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研發的「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解決液晶回收難題
作者:51Touch時間:2017-11-22 來源:經濟日報
北京時間11月2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液晶電視有效回收再利用 讓這個Team獲得大獎。液晶電視風行許久,幾乎是人人家里都有一臺,然而,你所不知道的是,液晶這項產品雖然量產已久,但要做到「回收利用」仍然是個難題,液晶含有苯環、鹵素等對環境有害的成分,且因結構穩定,即使掩埋也萬年不壞;工研院研發的「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解決了這項難題,不但可以讓廢液晶再度獲得利用,減免對全球環境造成永續傷害,也可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7/1122/48826.html
科技新品人人都愛,但許多人不知道,制造的過程中,這些科技新品往往為環境帶來許多污染,而人們不用丟棄之后,又常因為無法分解,對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
在各式科技之中,液晶最常被科技新品所采用,無論電視、計算機、手機或平板,屏幕都采用液晶填充面板。
液晶是一種液體,制作面板時,會用兩片玻璃基板將液晶封裝起來,由于液晶通常為客制化產品,市面上常見的液晶共有一、兩百種,每種液晶又分別由十數種化學成分組成,廢棄不用后,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處理,才能真正做到環保。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洪煥毅指出,歐盟規范大于100平方公分的液晶面板必須取出暫存,再以合適的方法處理,但目前歐盟并未提供合適的處理方法;臺灣則是將液晶面板列為D類事業廢棄物,大都以掩埋方式處理,廢液晶面板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值得關注。
而工研院研發的「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是先將兩片封裝液晶的玻璃基板分離后,用濕式循環萃取法取出液晶,再透過蒸餾、吸附、過濾等重重技術程序,將液晶中所含的微量雜質一一去除,這項處理系統已經實際應用于面板大廠,協助廠內廢液晶面板進行再利用。
就臺灣來說,「液晶」是一種高單價的化學品,礙于專利等問題僅能仰賴進口,然而,臺灣卻是「液晶面板」的主要生產國,全球許多液晶電視的面板原料都是產自臺灣,而臺灣生產的廢液晶面板每年高達數千噸;洪煥毅指出,臺灣若能建立廢液晶面板自主再利用處理技術,不僅可減少臺灣面板廠的廢棄物處理成本,將液晶再利用,更可讓面板廠減少采購液晶的成本,同時對地球環境永續做出貢獻。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