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0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而此前個人電腦品牌進軍觸控式螢幕也終以失敗告終,十年前推出的平板電腦等產品經過一開始的大肆炒作後,受歡迎程度急劇下滑.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focus/200906/09-2156.html
傳統的鍵盤和鼠標或依舊是電腦操作的最佳選擇,因用戶的互動習慣極其難以改變,尤其是在(新產品還)缺乏一系列軟件支持的情況下.
Gartner分析師Tracy Tsai表示,"(觸控技術)似乎被過分炒作了,至少對我而言,在電腦上使用觸控螢幕是很不實際的,而且當你使用這麼大的設備時,總的用戶體驗其實并沒有增加."
觸控式個人電腦問世已有一段時日,但高昂的成本和有限的功能令它們僅限于部份設備,這類電腦占全球銷售比例不到1%,盡管許多分析師預期該比例會升高,但很少有人認為其增速會像有些電腦品牌所預期的那樣快.
iSuppli分析師Peter Lin說,"最大的問題是觸控螢幕能給你電腦增加多少價值,也許不會很多,如果這樣的話,那我為什麼要花更多錢去買?"
投資者將大筆資金投入觸控式螢幕制造商,臺灣觸控螢幕制造商--勝華科技(2384.TW: 行情)股價今年來升了近三倍,近期上市的洋華(3622.TW: 行情)股價增約一倍.
市調公司DRAMeXchange預期未來三年內,觸控螢幕制造企業年營收將增長近17%至約4,979億臺幣.
觸控螢幕高昂的成本可能令該項技術延遲幾年推廣,直到價格降下來為止.相較小型智能手機,個人電腦里的面板和必要晶片成本要高很多.
勝華科技預計,智能手機中的三寸觸控螢幕成本約10美元,但如果面積加大的話,成本要上漲好幾倍.
觸控螢幕晶片設計公司--義隆電子(2458.TW: 行情)估計,若替臺式電腦加塊觸控螢幕,價格要增逾10%.
公司董事長葉儀皓表示,只有等待成本下降,才能看到觸控式電腦出現有如觸控式手機般的增長趨勢.消費者現在愿不愿意多付10%,還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