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盡管萊寶高科(行情,問診)近兩年業績出現小幅滑坡,但投資者對這家曾經帶著“蘋果概念股”光環的上市公司熱情不減。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panel/news/focus/2013/1022/25882.html
在近日深交所和深圳證監局聯合舉辦的“踐行中國夢·走進上市公司”活動中,萊寶高科深圳光明區工廠一個大型會議室里座無虛席,投資者提問環節更超過既定時間近半小時。
巧合的是,就在兩年前的同一天,萊寶高科發布非公開發行股份預案,募資投建重慶基地,而這一項目也是投資者此次調研活動所關注的焦點。
“萊寶需要轉型。”萊寶高科董事長臧衛東在評價重慶基地項目時說,在傳統觸摸屏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毛利率不斷下降之時,公司要謀劃推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新觸控技術產品,實現產品結構轉型。
壓力來自技術進步
不同于往期“走進上市公司”系列活動中的“高帥富”主角,萊寶高科最近兩個報告期業績均不理想——2012年全年業績下滑七成;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67%。
業績下滑與主要客戶訂單下滑不無關聯。萊寶高科是全球第一家研發和量產電容式觸摸屏的公司。萊寶高科總經理李紹宗說:“那時候,全球在手機應用上,主要使用電容式觸摸屏的也就是某知名品牌智能手機,我們做該品牌做了很長時間。”
“剛開始做電容式觸摸屏的時候,全球能做的廠商較少。”李紹宗不由地感慨,“我們算是幸運的,進入觸摸屏領域比較早,過了大概5年比較舒服的日子,那個時候也沒有什么競爭,別人跟也跟不上。”
然而,好景不長。“實際上,In-Cell的觸控顯示技術,就是將具有觸摸屏傳感器功能的膜層制作在顯示面板下板。把觸控做到顯示屏里邊從技術上來講對于萊寶來說并沒有太大難度,但公司并沒有高端顯示屏的產能。”臧衛東說。
另一方面,傳統的電容式觸摸屏也不是萊寶高科的“獨家秘方”。隨著國內上市公司電容式觸摸屏紛紛投產,市場競爭加劇。李紹宗坦言,部分主要客戶業務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并加大自制比例,電容式觸摸屏產品來自原主要客戶的訂單量及售價大幅下降,和2011年、2012年相比較,今年產品價格平均下降大約30%以上,觸摸屏模組和觸摸面板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導致增收不增利。
“尤其在中國這種市場環境下,只要有利可圖,大家都往里面扎。”李紹宗說,一開始大家關注,慢慢就有人會做了。因為觸摸屏本身除了資金門檻之外,技術門檻不是絕對的門檻,這幾年無論是臺灣的企業還是大陸的企業,很多進入這個行業。尤其是中國的企業,在競爭當中還是比較無序的。
“最大的壓力是技術進步,這是我切實的體會。”臧衛東認為,隨著科技進步,沒有一項技術能保持領先同行超過五年,萊寶在傳統的電容式觸摸屏技術上也只是領先四五年而已,即便現在的In-Cell或On-Cell觸控技術也未必能領先較長的時間。
臧衛東稱:“實事求是地講,萊寶目前在顯示行業里面還沒有領先全球的技術或產品。但我覺得萊寶現在能做的就是跟緊了,別掉隊。相對來講,這樣風險也小。”
自主研發OGS技術
然而萊寶高科并未止步不前,臧衛東認為公司在近幾年保持不掉隊的制勝法寶就是自主研發的OGS技術。
OGS是一體化電容式觸摸屏的英文簡稱,是將觸摸屏傳感器功能膜層直接制作在蓋板玻璃背面,有別于On-Cell和In-Cell——這兩種技術分別將觸摸屏傳感器功能膜層制作在顯示面板的上板和下板,前者主要為三星所采用,后者主要為蘋果所采用。
“這三種制作技術本身沒有誰先進、落后的問題。”分管研發、技術的副總經理王士敏解釋道,三者只不過是結構上不同,而且On-Cell、In-Cell和OGS大致上推出來的時間差不多。
王士敏稱,對手機廠商來說,可能做On-Cell或In-Cell省事,整體都簡單了,環節簡單了,在采購顯示屏時就帶著觸控功能。但也存在弊端,把觸控做到顯示屏里面,成本會更高,如果觸控膜層壞了,換一個顯示屏和換一個帶玻璃的觸控,二者成本完全不可比。同時In-Cell還有一個信號干擾的問題。
