售32英寸- 95英寸4K/8K超高清大尺寸印刷式可卷繞 OLED TV、IT及高附加值商用顯示產品。
 
除此之外,廣州還坐擁維信諾、LGD、康寧等多個新型顯示項目。
 
2019年9月6日,廣州市增城區下屬國有企業與維信諾共同出資成立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廣州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
 
2019年8月29日,LGD廣州工廠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正式投產,整個項目投資高達290億元,主要生產超高清電視使用的大尺寸OLED面板,與此同時,這也是LGD在韓國之外開設的唯一一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
 
隨著多家龍頭企業生產線建成投產,廣州市新型產業產值加速提升至千億級,近年來廣州初步形成覆蓋攝錄編播的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超視堺10.5代TFT-LCD顯示器生產線項目、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LGDisplay廣州OLED8.5代線、華星光電廣州8.5代印刷OLED產線以及康寧顯示科技(廣州)有限公司G10.5液晶顯示玻璃生產線項目、LG化學偏光片項目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陸續建設和投產,讓廣州成為擁有四種顯示技術類型產線的城市。
 
廈門——中小尺寸LTPS TFT-LCD面板與AMOLED面板
 
當前,廈門正在通過積極打造“芯-屏-端-軟-智-網”為一體的產業生態圈,持續推進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集成電路、軟件信息等產業融合發展。
 
2020年廈門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克服疫情因素影響,保持平穩發展,2020年,廈門光電顯示產業實現產值1500.7億元,同比增長4.6%。2021年1-4月,全市光電顯示產業實現產值512.65億元,同比增長15.0%。
 
經過多年發展,廈門已形成覆蓋LED、玻璃基板、面板、模組、液晶顯示器、整機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布局。目前,光電顯示產業已成為廈門工業領域規模最大的產業,規上企業高達162家,規模及增速居于全市12條千億產業鏈前列。
 
在面板產線方面,廈門主要集中發展中小尺寸LTPS TFT-LCD面板和AMOLED面板。目前,廈門匯集了天馬多條產線。廈門的面板產線又主要集中于火炬高新區。
 
廈門火炬高新區光電顯示產業集群在2007年就被列入全國5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目前,該區已形成“6+N”產業群,重點布局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電力電器、軟件與信息服務、微電子與集成電路、LED六大產業集群,其中,平板顯示產業是高新區第一大產業,也是廈門首條千億產業鏈。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由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廈門有限公司和廈門市金財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投建,于2011年3月3日注冊成立于中國廈門市翔安區,注冊資本88億元。
 
該公司擁有國內第一條低溫多晶硅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LTPSTFT-LCD液晶顯示器)生產線(G5.5)及彩色濾光膜(CF)生產線,目標市場定位于中小尺寸顯示市場,產品主要應用于中高端移動終端消費類顯示屏及模塊;G6低溫多晶硅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LTPS TFT-LCD液晶顯示器)生產線及彩色濾光膜(CF)生產線在中國大陸率先量產并實現滿產滿銷。2020年5月,廈門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也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全面開工。
 
今年5月7日,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舉行建區30周年項目集中開工、竣工與投產活動。其中包括電氣硝子四期(電氣硝子四期總投資6.5億元,計劃投資建設液晶玻璃基板加工廠)項目。
 
廈門電氣硝子項目主要生產8.5代及以上的液晶玻璃基板和下一代顯示器用玻璃基板,最開始項目投資總額約66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二期項目總投資45億元,已建成投產。三期項目計劃于2021年6月投產,達產后年產值達7億元。而此次的四期是后來的擴建計劃。
 
此外,廈門火炬高新區還擁有以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TFT-LCD模組廠商。友達光電在2005年決定在廈設立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廈門友達2006年2月開始動工,到2007年實現投產。友達廈門首廠投產后,又陸續在翔安興建了兩座工廠,目前在廈有S11、S13、S17三大制造廠。
 
深圳——“產業航母”華星光電
 
 
深圳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條-產業集聚-產業基地”的集群發展模式。光明區則是深圳新型顯示重要發展園區,TCL華星光電作為其“產業航母”,拉動上下游配套產業鏈發展。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政府和TCL集團合資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TCL華星光電在深圳光明區共規劃4條產線,投資總額超1500億元。包括2條G8.5液晶面板生產線t1、t2項目,分別投資245億元、244億元;1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6項目投資465億元,另一條 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7項目投資426.8億元。
 
旭硝子顯示玻璃(深圳)有限公司作為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配套企業,二者聯合投資建設的旭硝子第11代TFT-LCD用玻璃基板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48.7億元,依托華星光電G11項目廠房,主要建設第11代TFT-LCD用玻璃基板生產線并生產第11代TFT-LCD用玻璃基板。
 
除華星光電以外,天馬微在深圳也建有產業基地。其深圳產業基地總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擁有單色液晶顯示屏生產線及高端車載產品生產線,產品主要應用于車載、醫療、工控類顯示屏及模塊。
 
此外,上游原材料生產環節的三利譜科技、盛波光電、日東光學、旭硝子,中游液晶面板及模組生產企業項目萊寶高科及華映顯示等以及深圳地區大量下游品牌制造商聚集于此,深圳新型顯示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
 
在深圳各區的”十四五”規劃中,也對各地區新型顯示作了詳盡規劃。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