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電視機須提供高性價比,才能與液晶電視機競爭勝出
作者:51Touch時間:2017-10-30 來源:OFweek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液晶/OLED/LCD三方圍剿,micro LED的市場在哪里?臺灣地區Micro LED廠商紛紛搶在500天內取得技術突破,否則該技術將被限制在利基市場應用。
Micro LED技術的成功發展取決于基礎市場、潛在市場和基礎設施投資三個要素。基礎市場是初步應用,以產生足夠的收入來支持技術開發;潛在市場是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潛在商業應用關鍵;基礎設施投資則是指建立技術供應鏈。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1030/48594.html

對等離子和液晶顯示技術競爭的回顧可以作為micro LED開發的參考。隨著筆記本電腦和顯示器產品的廣泛應用,液晶面板在2000 - 2013年期間已經進入了42寸以及更大尺寸的電視機應用。電視市場是等離子技術的基礎市場,但由于等離子電視價格昂貴,因此該技術缺乏支持進一步發展的潛在市場。相比之下,以17英寸及以下尺寸筆記本電腦和15至23英寸顯示器為基礎市場,液晶顯示器滲透到了32寸及以上尺寸電視機市場,成為該技術的潛在市場。由于液晶顯示技術的投資遠遠超過等離子顯示技術,后者在沒有潛在市場的情況下,與液晶顯示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最終被迫退出市場。
目前,液晶顯示器與OLED進行著激烈的競爭,前者占顯示器市場至少95%的份額,后者則擁有智能手機的基礎市場。LCD的潛在市場是柔性和/或透明顯示領域;對于OLED而言,它有潛力取代大尺寸電視市場的液晶顯示器。LCD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大多數從事OLED研發的公司都是液晶面板廠商。
由于micro LED技術仍在開發中,因此既沒有基礎市場也缺乏基礎設施投資。然而,該技術很快將具有廣泛的潛在市場,覆蓋幾乎所有類型的顯示應用。基本市場的選擇是micro LED是否能成為大尺寸電視領域主要顯示技術和應用的關鍵,智能手機和VR(虛擬現實)/ AR(增強現實)設備也可能是micro LED的可行基礎市場。如果成品率達到80%,尺寸超過55英寸電視的micro LED面板成本將低于LCD的成本,因為micro LED面板不需要背光單元、液晶、色彩濾光片以及偏光鏡等組件。因此,Mikro Mesa正在開發用于55英寸及以上尺寸電視機的micro LED面板。但是這種大型應用面板的開發面臨著一些技術難題。
尺寸在10英寸以下的micro LED面板的制造難度較小,功耗較低,顯示效能高,適用于智能手機。但這種應用將面臨來自OLED的強勁競爭,特別是在蘋果為其iPhone X采用OLED面板之后。由于三星、LG以及許多中國面板廠商大量投資開發和生產OLED面板,micro LED面板將很難在智能手機領域與OLED競爭。
小尺寸micro LED面板也可用于VR / AR設備,但是這些設備的價值在于內容和軟件而不是顯示器。
對10到32英寸的顯示面板領域而言,LCD技術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micro LED技術取得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
因此,5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應用將成為micro LED技術的市場機會。但是由于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價格通常較低,因此micro LED電視機必須提供較高性價比,才能在面對液晶電視機激烈競爭時脫穎而出。
根據Mikro Mesa的估計,一種新的巨量轉移方式可以將生產55英寸micro LED面板的時間從原先所需的7小時縮短至7.5分鐘。在資本支出方面,由于micro LED面板的生產需要陣列設備,而不需要熱室設備,所以建立micro LED面板廠所需的投資分別僅為液晶晶圓廠和OLED生產設施的70%和50%。Mikro Mesa計劃于2018年開始生產用于大尺寸電視的Micro LED面板。
臺灣液晶和LED行業的成熟發展使臺灣在開發micro LED方面具有優勢。但是由于在智能手機市場站穩了腳跟,OLED面板廠商正在努力擴大在大尺寸電視領域的業務。如果他們成功了,那么留給micro LED的空間就會急劇縮小。Micro LED目前面臨著一個關鍵時刻,所涉及的制造商必須加快商業化進程。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