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方面,截止到目前,萊寶高科共有102項專利,中國大陸88項,在臺灣地區申請了14項,其中與OGS相關的專利有62項。可以說,萊寶高科對OGS的技術儲備已經相當充分。
“按原來說法,OGS做起來挺費勁的,但我們第一次測試就成功了。”臧衛東介紹說,公司一直在做OGS研發,但同時也在看這些技術能不能運行。因為技術有了,量產還需要考慮一些問題,比如投資風險、技術風險、技術被替代風險等等。“我們的OGS走得比較慢,實際上是在觀察它能不能真正成為主流,避免投資失誤。”
正是基于穩健投資的理念,萊寶高科早已經儲備的OGS技術等到2011年10月10日公告非公開發行股份預案,并且今年3月完成了上述增發事宜。
據介紹,萊寶高科決定投建OGS項目的背景則是windows8系統推出后超極本和一體機出貨比例不斷提升。臺灣宸鴻、勝華及錸寶等觸控模組廠均已紛紛加碼擴產,致力發展OGS技術。
目前,萊寶高科OGS項目主要定位在中尺寸以上,主要是電腦、Pad,在客戶結構和產品上都是一個新的業務。公司稱,初期主要是瞄準超極本的OGS產品,后續將陸續導入一體化計算機,包括平板電腦等的OGS用戶。
2012年4月,萊寶高科與Intel公司合作開發的全球首款帶有10點觸摸控制功能的超極本正式發布,一時引起業界轟動。
OGS項目落地重慶
為了實現一體化電容式觸摸屏量產,萊寶高科經過考察甄選,最終選擇在重慶建立新基地。據臧衛東介紹,當時公司考察了長沙、成都和重慶幾個大城市,鑒于重慶行政效率較高,產業配套較為完善,最終決定落戶重慶。
根據萊寶高科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公司以重慶萊寶為實施主體,使用約23億元在重慶建設一體化電容式觸摸屏項目和新型顯示面板研發試驗中心,其中募集資金投入共計17億元。
今年年初,剛剛完成募資之后,萊寶高科從日本以較低的價格進口一條二手的G5鍍膜及光刻生產線,進口價格僅為2億多元人民幣,再加上配套設備,總共G5 CTP Sensor生產設備投資僅為6億元左右;而同樣一條新的生產線,其他廠家公告需要投資4億美元才能建成。
在購買這條生產線時候還有一段小插曲。
“日本這條線停產之后,原廠方相關責任都沒有了,后續的設備改造工作主要由我們公司來做。”李紹宗講起這條生產線的故事,津津樂道。
“萊寶就做了這個事,到了重慶安裝調試過程中發現,原廠的技術工人對部分系統軟件加密。這個系統自動化程度這么高,就是沒有軟件。但是,我們萊寶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李紹宗不無自豪地說,這也是萊寶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就是設備的消化吸收改造能力。
李紹宗介紹說,“萊寶這么多年投資的二手線,可能占公司設備投資的一半甚至更多,但是我們拿過來了以后,經過改造后跟新設備一樣。”
據公司介紹,從廠房來看,重慶主要的B區廠房已經完成;從設備來說,引進的主要生產線設備已經到位,正在進行緊張的安裝調試;后段的設備正在調試。公司在9月底將部分工序開始試生產。到明年,OGS產品的產量就逐步上升,產能的利用率會相應提高。
為了搶占有利市場時機,早在去年4月份,萊寶高科就以自籌資金9499萬元在深圳光明工廠投建OGS批量試驗線項目。目前已經基本達產,具備月產100萬塊OGS(以4英寸計)的能力。
在萊寶高科內部,幾乎人人懂技術。一個有意思的鏡頭是,盡管活動已經結束,對外負責投資者關系和對內負責人力資源的副總經理兼董秘杜小華依然熱情洋溢地對提問的投資者講解新觸控技術的原理。
他形象地擺弄著他的三張名片。“傳統的電容屏就像這三張名片,上面是蓋板玻璃,底下是顯示屏,中間夾著的是具有觸控功能的功能膜層,現在新技術取消了中間這一層,就像抽掉了這張名片一樣,不同的是,On-Cell把膜層做上這下面顯示屏名片的上層,In-Cell則是在顯示屏下面,而我們的OGS是直接做在了上面蓋板底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