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99精品-九九99靖品-九九99九九视频在线观看-九九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曰韩一级-曰韩一级毛片

強敵環伺中殺出一條血路:京東方緣何偉大?

作者:touchpanel時間:2017-04-24 來源:金融正能量聯盟

[摘要]這段時間“京東方”頻頻上頭條。其中有兩條新聞比較重要,一條是說京東方面板出貨量超越韓國LG成為行業老大。還有一條是說京東方或將為蘋果供應OLED屏。這兩條新聞蘊藏的信息量很大。液晶顯示行業是高強度投資行業,出貨量大意味著可以利用規模優勢壓低成本,增強競爭力。而

    北京時間04月2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這段時間“京東方”頻頻上頭條。其中有兩條新聞比較重要,一條是說京東方面板出貨量超越韓國LG成為行業老大。還有一條是說京東方或將為蘋果供應OLED屏。這兩條新聞蘊藏的信息量很大。液晶顯示行業是高強度投資行業,出貨量大意味著可以利用規模優勢壓低成本,增強競爭力。而為蘋果供應屏幕則意味著京東方生產的屏幕品質是頂尖的。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0424/46819.html

 注意,這里京東方將可能為蘋果供應的是OLED屏而不是TFT-LCD屏,OLED顯示技術曾是是三星和LG為擺脫京東方的追趕而使出的“殺手锏”技術,其也一直在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如今這樣的優勢也將消失。綜合起來可以說明,京東方已經成為液晶顯示領域的領導者。

 不過大部分消費者對京東方并不熟悉,原因有兩個,一是就液晶產業而言,京東方所在的位置并非產業鏈的終端,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所以它不如小米、華為和創維等企業名氣大;二是雖然京東方從2009年就開始成為可以影響產業格局的“一方諸侯”,但一直是追趕者的身份,成為行業領頭羊是這兩年的事情。

 京東方的崛起是值得中國人驕傲的。這并不僅僅是因為京東方成為了業內老大,更重要的,是京東方掌握了核心技術,培養了一大批產業人才。這一點非常關鍵。為什么這么說?中國彩電工業的歷史就可以作一個很好的說明。中國花了20年的時間把彩電工業做成了世界老大,但生產彩電的企業除了彩虹集團以外,基本上都是合資企業。當液晶顯示風暴來臨的時候,外資發現CRT(顯像管技術)沒錢賺了,不在新技術上做任何改變和突破,而是立馬撤資,把風險(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全部留給中國。

 這些彩電企業中,唯一尋求改變的只有不合資的彩虹。可能你會問,既然外資不在技術改變上努力,為什么這些合資企業的中方也不努力?答案是,外資不讓你努力。因為核心技術在外資那里,他們就有話語權,他們不允許中方獨立成立研發機構,開發新產品。

 中國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期里,從上到下都有一種思維,就是認為外國的技術就是先進的,就要引進,要學習。這一點沒什么問題,但后面還有一點,就是自己的就是落后的,應該拋棄。要命的就是“拋棄”兩個字。不可否認,外國在許多技術上領先中國,應該引進和學習,但引進和學習不是目的,而是要將外國技術加以消化和吸收,然后進行自主創新。

 但把自己的技術丟了,相當于把消化吸收的平臺都丟了,拿什么消化?就這好比大學學微積分,如果沒有高中的知識基礎,拿什么學?曾經有一句口號,叫以市場換技術,意思是市場有了,技術自動就能掌握了,所以成立合資企業就能學到技術。但事實呢?事實是合資企業中中方只負責組裝產品,技術上的事情根本插不上手。

 在這一點上,中國是吃了虧的。除了彩電工業外,還有一個典型就是中國汽車工業。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是能造汽車的,比如紅旗和上海。但當時的領導認為,中國汽車油耗大、速度慢、不可靠,于是勒令中國汽車企業停產,以后汽車全部進口。結果如何?中國汽車企業在20多年的時間里都無力自己開發一款車。直到這幾年因為中國自主品牌的努力,如吉利、比亞迪和奇瑞等,情況才開始發生改變。

 京東方有過合資的經歷,知道合資企業的深淺。反復權衡利弊后,京東方決定以并購的方式進入TFT-LCD領域,而這個千載難逢機會,來源于韓國五大寡頭集團之一——現代。

 現在我們說韓國TFT-LCD產業巨頭都說韓國“雙雄”——LG和三星,但其實在韓國液晶產業起步早期,現代公司也建立了液晶面板生產線。但現代產線建成時間比三星和LG晚了整整一年,結果再也沒有跟上兩者的步伐。到了21世紀初,現代因為財務危機,又碰上了液晶產業低潮,因此急于出售液晶業務。

