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1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盈利穩定但利潤依賴政府補貼 深科達普通制造業的滄桑背影
整體來說,深科達是一家還處在成長期,日子還過得比較苦的制造業企業。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front/202103/17-59552.html
深科達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4-2018年在股轉系統掛牌(831314.OC),2021年1月27日通過了證監會科創板IPO注冊申請。
黃奕宏為深科達的第一大股東及實控人,黃奕宏的哥哥黃奕奮和黃奕宏的姐夫肖演加為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三人合計控制公司54.18%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股轉系統掛牌期間,實控人黃奕宏在協議轉讓股份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同時,曾簽署業績對賭協議。后由于2017年公司業績未達標,實控人以指定第三人回購或無償劃轉股份的方式履行了對賭義務。
其中九證資本、創鈺銘啟和廣發信德三家機構退出,華臻投資和華翰裕源、博實睿德信和特睿投資、以及東證漢德五家機構接盤了對應的股份,同時又與實控人簽署了業績對賭協議。
那么到底是當時的投資方太刁鉆,還是深科達的公司質地一般般,才導致公司的股票轉讓都要簽署對賭協議呢?
要知道我們市值風云的股份可是都不夠投資人分的,更別提什么對賭協議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深科達的質地到底如何。
一、產品競爭力不強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深科達分別實現營收3.09億、4.55億、4.72億和1.95億,分別實現凈利潤0.37億、0.47億、0.53億和0.16億,近三年CAGR分別為24%和20%,增速還不錯。
但2019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65%和13.35%,較2018年的47.40%和24.94%有明顯下滑。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結構不斷豐富,主要產品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營收占比不斷下降,由90.26%下滑至70.70%,半導體設備、直線電機、攝像模組類設備的收入占比均不斷增長。
2019年公司營收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于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營收下滑造成的,而半導體設備營收增長較快,直線電機營收基本與2018年持平,攝像模組類設備首次實現了銷售。
由于公司的半導體設備、直線電機和攝像模組類設備營收規模均較小,因此我們主要分析公司的平板顯示模組設備。
報告期內,公司的平板顯示模組設備分別實現營收2.77億、3.98億、3.55億和1.36億,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44%和下滑11%。
平板顯示器件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終端產品的關鍵組件,公司的主要產品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的需求主要受下游平板顯示廠商設備投資增長的影響。
2017-19 年,公司平板顯示模組類設備在手機領域的相關收入占比分別為 90.89%、80.96%、85.41%,保持在較高水平;車載顯示領域的收入增長較快。其他業務領域收入波動主要系受各期大額訂單承接量的變動影響。
2019年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了較為飽和的狀態,手機出貨量較2018年有所下降,終端市場的消費狀態傳導到上游設備行業,使上游設備投資放緩,深科達也未能幸免,增速有所放緩。
另外,平板顯示行業近兩年處于由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向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技術演進過程中。
鑒于國內OLED后段生產設備處于技術完善階段,尚未大規模量產,客戶更多在TFT-LCD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因此,客戶對TFT-LCD生產設備新增采購有所減少,也導致公司營收增速有所放緩。
TFT-LCD和AMOLED是目前主流的平板顯示技術,二者均為半導體顯示技術。
其中TFT-LCD技術成熟、成本低廉,可以應用于手機至電視幾乎所有應用場景,而AMOLED技術良率較低、成本較高,目前僅限于在中小尺寸高端智能移動顯示終端應用,因此目前平板顯示行業處于兩種技術并存的局面,二者僅在不同的終端應用領域出現分化。
深科達用于AMOLED的生產設備于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0.42億、0.53億和0.20億,占公司平板顯示模組類設備的比例分別為10.56%、14.90%和14.41%,收入和占比均有所提升,但仍較低。
2018年公司AMOLED設備銷售額占中國市場投資額的比例約0.1%,占比也較低。
平板顯示器件的生產過程主要分為三大制程:陣列(Array)、成盒(Cell)以及模組組裝(Module Assembly)。
此外,其生產過程也可分為前段制程和后段制程:前段制程一般包含Array制程和Cell制程中的面板分割之前的制程,后段制程一般包含Cell制程中面板分割之后的制程和Module制程。
以TFT-LCD顯示器件的生產為例,前段制程用于生產液晶面板,后段制程主要用于將液晶面板分割以及將分割后的液晶面板、偏光片、驅動芯片、柔性電路板、背光源、觸控感應層、玻璃蓋板、指紋識別模組等部件組裝為平板顯示器件。
