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像需求大,攝像模組代工廠歐菲、舜宇光學、丘鈦賺的缽滿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19 來源:格隆匯
北京時間03月1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歐菲科技(002456.SZ):手機巨頭軍備競賽 養肥了這個不起眼行業的“土皇帝”。世人愛美之心似乎永遠難以滿足,如今沒有一款雙攝像頭手機你可能感覺很out了,甚至去年已經推出了最新三攝像頭手機華為mate20。攝像頭成為了手機廠商生死淘汰賽的一根救命稻草,越來越多的手機攝像頭帶給消費者更好大光圈變焦體驗的同時,也讓攝像模組代工廠特別是頭部的歐菲、舜宇光學、丘鈦們賺的盆滿缽滿。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319/53477.html
歐菲科技2018年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實現營業利潤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7.40%,97.98%。舜宇光學和丘鈦科技去年年報還沒有公布,不過從2018年行業競爭態勢來看,這兩位估計很難望其項背了。自從2016年收購索尼旗下Flip-chip關鍵制程業務之后,歐菲切入蘋果供應鏈2018年上半年業績一舉超越舜宇,成為國內手機攝像模組的龍頭。
下游手機市場的深刻變化,正在對無序競爭的攝像模組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頭部效應正在逐漸顯現。新的競爭格局下,只有頭部廠商能夠活下去,而且將會活得相當滋潤,而其他的攝像模組廠商或只剩下陪葬的份兒了。
1
行業巨變,從混戰到寡頭
其實,2018年攝像模組下游智能手機行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市場極度低迷。全球總體銷量14.56億部,相比2017年雖然只有略微下降,但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徹底飽和。中國區手機銷量大幅滑坡,一夜跌回到解放前,銷量跌到了2014年的水平。一番廝殺之后,也徹底奠定了新的市場格局。
根據手機報在線旗下旭日大數據統計,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4.56億部,其中前三甲依然是三星、蘋果和華為。
三星以3.14億部占據了22%的市場份額,蘋果占據了15%的市場份額,華為則首次突破2億部關口,成功晉級第一陣營,小米、OV也徹底甩開了后面的跟隨者,穩固了自己第二集團軍的地位。而后面在各種統計表中歸于Others的那些玩家加速消失,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已經失去了運作一款新機型的能力。 戰爭在巨頭之間打響。各家巨頭軍備競賽的加劇,讓作為智能手機主要功能之一的攝像模塊成了各家在旗艦機型上不容有失的戰略制高點。從2015年開始,智能手機攝像模組的技術升級就開始突飛猛進的發展,小型化、大光圈、廣角、超薄、多攝像頭、光學變焦、生物識別等技術開發熱點推動著攝像模組的研發進入高潮。
對于攝像模組廠商而言,2015年是個分水嶺。
2015年之前,4G網絡帶來的快速上網體驗、芯片升級帶來的流暢操作體驗以及指紋解鎖是驅動消費者更新手機的原動力。那時攝像模塊的競爭集中在像素的提高上,主要由上游感光芯片廠家推動。對鏡頭模組來說,單鏡頭的模組結構很簡單,模組生產就是一個組裝的過程,沒有太多創新的地方可以形成競爭壁壘,所以攝像模組行業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紅海廝殺之中。 舜宇光學最主要的業務就是攝像模組,光電產品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近80%。2015年公司光學產品營業收入82.16億元,同比增長了大約2成,增速明顯回落。而A股的歐菲科技攝像模組業務回落的更為明顯,當年該業務營業收入為54.96億元,同比增長了81%,相較于2014年的388%的同比增速來說,亦是非常大幅度的回撤。
尤為明顯的是,2015年,舜宇科技的毛利率跌到了10%以下,為9.6%,為最近5年的冰點。反應在股價上,無論是歐菲光,還是香港上市的舜宇和丘鈦股價都出現了大幅殺跌,其中既有當年瘋牛之后熔斷影響,亦包含了市場對于行業嚴重負面預期情緒。 2015年,攝像模組行業基本面究竟出現了什么不能承受之重?
