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式玻璃觸控與面板內嵌式觸控方案均可以減少貼合次數、節省材
作者:51Touch時間:2011-12-13 來源:經濟日報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單片式玻璃與面板內嵌觸控,均可減少貼合。DisplaySearch指出,單片式玻璃觸控與面板內嵌式觸控方案均可以減少貼合次數、節省材料成本,同時可以減輕應用裝置的重量,而這一點對平板計算機來說由其重要;而這就是為什么從今年第三季開始,系統廠所接到來自品牌的開發需求(RFQ, Request for Quotation)有很大比重的情況是,希望導入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給2012年的新機種。除了對價值鏈的影響與整合不同外,這兩種技術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是零和競賽;原因乃在于這兩種技術有其優缺點,而且不見得僅是從技術面上的考慮。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fixture/news/2011/1213/12839.html
從表面玻璃的搭配來看,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并不容易搭配2.5D或是3D形式的表面玻璃,特別是當選擇所謂的「大片制程」(sheet type)后,不容易再進行過度復雜的表面玻璃加工。而對面板內嵌式觸控方案來說,因為感應線路與表面玻璃無關,所以原則上表面玻璃的設計與搭配會比較自由,就跟外掛式方案一樣。
觸控面板進入單片式玻璃與面板內嵌式競賽。DisplaySearch 12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觸控面板最新趨勢,是進入單片式玻璃(OGS)與面板內嵌式 (InCell)觸控方案的未來競賽。 DisplaySearch表示,電容傳感器(touch sensor)主要的兩種結構分別是玻璃式電容和薄膜式電容,玻璃式電容最主要代表品牌是Apple,而薄膜式電容的領導者是Samsung。正是因為品牌間不同的傳感器結構選擇,背后各自有不同陣營的觸控模塊供應鏈,所以對許多觸控產業的觀察者來說,猜測這兩個陣營的最終競爭結果是持續熱門的話題。
從過去PDA的時代到早期的觸控手機,電阻式的技術一度引領風騷,而當2007年第一代的iPhone正式將投射式電容帶進智能手機應用后,尚且不到五年的時間里,投射式電容將取代電阻式,成為出貨量最大的觸控技術。
DisplaySearch資深分析師謝忠利表示,未來的發展將會比玻璃與薄膜的孰勝敗更為戲劇性,同時在未來1~2年內就會更加清楚。現有的外掛式觸控模塊、不論是玻璃或是薄膜式,都必須往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sensor on cover or oneglass solution)布局,而玻璃或是薄膜之間的競爭,也將轉換成單片式玻璃觸控與面板內嵌式觸控(in-cell andon-cell touch)之間的競爭。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