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行業起步較晚,初期基本全部依賴進口。
但我國平板顯示行業投資規模較大、投資速度較快,我國面板產能持續快速增長,已經完成超越并實現了全球第一的目標,帶動我國平板顯示設備的國產化率也穩步提升,但和國際一流大廠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平板顯示器件新增產線投資具有前段制程設備單次投資額占比大而后段制程設備單次投資額占比小的特點,其中后段制程設備投資占比15%-30%,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整個平板顯示產業設備可以分為17大類,其中設備投資占比前三的分別為蒸鍍類設備、曝光機和沉積設備,這幾類設備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
目前國產設備突破依然局限在后段制程自動化組裝設備、檢測設備等領域,近三年(2017-2019年),模組組裝設備和模組檢測設備國產化提升較為迅速,分別達到20%和50%。
深科達主要產品為貼合設備、邦定設備和檢測設備等后段制程設備,目前并無生產前段制程設備的相關計劃及技術儲備,2020年上半年公司后段制程設備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9.54%。
目前,國內平板顯示器件后段制程設備領域,市場的競爭企業較多,市場集中度不高,主要企業大多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具備各自的優勢產品,體現出錯位競爭的特點。
深科達的營收規模及增速與其他可比公司不存在明顯差異。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深科達的平板顯示模組類設備主要為后端制程設備,在平板顯示器件新增產線投資額中占比較低,在15%-30%,而且公司的營收規模與可比公司相比沒有明顯優勢。
目前深科達擁有主流的TFT-LCD和AMOLED平板顯示技術,但較為先進的AMOLED技術營收占比較低,因此公司的整體競爭力并不突出。
二、盈利能力穩定,但利潤依賴政府補助
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38.38%、37.60%、37.89%和40.58%,同期主要產品平板顯示模組設備毛利率分別為38.67%、37.76%、36.60%和40.17%,均比較穩定。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大型專用設備,定制化程度高,主要采用直銷模式,且產品銷售單價存在一定波動。
公司的核心環節在于研發和設計,生產環節主要涉及設備裝配和調試。
因此公司的主營業務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較高,在90%左右,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和加工費的占比相對較低,其中加工費由外協加工和生產環節的勞務外包構成。
公司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分為PLC、伺服、工控機、相機等標準通用件和同步輪、輸送線、治具等非標定制件兩大原材料類。
2017-19年公司的直接材料占比由88.87%提升至91.35%,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產能緊張時將部分機加工結構件由自產轉為外購,以及通過OEM方式采購定制件功能模塊造成的。
報告期內,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28.83%、27.61%、29.25%和34.80%,較為穩定,其中2020年上半年有所升高,主要是由于公司的營收季節性特征明顯,四季度營收占比較高所致。

公司的期間費用中,研發費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報告期內分別為11.13%、9.46%、10.09%和12.74%。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217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207項,外觀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35項。
但公司7項發明專利均存在被宣告無效的風險。2020年9月8日及12月16日,公司7項發明專利先后收到國家專利復審部出具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7項發明專利均被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2020年12月23日,公司的上述7項發明專利被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均已申請撤回,啟動的審查程序也將終止,但公司的專利權仍存在被宣告無效的可能。
報告期內,公司的財務費用金額較小,財務費用率較低,分別為1.27%、0.30%、0.27%和0.29%。
同期,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9%、44%、44%和42%,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的有息負債僅有短期借款0.48億,利息保障倍數為21,公司的償債壓力較小。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別為8.72%、9.26%、8.17%和5.44%,凈利率分別為12.06%、10.22%、11.18%和7.97%,凈利率高于主營業務利潤率主要是由其他收益中的政府補助造成的。
