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0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行家說Display 導讀: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2/0809/61670.html
Mini LED已誕生四五年,在終端品牌以及供應鏈的雙向推動下,Mini LED背光發展加速,在2021年年整體出貨量約有1000萬臺。
在7月28日『2022行家說Mini LED背光量產與應用趨勢大會』中的『大咖面對面』環節,瑞豐光電董事長&總經理龔偉斌、康佳技術研發中心總經理林偉瀚、 TCL實業泛智屏X產品線總經理畢軍輝、易美CTO劉國旭(Jay Liu)等企業行家在現場圍繞著Mini LED的發力場景、成本考量,以及與 OLED 的對比等內容進行討論。
Mini LED在消費市場中表現如何?
- TV市場:未來能達到較高的市占率
3位行家均看好Mini LED在TV市場的應用。
TCL實業泛智屏X產品線總經理畢軍輝表示,在今年TCL的Mini LED TV產品出貨數據實現了大幅增長。從終端市場來看,消費者需求尺寸更大的產品,以及更佳的畫質,而Mini LED產品,更適用于大尺寸電視,以及Mini LED背光在亮度、對比度、色域具有優勢,能給產品帶來更佳的畫質體驗。
同時TCL也通過畫質算法,包括對Mini LED在消費市場中表現如何?LED背光顯示效果與分區數的關系的研究、基于3D LUT的畫質自調系統、一體Demura調試系統等,在保證畫質的基礎上可降低成本。
康佳技術研發中心總經理林偉瀚也認為,消費者需要是更佳的顯示效果及音質效果,以及大尺寸。而所謂的大尺寸,從當前認知來看應當是75寸及以上,康佳已布局了75、80、86、98英寸的 Mini LED電視,并且在未來將持續關注Mini LED電視。
瑞豐光電董事長&總經理龔偉斌表示,當前瑞豐已具備大批量交付能力,從Mini LED的特性來看,未來將在電視領域達到較高的市占率,大膽預測未來電視滲透率會達到20-40%。而Mini LED的趨勢一旦確立,那么未來的出貨將是足夠樂觀的。
- 中小尺寸:趨勢一定,仍需要成本突破
TCL實業畢軍輝表示,在中小尺寸領域,一是需要的Mini LED能解決當前的問題,中小尺寸產品多事移動產品,對形態要求較高,對厚度有一點的需求;其次是競爭對手的變化,如OLED產品,OLED在今年來產品特性及成本也在加速改善,Mini LED的導入仍需要時間,不過整體來看依然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康佳林偉瀚認為,中尺寸產品的市場很大,以當前的OLED產能來看,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那么必然有一部分市場會被LCD侵蝕。而同時,在當前可選的技術中,Mini LED也是LCD最匹配的技術,成本會影響Mini LED進度的快慢,但是Mini LED的發展趨勢是一定的。
瑞豐光電龔偉斌表示,影響中尺寸體量的因素是成本,達不到市場的甜蜜點,則很難實現突破。技術上則是良率問題,在中尺寸,多是要求0 OD,難度較高。
但是在另一些剛需市場,如無人機、車載市場,以及電競市場,Mini LED技術適配性更高,相較于OLED能快速導入。總得來說,Mini LED取代傳統背光需要時間,取代OLED還需要更輕薄的技術。
- 其他市場:無窮大的想象空間
除了以上領域,康佳林偉瀚還提到,在2022年,VR可謂是Mini LED 背光的一匹黑馬。此前在VR領域多是使用Fast-LCD,VR應用和背光+LCD有著較高的匹配度,在元宇宙的推動下,Mini LED有望加速入場。
TCL實業畢軍輝認為顯示技術是AR VR要突破的技術之一,不過這種移動式的生態,需要整個產業趨于成熟,一旦起量,那么將會帶動整個產業鏈成本急速下降,從市場來看,仍需要出貨量來稀釋前期的投入。
瑞豐光電龔偉斌認為,在當前的消費背景下,Mini LED更重要的是,能為顯示帶來無窮大的想象空間。Mini LED可在在手機、汽車等應用中納入炫酷的功能,如此前Nothing Phone就在后蓋上首次采用了Mini LED技術,在元宇宙的推動下,Mini LED技術或將有廣大的應用空間。
技術路線如何選擇?
- 分區數
TCL實業畢軍輝以75英寸產品為例,認為從數百分區到2000分區,Mini LED的所帶來的畫質可以媲美OLED產品的效果。在分區做大的同時,還同步需要算法的能力,將分區數對出來的成本和性能轉化為消費者看到的效果。
康佳林偉瀚也認同500分區即能達到足夠的效果。TV作為距離較遠的顯示器,分區數并不是越多越合適,人眼對于大尺寸、分區控制的識別有個極限點,還需在成本與畫質效果間達到平衡。
除了分區數,康佳林偉瀚認為,在與OLED 的PK中,液晶表面處理也很關鍵。
- POB VS COB
在封裝路線的選擇上,POB與COB的方案之爭再次引起了業界關注。
TCL實業畢軍輝認為,POB、COB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絕對的好壞,因為每一種技術路線它都要有自己的成本盈利,這個甜蜜點是根據現在當前的技術所處在的系統產業鏈上的各個的完備度關聯。
瑞豐光電龔偉斌認為,不同的場景中,技術路線有不同的選擇。在電視產品中,OD多超過10,POB具備成本優勢,而在NB等市場中,則是COB具有優勢。
易美CTO劉國旭認為目前仍是POB方案為主,并認為在2-3年內依然是POB技術為主,而在這段發展期內,Mini LED的滲透率將會變高,為COB未來的發展打下市場基礎。
總結
結合各大行家的言論,整體來有以下幾點:
1、在當前的應用市場中,TV場景是最有希望的場景,主要是源于大尺寸方面的優勢,當前500+分區即可滿足消費者需求,更多的畫質優化可通過算法等手段實現。
2、POB、COB在當前沒有絕對的優劣,應用場景及產線都影響著路線的選擇,市場滲透率將對未來的技術選擇有很大的影響。
3、目前成本仍是影響Mini LED的一大要素,當前芯片的價格正在持續下降,成本會影響Mini LED的進度,但是趨勢是一定的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