 相比三星、LG以及日本企業擁有的4代以上產線,現代只有2代線和3.5代線,這些走在前面的企業看不上現代的低世代產線,所以不會買。真正想買的除了京東方以外,還有臺灣郭臺銘的鴻海集團,而且很有實力,但臺灣已經有了5家面板企業,因此,對于要不要進入液晶領域,郭臺銘在猶豫。最終,京東方看準機會,果斷出手拿下現代液晶業務。

 對于京東方這種有志于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來說,并購解決了京東方進入TFT-LCD領域面臨的技術來源、專利障礙、起步市場和核心技術人員等戰略問題,但相比合資和引進產線兩種方式,并購的風險也是最大的。這是因為,TFT-LCD領域是高強度投資領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規模決定了研發資金的投入強度,研發資金的投入強度決定了技術進步的速度,而技術進步的速度又決定了產品的競爭力。這意味著,京東方必須在資金和市場競爭允許的時間內消化吸收并購得來的技術,并實現擴張,否則就將淘汰出局。

 就不存在研發投入的問題。京東方于是決定立即在北京建設5代線。為什么要建新產線?一是追趕領先者,此時日本已有4代線,三星和LG則有5代線并且正籌劃6代線,若只是守著收購來的兩條低世代生產線,未來將毫無競爭力;二是建線的過程就是京東方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因為技術還在韓方技術人員手里,如果中方人員不掌握,那么技術上仍要仰人鼻息。但京東方走的不是合資路線,所以在建線時京東方具有很大的發言權,中國員工也因此有很多的學習機會,而京東方也要求中國員工要進行高強度、系統化的學習。

 后來事實證明,正是北京5代線的建立過程,使京東方擁有了大批骨干人才,為其后期大規模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有統計數據表明,京東方現有骨干,大部分都有5代線建線經歷。

 京東方后續擴張的故事過程非常曲折,先是經歷了液晶周期性回暖實現短暫盈利后,擴張計劃因媒體質疑國有資產流失而“流產”,隨后液晶產業又進入低潮,企業陷入長時間虧損,京東方一度要出售資產來獲得現金,以減輕財務危機。最困難的時候,用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的話說:“意志不堅定一點也就跳樓了”。但無論如何,京東方以5代線為平臺的高強度、系統性、攻擊性的技術學習得以進行,這是京東方后續擴張成功的根本原因。

 對于京東方,如今有一種說法,說京東方之所以能夠崛起,基本上是靠政府在其背后站臺,國有企業嘛。不可否認,政府在京東方進入TFT-LCD領域初期以及后續擴張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例如國家開發銀行、產線所在地的各級政府等,但若據此就把功勞全部歸于政府,是經不起推敲的。一方面,在京東方進入TFT-LCD領域時,國內普遍的做法是走合資路線,政府也傾向于引進,京東方走自主掌握技術的做法是另類。

 對于TFT-LCD這樣的高技術、高風險領域,不僅京東方人很陌生,整個中國都很陌生,在這樣的條件下,敢于做出這樣的決策,靠的不是理性計算,而是信念和勇氣支撐的結果。另一方面,和上游資源型企業不同的是,TFT-LCD產業是全球性、高度競爭性的產業,對于處在這個產業的企業來說,要么進入領先者行列,要么淘汰出局,沒有中間態。

 所以對于京東方來說,必須隨時面對高度變化的技術和市場,每天都必須為保持和擴大自身優勢殫精竭慮。事實上,正是京東方人的努力,才使中國的液晶顯示的下游產業(如彩電工業)不在受“卡脖子”之苦,并影響和改變了這一產業的格局。因此,在分析京東方成功的原因時,必須看到京東方人的艱苦奮斗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和大多數人想象中不同的是,京東方進入TFT-LCD領域時不是財大氣粗,而只不過是渡過了生存危機但沒有主營業務的邊緣企業。那么,京東方為什么要進入TFT-LCD領域?用內部人員的話來說就是,日子已經過得不錯了,為什么又要去冒倒閉的風險?如果說是為了賺錢,那么京東方應該去搞房地產或者其他來錢快的業務,而事實上這是高概率事件:在京東方廠區所在地酒仙橋這個曾經聚集了10來家骨干企業的中國電子工業基地,依靠產品和技術而成長為行業領先者的只有京東方一家。

