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0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今年以來,中國移動對NFC手機給予30元補貼,4G手機默認采用NFC-SIM卡,各運營商紛紛支持NFC-SIM卡,中國銀聯推NFC全手機以及央行叫停二維碼等一系列舉措,都為NFC的發展帶來利好。從數量上來看,三大電信運營商今年的NFC-SIM卡采購量將超過1.5億張,較以往的采購量呈現明顯增長。各大手機廠商也意識到NFC的重要性,紛紛推出嵌入NFC芯片的智能手機。根據ABIResearch的研究報告,2014年將會有5億智能手機內嵌NFC芯片。至2018年更將達到十億的年出貨量規模。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material/news/dynamic/2014/1103/32691.html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則認為2015年會有超過50%智能手機內嵌NFC芯片。例如蘋果已發布的新款iphone6及iPhone5s。另外,根據ABI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eSE、SWP-SIM、Connectivity Combo等3大安全芯片中,意法半導體占有率高達40%。中國銀聯推動NFC全手機、NFC-SD卡、NFC-SIM卡等多種形式的NFC,尤其是在今年5月的全手機產業峰會上,旨在借NFC全手機開拓更好的路子。顯然,盡管移動支付的標準達成了統一,但始終金融機構與運營商都希望通過各自的方式掌握更多NFC資源,使得在競爭中更有利。這也從客觀上,為NFC的普及擴大了范圍。

  目前,中國銀聯與手機廠商合作的全手機,主要是華為、中興、三星、HTC等品牌,中興努比亞手機已推出NFC手機。不過,NFC全手機這種方式,在遇到用戶更換手機時意味著用戶同時失去NFC的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戶的換機行為,或者讓用戶不得不在換機時舍棄NFC。

  此前,浦發銀行與HTC合作發行過一款HTC NFC全手機,似乎市場反饋并不好。中國銀聯力推全手機,盡管得到一些手機大廠的支持,但全手機看起來只能滿足部分人士的需求。因為不會所有手機廠商都做NFC全手機,除非銀聯也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NFC-SIM卡方式仍然是主流的方式,運營商也正不遺余力地搶占這部分市場。不僅在于有補貼,也方便用戶更換手機。因此,我們也看到這部分的NFC需求增量明顯。NFC-SIM卡發展較快,是不爭的事實。陳德勇認為,采用哪種形式,完全取決于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和銀聯之間的業務模式協議。目前全球的趨勢顯示,NFC-SIM業務模式被消費者接受的可能性更大,特別是新產品上市速度更快的手機市場。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智能卡與安全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潘曉哲表示,目前發展比較快的是電信運營商的NFC SWP-SIM移動支付方案,市場會逐步擴大。從運營商角度,未來新入網客戶可能都缺省配備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SWP SIM卡,用戶一旦使用具備NFC功能的手機,結合該SIM卡即可實現移動支付業務。其他的幾種方案也正在積極布局推進,最終要看市場的選擇。

  據悉,ST作為全球主要的NFC-SIM芯片及安全元件供應商,為移動和聯通的主要的NFC-SIM卡供應商提供安全芯片。出貨量將在2014年4季度提速,增長速度比預計慢了一些。陳德勇表示,在2014年,我們成為全球首家推出了采用先進的12吋晶圓,80納米技術,32位安全芯片的ST33G系列。我們與中國電信運營商,NFC-SIM卡商密切合作,為市場提供優良的安全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作為一家在安全領域知名的半導體廠商,英飛凌大力參與移動運營商基于SWP SIM的移動支付服務。英飛凌最新一代的SLE97系列產品由于其高安全性,強大的處理能力和良好的質量保證被得到認可,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最佳的系統互通性和最快的移動交易速度。此外英飛凌積極布局了新一代的Boosted NFC全卡產品。在多年的研發基礎上為中國市場提供了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包括雙界面SIM和microSD,實現了最佳的非接觸通信和交易性能,將成為普通移動支付方案的有力補充。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