原因很簡單,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升下游行業市場增長步入了停滯期。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2.93億部,相比2014年11.67億部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0.32%。與前兩年相比,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了!雪上加霜的是,恰在那時單攝像頭模組行業也陷入了價格割喉戰,國內30多家攝像模組廠商殺的你死我活,結果是利潤越來越低,都流向了下游手機行業。
不過,也正是從2015年發生的這場行業巨變,給這個此前稍顯沉悶的行業帶來了一次難得的產業升級的機會,使得這個行業徹底跳出了成本競爭的泥潭。
2
剩者為王,得高端者得天下
為了擺脫價格戰,攝像模組廠商努力尋求向高端轉型。舜宇光學成立了浙江舜宇智能光學技術有限公司,向3D智能光學等更高端的產品轉型,想憑借更高品質的像素產品在國內智能手機供應鏈中提升市場份額。
而歐菲光也在醞釀收購索尼華南工廠,以獲得Flip-chip關鍵制程的技術能力和相關專利許可,后來它借此順利進入蘋果的全球200大供應商名單,庫克在2017年12月拜訪了歐菲光的工廠,特意發微博說歐菲光為iPhone 8和iPhone X提供了前置攝像頭。在電子行業,最有效、直接的辦法就是收購,比如2012年信維通信收購北京萊爾德(Larid)天線業務,切入了蘋果產業鏈。
2016年隨著華為榮耀6plus和P9兩款采用雙攝像頭的機型獲得巨大成功,正式引爆了后置攝像模組雙鏡頭和多鏡頭化。雙攝像頭模擬人的一雙眼睛,可以實現更多的拍照功能和更好的拍照效果。
其后, iphoneX的發布又引爆了前置攝像模組的多功能化,以及前置攝像多功能跟屏幕的全面屏發展趨勢融合而產生的升降式、滑蓋式、流海屏、水滴屏、屏幕穿孔等各種新穎的設計方案,構成了消費者更新手機的最新原動力,這大大提升了攝像模組行業集中度。
在攝像模組江湖,韓國的三星電機和LG之外,中國大陸和臺灣廠商的市場話語權也逐步擴大,主要玩家有歐菲、舜宇、光寶以及丘鈦科技等。收購索尼華南工廠后,歐菲的江湖地位迅速抬升,2017年公司攝像模組營收166億元,同比翻番。
盡管還存在良率等問題,但是公司毛利潤率同比增長4.35個百分點,至15.16%。及至到了2018年中報,歐菲科技光學產品營收占比首次突破50%,達到56.07%,遠遠把舜宇光學等甩在了身后。 廣州歐菲和雙攝功不可沒,期間廣州歐菲出貨4800萬顆,占攝像模組總出貨量的20%,貢獻營收20億元,營收占比為20%;而雙攝出貨5200顆,占總出貨量的21%,收入卻超過了單攝像頭,達到4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1%。歐菲攝像頭業務全球市占率穩步提高,雙攝模組出貨量占比迅速提升,在客戶中高端熱銷機型的供貨份額持續提高。
還在為安卓中低端機型配套的舜宇等公司嚴重掉隊,2018年中期,舜宇光電產品收入占比約為76.7%,下降了3.2個百分點。由于中期報告不及市場預期,舜宇股價一日之內狂跌了24%。公司2月13日發布的盈利預警顯示,2018財年本公司股東應占溢利約為24.7億元-25.5億元,同比減少12%-15%。
丘鈦微科技盈利預警也顯示,公司2018財年股東稅前應占綜合溢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約95%,給出的理由其中一條是公司低附加值的低像素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很大,但是卻賣不上價錢,影響了攝像頭模組產品整體毛利率。
得高端者得天下,剩下來的歐菲光憑什么去PK港股老牌白馬股?很大程度上與它收購索尼廣州工廠切入蘋果產業鏈,以及雙攝出貨量大幅提升有關。索尼廣州工廠攝像模組采用的封裝工藝是倒裝芯片(FC,Flip Chip)封裝,該技術中芯片到基座之間路徑最短,為高速信號提供了良好的傳輸路徑。 由于不使用引線框架或塑料管殼,重量和外形尺寸也有所減小,現階段全球最小、最薄的攝像頭封裝即采用該技術。從蘋果5開始,蘋果供應商攝像頭封裝技術就開始采用FC技術,因為只有蘋果掏得起這個錢。
3
