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便已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前來體驗
作者:51Touch時間:2017-07-12 來源:未知
北京時間07月1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OLED柔性屬性帶來全新顯示應用場景。自從進入2017年以來,Oled技術不斷收獲利好,未來創新技術走進大眾生活當中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前段時間,全球僅有的兩大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分別落戶于北京中塔大中以及慈云寺蘇寧生活廣場,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廣泛的關注。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便已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前來體驗,除了普通消費者之外,權威科技媒體、行業顯示專家及行業大咖也紛紛前來感受科技最前沿,其中更有,中國國電子商會等顯示行業權威機構,并且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0712/47727.html

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
顛覆傳統電視概念,未來電視形態使人印象深刻
彩電行業向來都是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中不斷創新,而OLED技術的出現給彩電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可吸附在墻上的Wallpaper TV(壁紙電視)、屏幕自發聲的Crystal Sound OLED電視等顛覆以往電視概念的產品的出現,給彩電行業未來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在體驗館內,曾在各大國際展覽上大出風頭的Wallpaper TV(壁紙電視)融合了尖端科技和世界頂級設計,開啟了電視行業“從一臺到一張”的時代。2.57mm的面板厚度使墻面和電視緊密貼合在一起,由于重量極輕,可通過吸附式安裝設計,輕松固定貼合在墻上。另外,在待機狀態時,壁紙電視是一幅幅可以變換的藝術畫作,使得客廳充滿藝術氣息。
世界上首款能夠利用屏幕自發聲的Crystal Sound OLED(簡稱CSO)電視產品也成為了參觀的焦點。其并沒有安裝任何外置揚聲器、音響等設備,卻能憑借OLED無需背光源結構簡單的優勢,通過激振器的震動使OLED屏幕隨即發生震動,從而形成聲波。不同于傳統電視音響聲音向下,CSO電視產品前置發聲能打造更強的臨場感,達到影院級音效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據工作人員透露,各大OLED電視廠商的促銷員們在參觀完體驗館后紛紛表示,對OLED整體推廣信心十足,甚至發出“要是每個店都有這樣的樣機和展臺就好了”的感嘆。

媒體參觀壁紙電視(右) / 自發聲OLED電視(左)
OLED柔性屬性帶來全新顯示應用場景
如今下一代顯示技術之爭不僅僅是畫質之爭,更是柔性顯示的較量。OLED作為新型顯示技術的根本屬性就在于柔性優勢,這一特性也直接決定了OLED產品存在的物理形態具有多樣性。OLED體驗館內,由6張商用OLED大屏拼接而成的雙面波浪屏、凹面OLED產品、雙面顯示產品等物理形態震撼了所有人。中國家電網副總編馬聰表示,“OLED除了畫質本身的特性外,無可比擬的優勢就是它的形態可以延展出很多新型的、以前不敢想象的顯示產品,這樣的形態對顯示方面的應用是顛覆性的。”
超薄和柔性是OLED可以擴展出更多應用場景的殺手锏,讓“萬物皆顯示”成為可以預見的未來。例如,體驗館內的凹面OLED產品就能夠應用在曲面型墻壁、天花板、桌面等各種平面顯示設計困難的場景,而雙面顯示產品可設置在機場候機室、賣場等場所。除此之外,日趨成熟的OLED技術將迎來智能設備、可穿戴設備、車載照明等方面應用的風口,將與人們的生活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真正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參觀OLED體驗館時表示,“在我看來,黑科技是指那些能夠引領科技前沿和創新的技術或產品,對現階段的科研有著革命性的推動作用,能夠改變人們現有的生活方式,甚至擁有可以改變未來世界的能力。毫無疑問,OLED就是那種技術。

凹面OLED電視
OLED技術首創體驗館,意義非凡
OLED被行業視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不是沒有原因的,在眾多顯示技術中,只有OLED建立了體驗館,并將改變生活方式的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LG Display全球推廣總經理林敬德曾表示,建立OLED體驗館正是出于為消費者打造品質生活體驗基地的初衷。
中國家電網馬聰認為,創建體驗館可以讓消費者拋開網上的信息,拋開所有技術點的分析,用實際的體驗去震撼他們。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電視領域黑科技的發展也相對成熟。不少參觀過OLED體驗館的專業人士都認為,OLED體驗館內這些高端產品將成為彩電差異化賣點的有力支撐,同時也將是改變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新觸點。
OLED技術全面主流化的口號已吹響,前不久,夏普也宣布進軍OLED,OLED陣營再添一員。不可置否,隨著更多企業與資本蜂擁而入,OLED普及之路將會更順利。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