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LCD大尺寸面板產業轉移至我國 3股明顯受益。據DisplaySearch預測2012~2015年全球LCD面板出貨量仍將保持8~10%的增速,基于我國旺盛LCD需求以及顯著成本優勢,LCD面板產能逐漸向我國轉移。光學膜使用總面積約為LCD面板面積的15~20倍,2011年全球光學薄膜需求量約4.8億平方米,但2011年我國國產化光學膜程度不足2%,未來受益于下游行業轉移及進口替代空間巨大,我國光學膜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panel/news/focus/2012/1118/18372.html
增亮膜、擴散膜和反射膜需求量穩增增
亮膜:背光模組中關鍵零組件,具有精密微結構,可將光源散射的光線正面集中,其關鍵技術為輥筒上雕刻棱形花紋技術。預計2012年增亮膜出貨量達1.7億M2;擴散膜:利用光在不同折射率介質中穿過,光線產生許多折射、反射、散射現象,從而造成光學擴散。2011年擴散膜需求量超過1.6億M2;反射膜:以PET為基材,用高反射率做顏料,分散在其中,以達到不透光且有效反射光線。預計2012年反射片需求量為1.1億M2。
光學PET基膜:國內逐步提高自給率
光學膜是在光學基膜基礎上加工完成的,光學基膜主要以聚酯切片為主要原材料,因需滿足高透光率、低霧度、高亮度等性能要求,光學基膜為聚酯薄膜行業技術壁壘最高的領域。2011年全球LCD背光模組需光學基膜約12萬噸,據有關業內專家預測,未來5年,全球平板顯示器行業對光學級聚酯基膜的年需求量將達到30萬噸以上。而我國光學基膜已突破技術壁壘,正逐步進行進口替代,自給率不斷提高。
分享進口替代背景下高速發展的公司
康得新:國內光學膜的龍頭企業,成功突破高技術和客戶壁壘,進入光學膜生產領域,公司現有光學膜產能4000萬M2,且正規化建設2億M2光學薄膜產業化集群項目,光學膜將是公司高速發展的引擎;裕興股份和東材科技積極布局我國光學基膜的生產,其中裕興股份2010年開始批量生產光學基膜,2012~2013年公司將重點發展光學基膜業務;東材科技利用技術優勢和市場位置優勢成立子公司,設計產能2萬噸光學基膜。
投資建議:
LCD大尺寸面板的來臨以及面板產業快速轉移至我國,給我國內光學膜實施進口替代帶來發展良機,建議關注具有技術優勢并涉足光學膜生產企業:康得新、裕興股份和東材科技。
LCD 面板產業轉移,國內光學功能膜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背光拈占面板(以32寸面板為例)生產成本的23%左右,面板生產商對其價格敏感性較高,且隨著我國逐漸成為平板顯示器最大消費市場,面板廠商為競取我國市場份額并進一步降低成本,于是全球LCD面板產能逐漸向我國轉移。據DisplaySearch預計,2014年我國液晶面板產能占比將由2011年6%提高到19%。
據Displaysearch統計,2012年以臺灣面板生產廠和大陸生產商相比,由于大陸人力成本優勢明顯(比臺灣便宜三成),再加上臺廠本身銷售、管理、行政成本和面板進口關稅等因素,使得在大陸建廠或者把后段Module制程放在大陸會取得較大的成本優勢。
隨著大尺寸顯示器需求旺盛的來臨,一些高世代生產線逐漸在我國投產。各世代線只是由玻璃基板大小而定,而越大的玻璃基板切割相對越經濟,就可以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成本,而對工藝水平的要求也有一定提高。
光學膜材料因高技術壁壘,長期以來被國外企業所壟斷,美國3M以及日本、韓國和臺灣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我國國內光學薄膜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只有少數企業進入光學膜領域。2011年市場中背光組件光學膜片的出貨量接近4.8億平方米,而國內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不到2%,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光學膜具有很大的進口替代提升空間。
國內受益于面板產能轉移的光學膜企業
康得新:國內預涂膜與光學膜龍頭企業
2011年前康得新主營業務是預涂膜及覆膜機產品,逐漸成為我國預涂膜行業的龍頭企業。而在經歷了傳統業務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公司憑借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進入更高端光學膜領域,并預計投資29.8億元建設光學薄膜產業化集群,使預涂膜和光學膜業務齊頭并進,目標是成為國際預涂膜行業和國際高分子復合材料領軍企業。
預涂膜是是公司發展的基礎預涂膜是覆膜技術的一種,主要用于印刷領域。覆膜技術是通過專業覆膜設備將印品和薄膜復合在一起,形成紙塑合一的產品,目前有溶劑型即涂技術,水溶性即涂技術、UV上光和預涂膜技術四種工藝。相比于溶劑型即涂技術和水溶性即涂技術,預涂膜技術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決定其是印刷覆膜技術的主流方向。
下游需求旺盛,公司預涂膜業務成長迅速2011年我國預涂膜消費約為11.5萬噸,綜合考慮預涂膜對即涂膜的逐步替代以及工、商業印刷領域穩步增長,預涂膜產業仍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預計未來預涂膜的市場需求容量將超過50萬噸。
公司預涂膜募投項目已投產,產能由國內第一提升至世界首位。2012年1月開始,公司募投建設項目4條預涂膜生產線在北京、張家港相繼投產,截至3月底已全部完成。項目的投產,使公司預涂膜年產能提升到4.4萬噸,使公司在規模上超越印度COSMO公司(產能3.5萬噸/年),成為世界預涂膜產業的領導者。
