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精密蝕刻技術將同時達到有效搭配觸控IC及窄邊框效果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focus/200907/16-2498.html
精密蝕刻技術應用觸控面板ITO 亦能有效調整阻抗值,更有效搭配感測IC 所能處理的合理范圍, 亦即『精密蝕刻技術』所能夠搭配觸控IC 的種類、要求及品質將更具彈性。另外, 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之邊緣金屬導線數目與面板尺寸略成正比, 若中大尺寸觸控面板上為達到「窄邊框化」效果, 導線寬度及間距需能夠達到更精密, 因此中大尺寸蝕刻精密度要求較小尺寸觸控面板相較來得嚴格許多,非電阻式觸控業者擁有蝕刻技術所能跨入。
投射式電容重視鍍膜及蝕刻技術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將具寡占性
基于上述考量, 群益評估現階段應用于觸控面板ITO 鍍膜, ITO-Glass所能達到阻抗值遠低于ITO-PET(即一般稱之ITO Film), 其中顯示器面板製程(TFT-LCD/CSTN/Color Fi lter)之ITO Glass 阻抗值僅為ITO Film的1/10。精密蝕刻製程方面,顯示器面板產業所採用黃光濕製程精密度遠優于網版印刷蝕刻製程(電阻式Sensor 製程)10x 以上。如下圖所示,群益預期中大尺寸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市場將由顯示器面板相關產業所寡占。
基于技術/ 產能/ 資金考量,CF 業者為中大尺寸最大受惠觸控族群
就顯示器面板產業鏈之中,專業彩色濾光片業者為最有機會搶占中大尺寸投射式電容觸控商機, 成為初期最大受惠族群, 主要基于以下理由:(1)彩色濾光片目前產值及利潤均低且漸由面板廠In-house 生產, 專業CF 業者扮演Second Source 角色, 導致獲利并不穩定, 因此轉型動機較強。反之面板業者所擁有CF 產能與面板產能相互連結, 除非額外擴充產能,否則轉製觸控面板機會成本較高。(2)濺鍍及黃光製程均為高額資本投資, 現有CF 產能設備目前已接近折舊攤提結束, 成本競爭具優勢,相較欲進入此領域的新廠商自然形成一道進入資金門檻(>1.5 bilion NTD) 障礙。(3) 未來中大尺寸觸控面板市場之需求面積將遠高于小尺寸, 業者供貨能力為系統廠選擇合作對象之重要考量因素, 具備中大尺寸基板產能的CF 廠于中大尺寸領域的市場機會優于小尺寸基板CSTN或中小尺寸LCD 面板業者。基于技術優勢/產能/資金門檻等等考量, 群益評估CF 族群將為期初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最大受惠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