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2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劍橋大學研發“非接觸式觸摸屏” 可防病毒傳播。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非接觸式觸摸屏”,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使用者用手觸碰屏幕前,預測其意圖。這種屏幕最初是為汽車設計的,但制造屏幕的工程師稱,它也可在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07/27-57839.html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7月24日報道,這種“預測性觸摸”技術可以加裝在現有屏幕上,并且可以用來防止病原體在超市收銀臺、自動取款機和火車站售票終端機的觸摸屏上傳播。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塑料和玻璃上停留兩小時至一周時間,這意味著公共場所的觸摸屏需要不斷消毒以防病毒傳播。
英國劍橋大學工程系的西蒙·戈德西爾說:“觸摸屏和其他交互式顯示屏是大多數人每天頻繁使用的物品,但人們可能很難在運動狀態中使用,無論是駕駛汽車還是在跑步時用手機播放音樂。我們還知道,某些病原體可以通過物品的表面傳播,因此這項技術可以幫助降低這種傳播風險。”
報道介紹,這項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用戶開始用手觸摸屏幕前,預測他們想要觸摸屏幕的哪一區域。人工智能和傳感器通過追蹤情景信息(比如用戶的個人資料、環境狀況和眼動跟蹤)實時判斷用戶的意圖。
其他非接觸式技術還包括手勢控制,最新一代谷歌和三星智能手機以及一些智能電視都已使用手勢控制。
觸覺反饋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與數字設備和環境進行交互的方式,但它仍在研發之中,而且尚未展現出廣泛的商業用途。
“非接觸式觸摸屏”研發項目負責人巴沙爾·艾哈邁德說:“相較于較為基礎的空中互動技術或常規手勢識別技術,我們的技術有很多優勢,因為它支持與傳統界面設計的直覺互動,不需要用戶進行任何學習。它完全依靠系統來預測用戶意圖,并可以與新舊觸摸屏以及其他交互顯示技術融為一體。”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