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2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柔性屏火爆讓PI膜成新貴 多家上市公司緊貼熱點。三星折疊手機預告片的發布不僅讓全球的手機生產廠商坐不住了,也讓A股的投資者坐不住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material/news/dynamic/2019/0216/53122.html

  連續兩天,可折疊手機材料OLED板塊大漲,根據choice數據,14日收盤時OLED板塊漲幅達2.58%,位列當日板塊漲幅排行榜第四。

  除了三星外,華為、蘋果、OPPO、宇柔、小米等紛紛布局可折疊手機,甚至摩托羅拉也宣布將借助可折疊手機回歸巔峰時刻,新款手機RAZR號稱將使用韓國科隆工業(Kolon Industry)的PI膜。

  摩托羅拉的這一宣傳不無道理,因為在OLED生產制造過程中,需要在基板上濺射上電極或TFT(薄膜晶體管)材料,所以需要耐高溫的、可延展的基板材料,而PI膜(聚酰亞胺薄膜)因其優良的結構和功能有望借助柔性屏成為新材料領域的下一個新熱點。

  PI膜的前世今生

  PI是耐高溫可達400攝氏度以上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長期使用溫度在200~300攝氏度之間,無明顯熔點,具備高絕緣性能,在隔膜材料中性能極佳。

  它具有優良的耐高低溫性、電氣絕緣性、粘結性、耐輻射性等特殊屬性,因此可以取代傳統的ITO玻璃,大量應用在可折疊手機里的基板、蓋板和觸控材料。其中黃色PI在柔性OLED里主要應用于基板材料和輔材,CPI(透明PI)主要應用蓋板材料和觸控材料。

圖片來自申萬宏源

  PI產業鏈包括上游PI樹脂和基膜的制成,以及精密涂布和后道加工程序,其中樹脂和基膜的制成是壁壘最高的環節,目前被日本宇部、韓國科隆等國際大企業壟斷,國內目前進口依賴較為嚴重。

  目前國內大約有50家規模大小不等的PI薄膜制造廠商,隨著柔性屏手機的爆發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大量應用功能,PI有望成為新材料中的“新貴”。

  這些上市公司早就盯上了

  新綸科技(12.960, 0.15, 1.17%)

  新綸科技14日公告稱已與蘇州聚萃簽署項目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建聚酰亞胺(PI)樹脂及薄膜產線,推進黃色PI和透明PI的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并預計公司2018~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為4.40億元、6.31億元及9.50億元。

  時代新材(8.220, 0.01, 0.12%)

  公司2018年上半年聚酰亞胺薄膜形成銷售收入5717萬元,目前正在籌劃二期產能建設工作;此外公司5G用PI膜、柔性OLED用透明PI等正在研發試驗階段,有望實現突破。

  公司稱預計2020年達產后可實現銷售1.9億元,凈利潤超過6700萬元。

  國風塑業(4.520, 0.41, 9.98%)

  公司2017年用1.79億元投資建設年產180噸高性能微電子級聚酰亞胺膜材料項目,目前電子級聚酰亞胺薄膜是微電子制造與封裝的關鍵性材料,主要應用在柔性電路板(FPC)的基板制造領域。

  公司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今年第二季度試生產。

  丹邦科技(16.230, 0.36, 2.27%)

 

  公司微電子級PI膜及特種膜實現量產,同時擁有該領域內“用于軟膜覆晶封裝的聚酰亞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的專利技術。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