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0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戰爭添亂,面板供過于求暫不變。俄烏戰爭迄今尚未明確停火,世界各國紛紛祭出制裁措施、且制裁趨于多元,預料將使銷往俄羅斯的商品壓力增強,短期內相關賣家、廠商減少采購量成為必然,供應鏈再添變量,面板供過于求趨勢暫時不變。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2/0301/61102.html

雖然三星今年有很高的機率關掉所有LCD液晶面板產能,估計將占全球LCD供給量約個位數比重,但三星同時在加強其OLED面板的生產質量,若OLED未來在IT應用市場滲透率加速擴大,對LCD來說也是壓力。
 

同時三星亦積極推展其QD-OLED技術朝大尺寸IT應用擴張滲透率,據悉近來QD-OLED良率爬坡符合進度,公司也已向上游材料采購宣告將增加QD-OLED相關材料采購數量。

面板大廠友達、群創去年受惠于宅經濟效應,每股盈余分別來到6.44元、5.53元,雙雙創下近14年來新高。但其中第四季每股盈余分別降至1.12元、0.56元,與高峰時點相較都已縮水。由于首季面板量價齊降,推估盈余壓力持續增強。

根據研究機構WitsView調查,今年2月份只有32吋入門級TV電視面板報價持平,包括43吋、55吋級更大尺寸電視面板報價持續下跌,只是跌幅紛紛收斂至3%以內,大致符合預期。

信息產品IT應用面板今年2月份報價則如預期擴大跌幅,其中27吋Monitor面板報價跌幅超過3%,21.5吋面板報價跌幅甚至接近6%,14吋、17吋級筆記本電腦NB面板報價跌幅3%-5%不等,11.6吋NB面板跌幅近8%。

主要原因除了電視面板歷經兩季暴跌、供應鏈庫存水位已降,使得電視面板價格壓力減緩。但因IT面板相對利潤空間仍大,許多面板大廠將更多產能轉移到IT面板生產、造成IT面板供給量增加。

加上全球先進國家陸續解封、宅經濟效應退燒,IT產品消費需求從家用/個人端轉換到商用/企業端,在各項因素交錯下,大宗規格IT信息應用面板報價跌勢啟動較晚、但近來跌價壓力快速增強。

盡管俄羅斯占全球面板市場比重僅約3%,但因俄烏戰爭尚未明確停火,世界各國紛紛祭出制裁措施、且制裁趨于多元,預料將使銷往俄羅斯的商品壓力增強,短期內相關賣家/廠商減少采購量成為必然,這為已經陷入修正的面板供應鏈再添變量,面板供過于求趨勢暫時不變。

供應鏈庫存過剩,電視液晶面板價格續跌、逾 2 年低

電視(TV)銷售低迷,但面板廠為了確保市占率、供應持續高于需求,導致供應鏈庫存過剩,拖累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續跌、指針性產品價格創逾 2 年來新低。

電視銷售低迷,但面板廠商為了確保市占率、供應持續高于需求,導致供應鏈庫存過剩,拖累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指針性產品2月份批發價創逾2年來(2020年1月以來)新低水平。

中國、南韓、臺灣面板廠和電視廠商之間所敲定的2月份價格中,指針性產品55吋Open cell(指未附上背光的半成品)每片批發價較前一個月份(1月份)下跌3%(下滑3美元)至109美元左右,創2020年1月以來新低;32吋產品價格則持平于前一個月份、為39美元左右。

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自2020年6月起開始呈現揚升,且在1年時間內飆漲1倍,不過之后因經濟重啟,消費轉向觀光、休閑等娛樂領域,導致電視銷售低迷,面板行情自2021年夏天起呈現急跌。面板業界關系人士表示,「面板下跌速度較預期來得更快」。

根據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調查,3月底全球面板庫存指數(面板生產面積除以出貨面積)為107,高于被視為平均庫存水平的100,相當于供應鏈庫存較正常水平多出3周分。DSCC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表示,「隨著庫存增加,導致價格下跌」。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2月22日公布統計數據指出,2022年1月份日本國內薄型電視出貨量(含4K電視、OLED電視)較去年同月減少4.7%至39.5萬臺,連續第7個月陷入萎縮。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