 但是,京東方沒有選擇去過更容易的生活,而是在1990年代末決定重新進入高技術工業,并在經過數年的嘗試之后進入了TFT-LCD 。從賺錢的角度看,京東方選擇了一條比從事任何其他業務都要難得多的道路。所以由此經歷了在這個工業中的所有磨難。但也正是因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京東方成為自1950年代半導體革命以來,在電子核心元器件工業中能夠影響全球市場格局的第一個中國企業。

 只有把京東方置于全縱深的歷史脈絡時,我們才可以看出,她在世紀之交做出進入TFT-LCD工業的決策時,其首要的原因不是出于什么戰略。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在尋找新工業領域的嘗試中,京東方的戰略經歷過多次變化、其中有的基至是根本性的變化,從中很難看出有什么連續性。但如果追尋這些變化背后的力量,就可以發現京東方的領導者在不同時期里具有始終未變的信條。第一,堅持把高技術工業作為主業,而且一定要掌握技術。第二,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從市場競爭中尋求企業的未來。因此,京東方的決策首先是一種對“命運”的選擇,而戰略不過是選擇了“命運”之后如何去做的問題。

 如今社會各界都在宣傳中國改革開放后的成就,而對改革開放前的成果則介紹甚少,于是在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就形成了一種印象:中國能取得今天的成果,都是因為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就只有經濟停滯、貧困和階級斗爭。但從京東方以及中國其他高技術工業的崛起過程來看,這種看法是過分簡單的。以中國核電工業為例:中國核動力技術研究起步于1958年,研究隊伍在北京組建,1970年在大西南開發出第一代核潛艇動力堆,1980年繼美蘇之后建成了高通量工程試驗堆,后來中國開發新一代核潛艇依靠的也是這支力量。

 但就是這樣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卻兩度幾乎被拋棄在四川的深谷里,后一次是在21世紀初,中國再度依靠引進來發展核電,而完全棄自己的技術不用。但后來從美國西屋公司購買的設施問題頻發,這支隊伍才再次被委以重任。如今,中國核電已經成為中國走出國門的一張名片。回頭看中國核電成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掌握了核心技術,而其中的關鍵又是有中國前30年研發的技術底子。有了這個底子,才可能在技術上不受制于人。

 另外一個例子是中國的大飛機制造業。中國用10年時間自主開發的大飛機——運10,于1980年試飛成功。但受“引進”政策的影響,運10被迫下馬。結果怎么樣?中國要用8億件襯衫換一件客機。2007年,國務院決定重啟大飛機項項目,壓倒反對聲音的力量來自一個事實——中國有過運10。也正是因為有運10就有技術底子,中國才可能用如此短的時間開發出C919。

 那么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和改革開放后的關系是什么?答案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前30年建立的工業體系構成改革開放后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知識和經驗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中國經濟不會騰飛,外資不會大量流入。中國近幾十年來出現的重大技術突破,也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在前30年奠定的工業能力基礎上來。也正是這30年,塑造了中國工業精神,它們發生大西南的山谷里,發生在東北老工業基地,也發生在北京上海的高技術企業里,這種工業精神的核心,就是自立自強。

 回到京東方的故事。今天無論從何種利益角度看,京東方進入TFT-LCD領域的選擇在當時的條件下都令人難以理解——沒有任何國家政策要求或鼓勵它這么做,也沒有可預期的高利潤可以誘使它這么做,但如果指出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切就變得容易理解,甚至理所當然,那就是——京東方人是中國工業精神的傳人!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見 反饋 論壇 社區
官方 微信
觸摸屏與OLED網官方微信號:i51touch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隱私政策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歡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 經銷商加入
網站廣告、經銷商加盟、觸摸屏軟件銷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聯系人: 張小姐 產品購買聯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橋東路2號高盛中心1109室 電話: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3-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觸摸屏網 電子郵件: 51touch@126.com touch8@gmail.com
業務合作QQ:觸摸屏技術,觸摸屏報價,觸摸屏軟件咨詢 43361182 觸摸屏軟件制作與技術支持:觸摸屏軟件,觸摸查詢系統,觸摸查詢軟件 893008608 媒體合作QQ: 893008608

2000人超級QQ觸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