廠商逐鹿,催生行業巨頭
經過PK 之后,攝像模組市場玩家很清晰了。二級市場將對這個行業的價值進行重估,如果說曾經這個行業還是典型的代工產業,那么攝像模組正逐漸體現出科技的價值。正如汽車行業不光有奔馳、寶馬、豐田、本田,也有博世、ZF、Denso等零部件巨頭。在產業鏈上,只要某一環節的重要性足夠大,壟斷性足夠高,就一定會誕生有價值的企業,攝像模組作為消費類電子的關鍵一環,也將會產生有價值的巨頭企業。因為這是一個典型馬太效應的行業。 還以當前最大客戶智能手機行業為例進行分析。
在市場方面,明星機型的出貨量變得越來越大,主打機型的銷量越來越高,幾乎均達到了千萬部的級別。隨著手機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市場對產品的響應速度大大加快,明星機型的在產品發布后的1-2個月內會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訂單高峰,在對手機廠家的出貨能力構成巨大壓力的同時,也必然對攝像模組廠商的供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技術方面,雙攝、三攝比單攝像頭時代復雜度增加,還要同時繼承光學防抖,使得技術方面的挑戰越來越多,使得量產和良率提升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2016年歐菲雙攝良率提升陣痛導致業務毛利率下降了1.71個百分點。攝像頭模組封裝技術有 CSP(Chip Scale Package)、 COB(Chip On Board)、 COF (Chip On Flex)、 FC(Flip Chip)等。
CSP 封裝主要針對低端產品, COB 封裝工藝是當前主流,通過金屬線綁定將芯片貼裝在模組基板上,制成模組體積小、高度低,在節約手機內部空間上優勢明顯;缺點是對潔凈度要求嚴格、生產設備成本高、制程時間長。在全面屏趨勢下,攝像頭小型化越發重要。技術復雜程度的FC理應是高屏占比手機攝像頭封裝的首選。該技術的開發難度很大,對研發資金的投入和技術積累要求很高,很多廠家都尚未掌握。
隨著攝像頭像素提升和集成光學防抖功能等,對制造精度要求越來越高。高性能攝像頭的制作通常采用光學主動對準設備(AA機, Active Alignment Machine)。 AA 機在組裝每一個零部件時將檢測被組裝的半成品,根據被組裝的半成品的情況主動對準,將零部件組裝到位,從而改善產品一致性,這也是更復雜產品制造的基本要求。目前光學防抖、超高像素、大光圈、雙攝、3D 感測等復雜的模組產品,也只有采用主動對準技術才能進行生產,比如雙攝模組就對精準度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模組廠商有相應的 AA 設備和 COB 產線。由于投入巨大且量產風險大,小廠商無力承擔,只能慢慢退出市場。
綜合考慮市場和技術兩方面要求同時提高,手機巨頭們在挑選合作伙伴時不得不把接單能力作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畢竟合作伙伴能力不夠而嚴重拖累一代機型的發展的事兒,已經無數次上演了。小米5由于零部件缺貨遲遲不能達產影響了銷量,三星note7由于電池爆炸最終放棄這一型號,最近就是華為mate20發布后遇上的綠屏而導致大規模換機。零部件產能跟不上會使手機廠家錯失銷售時機,對智能手機這樣的保鮮期只有一年的產品來說影響巨大。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巨頭之間角力進入淘汰賽階段,這樣的損失更是致命。所以,市場份額不可避免的快速向頭部企業集中。
由于攝像模組競爭激烈以及雙攝、三攝后續投資巨大,臺灣光寶科技等市場排名靠后的廠商舉步維艱,光寶已經把這塊業務出售他人,但是活下來公司得到了更多的生意機會,獲得了行業的大部分利潤。比如在上游手機行業明顯萎縮的2018年,歐菲卻實現了逆勢飛揚。舜宇雖然暫時落伍,但看空它的發展為時尚早,因為供應鏈多元化是任何一家大公司的要求。正如蘋果把多數訂單給了富士康的同時,還扶持了和碩。手機巨頭不會押注于歐菲一家,而舜宇也已經開發了千萬像素以上的5倍光學變焦的三攝模塊。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