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量子點/OLED對比分析:OLED毛病一堆 量子點半死不活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1-30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摘要]其實就目前的量子點屏幕來說,與傳統的LCD面板僅僅是做了背光方式上的改變,是作為LCD面板的延伸,并沒有什么根本上的改變。通俗點說,目前的量子點顯示器就是在VA面板中加了一張膜,也就是上圖中的那張QDEF膜。目前的量子點只負責產生綠光和紅光,所以必須將原背光模組中的
北京時間01月3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LCD/量子點/OLED技術對比分析:OLED毛病一堆 量子點半死不活 其實就目前的量子點屏幕來說,與傳統的LCD面板僅僅是做了背光方式上的改變,是作為LCD面板的延伸,并沒有什么根本上的改變。通俗點說,目前的量子點顯示器就是在VA面板中加了一張膜,也就是上圖中的那張QDEF膜。目前的量子點只負責產生綠光和紅光,所以必須將原背光模組中的白光(WLED)LED換成藍光LED(Blue LED)。同時,QDEF膜和藍光LED光源的應用也是量子點顯示器色彩顯示比普通顯示器更純凈的原因之一。
各面板性能優劣勢
好了,面板的基礎信息介紹完了,我們就來聊聊各自的優勢。
良品率:LCD面板由于多年的技術迭代和升級,技術成熟度明顯要高于OLED,而量子點因為也是根植于LCD面板之上,所以良品率也是比OLED要高的。LCD≥量子點>OLED
色域:OLED和量子點會明顯好于LCD面板,這也是被著重宣傳的特點,從參數上來說,OLED在色域上的優勢并不明顯,但是這是根據最好的OLED和頂級的量子點的比較做出的判斷,實際上OLED面板會稍好于LCD和量子點。OLED>量子點>LCD
漏光控制:OLED全面吊打LCD與量子點,LCD面板與量子點面板都是通過調節液晶排列進行遮光,這樣永遠都不能完全對背光進行遮擋,漏光也是在所難免。OLED>LCD=量子點
顏色/亮度均勻性:在顏色/亮度均勻性上,因為LCD面板和量子點面板的背光方式的原因,并不能達到最好的均勻性,而OLED自發光的緣故,無需擴散背光,均勻性上更一致。OLED>量子點≥LCD
對比度:對比度是屏幕最亮的白色和最深的黑色之間的差異,而LCD因為單獨背光模組的因素,可以擁有更高的亮度支持,而OLED因為無需擔心漏光的特性,黑色更純,整體上來說,OLED在對比度上會相較更優秀一些。OLED>LCD=量子點
視角:最好的IPS面板在視角上可與OLED進行媲美,但是目前的量子點顯示器普遍采用的VA面板作為基礎,沒法達到最好的可視角度。OLED≥LCD>量子點
功耗控制:OLED面板因為每個像素點都需要單獨供電,分辨率越高,耗電越多。在同等亮度的情況下,LCD和量子點要比OLED耗能更少,這也是量子點在做宣傳時所經常提到自己比OLED耗能更少的原因,不過基本上LCD都會比OLED耗能更少。量子點≥LCD>OLED
厚度控制:LCD和量子點結構都比較復雜,再加上背光模組的原因,厚度比結構簡單的OLED要高上一大截,所以在手機越來越薄的今天,這樣的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OLED>量子點≥LCD
綜合以上看來,似乎OLED全面勝利了,屏幕的各項性能都要優于量子點和LCD,甚至技術非常成熟的LCD面板都被打趴在地上,不過實際上呢?
OLED也許表現的根本沒那么好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