政府補助中占比較大的為公司軟件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報告期內,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總額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05%、43.89%、32.41%和60.38%,占比較高,有一定的稅收政策風險。
三、回款能力較差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28億、0.26億、0.14億和-0.49億,凈現比分別為0.76、0.55、0.26和-3.18,均呈逐年降低的趨勢,2020年上半年為負數。

報告期內,公司對已貼現且尚未到期的銀行承兌票據不終止確認,公司貼現取得的款項作為票據質押借款核算,并體現在籌資活動現金流中。
2017-19年,此類貼現收到款項分別為0萬元、389萬和1685萬,將該金額還原至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28億、0.30億和0.31億,呈逐年上升趨勢。
同理,2017-19年經調整的凈現比分別為0.76、0.64、0.58,仍呈下降趨勢;而且,報告期內公司的收現比分別為0.91、0.97、0.86和0.72,均小于1,可以得出,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較為一般。
報告期內,公司未進行現金分紅。
公司的獲現能力一般,主要與公司的賒銷模式有關。
公司客戶主要為大型知名平板顯示器件廠商或上市公司,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天馬微電子、華為、京東方、維信諾、藍思科技、歐菲光等境內外知名企業,公司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67億、2.23億、2.97億和3.16億,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4%、49%、63%和162%,占比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大,而第四季度較多貨款尚在信用期內導致。
除此之外,公司主要客戶通常要求10%的設備尾款在質保期屆滿后支付,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中質保金占比分別為20%、14%、13%和14%。
報告期內,公司的壞賬計提政策較為謹慎,與可比公司差異較小。
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逾期金額為1.06億,占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為31.83%,壞賬計提比例為13.68%,期后回款比例為64.58%,回款較慢。

資產結構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的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較高,達90%左右。
由于公司生產環節主要涉及設備裝配和調試,不需要大量的機器設備,加上公司目前經營場所主要為租賃取得,導致公司非流動資產金額較小。
流動資產中,除應收賬款占比較高外,存貨規模也較大,占比較高。
由于公司產品主要是非標準化定制設備,日常生產中有一定的標準通用件和非標定制件儲備,設備完成生產并交機后需要經過客戶現場安裝調試等環節,設備經客戶驗收合格后才最終確認收入,因此公司存貨規模相對較大。
四、募投項目擴產能
此次IPO,公司將募集資金3.49億,其中2.58億將用于平板顯示器件自動化專業設備生產建設項目,0.41億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0.50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平板顯示器件自動化專業設備生產建設項目,主要用于擴建產能,研發項目主要用于柔性OLED顯示貼合設備的研發以及大尺寸顯示貼合設備的研發。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產品平板顯示模組類設備產量分別為423、448、629和149臺/套,逐年上升,產銷量分別為89%、95%、92%和94%,產銷量較高。
而且,報告期內,公司的產能較為緊張,部分機加工結構件由自產轉為外購,定制件功能模塊主要采用OEM方式采購,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加工費金額較大。
因此擴建產能項目將通過建設生產車間,新增CNC數控機床、銑床、磨床等加工設備,增強公司鈑金件、機加工件等自主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規模效應,同時提高公司的產品交付能力。

但公司募投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固定資產原值2.78億,較2020年6月末固定資產原值0.25億將大幅增加,折舊金額較大將存在侵蝕公司利潤的風險。
結語
深科達的主要產品為平板顯示模組設備,報告期內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終端產品需求下滑的影響,公司營收增速有所放緩。
平板顯示器件生產線分為前端制程設備和后端制程設備,前端制程設備投資占比較高,主要被國外巨頭占據,深科達的平板顯示模組類設備主要為后端制程設備,市場規模相對較小,而且公司的營收規模與可比公司相比沒有明顯優勢。
目前深科達擁有主流的TFT-LCD 和 AMOLED平板顯示技術,但較為先進的AMOLED技術營收占比較低,因此公司的整體競爭力并不突出。
而且由于下游客戶主要為大型知名平板顯示器件廠商或上市公司,議價能力較強,因此公司銷售模式主要為賒銷,導致回款能力較差,現金流情況一般。
公司報告期內未進行分紅,募投資金主要用于研發和擴產能,以提升公司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效應。
整體來說,深科達是一家還處在成長期,日子還過得比較苦的制造業企業。
這樣的公司在國內不在少數,他們都在向高端制造和國產替代的方向努力著。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