公司經過5年的準備,憑借在預涂膜方面積累技術經驗以及收購臺灣、日本的相關企業全套生產設備和豐富的經驗技術,順利突破光學膜技術和市場壁壘,成為國內領先的光學膜企業。并且在面板產業不斷轉移到國內生產的背景下,公司憑借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實現光學膜產品進口替代。
公司光學膜直接銷售給國內背光模組企業,省去關稅等費用,且成本低于進口企業8~10%成為下游面板廠的優先選擇。公司產品在國內獲得多方認可的同時,還著手加強三星[微博]、友達等國際大客戶開發力度,并于7月份順利通過三星公司的認證;同時和國內面板領軍企業京東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供貨量力爭逐步達到京東方年光學膜需求總量的50%。下游客戶的成功開發,為公司2億平方米光學薄膜產業化集群項目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
公司預計投資29.8億元建設光學薄膜產業化集群,并配套生產5萬噸光學膜基材PET,1萬噸保護膜和0.61萬噸UV固化黏合劑,形成上下游一體化、強競爭力完整的光學薄膜產業集群。預計2億平方米光學膜項目2013年二季度投產,2013年可釋放1億平方米產能,2014年釋放1.5億平方米產能,2015年募投項目產能完全達產。加上公司現有4000萬平方米/年示范線,屆時,公司光學膜產能將達到2.4億平方米/年。
平安證券[微博]預計,2012~2015年光學膜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50% 。假設2012~2015年公司光學膜維持優良率75%,價格因產能投放和競爭加劇而下跌,由2012年每平方米40元逐漸降低到2015年37元,產品產銷率按80%計算,則光學膜的銷量2012~2015年均增長154%,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50%。
裕興股份:國內光學基膜優質企業
公司主要從事中厚型特種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中厚型特種功能性聚酯薄膜生產企業之一,產品主要包括太陽能背材基膜、特種電氣絕緣用膜、特種電子用膜、光學基膜、觸摸開關膜、珠片用聚酯薄膜、護卡用聚酯薄膜、綜絲膜等中厚型特種功能性聚酯薄膜,廣泛用于電子、電氣絕緣材料,太陽能電池支撐材料,光學模組投射材料以及紡織機械用綜絲材料等。
光學基膜將是公司2012~2013 年重點發展方向。光學基膜主要用于液晶顯示器的光學膜片,光學基膜經過涂層等工藝后即可以制成光學膜片,即光學基膜的下游為光學膜。公司2007年開始研發光學基膜,并于2008年實現試生產,2009年開始小批量生產,2010年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公司研發生產的光學基膜采用了與聚酯光學性能相匹配的新型聚合物交聯微球替代傳統的無機氧化物抗粘連劑,并通過粒徑復配和母料分散技術,使薄膜具有高透光性、低霧度和優良的抗粘連性能,另外,公司研發的光電顯示用光學基膜2009年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
公司募投項目建設4#生產線,“年產1萬噸高端特種電子專用聚酯薄膜生產線項目”,預計2013年投產。
平安證券表示,由于光學膜市場空間大,國內進口替代需求旺盛;而公司為目前國內少數幾家能夠批量生產光學基膜的企業,預計項目投產后,公司將著重于光學基膜的生產,2012~2013年光學基膜的銷量將快速提升,為公司重要增長點。
東材科技:絕緣材料領軍者積極布局光學基膜
東材科技主要業務為絕緣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相關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公司產品涵蓋了JB/T2197—1996《電氣絕緣材料產品分類、命名及型號編制方法》八大類產品中的七大類產品,是國內絕緣材料品種配套最為齊全的制造商。
公司進軍光學基膜:技術優勢和產地優勢產業轉移趨勢明顯,光學基膜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公司作為行業內僅有的幾家能夠做特種聚酯薄膜的企業,研發實力雄厚,更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具備進軍光學基膜的技術優勢。
目前公司擬在江蘇2安經濟開發區內以新設立的控股子公司江蘇東材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光學級聚酯基膜項目,該項目的產品全部為各種特殊用途的光學級聚酯基膜,主要應用于包括反射膜、增透膜/減反射膜、濾光片、擴散膜/片、增亮膜/棱鏡片/聚光片、遮光膜/黑白膠、IMD/IML 膜結構、ITO 導電膜、汽車隔熱貼膜、建筑玻璃貼膜以及OLED 產品等的制造。
公司本部位于四川,而公司的產品市場及原材料供應商多集中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而尤其是我國LCD上下游產業生產商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滬地區,特別是大尺寸TFT-LCD 拈方面,而國內有一半的背光工廠云集于此,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公司在江蘇設立子公司具有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