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關鍵材料供應鏈建設是柔性OLED產業鏈建設的新機遇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1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時間04月1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柔性OLED市場份額將在兩年內超越LCD 光電顯示500億市場待開啟。平板顯示產業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410/53739.html
近年來,平板顯示技術不斷升級,LTPS、OLED等先進顯示技術日漸成為新方向。
“平板顯示產業正加速向中國轉移,在拉動中國GDP方面成效顯著。預估OLED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到255億美金,到2022年達到500億美元。”4月9日,在青銅光谷•青桐匯光電顯示專場上,中國OLED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金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陳金鑫看來,柔性OLED市場份額將在兩年內超越LCD。“平板顯示產業未來成長主要集中在OLED柔性顯示領域。預計AMOLED柔性顯示和LCD顯示在2020年到2021年之間將會迎來“黃金交叉”,即柔性OLED市場份額將在兩年內超越LCD。未來五年內智能手機領域、Notebook、TV三大應用領域將成為AMOLED的主戰場。”
千人計劃專家、光電工研院光電顯示事業部(籌)技術總監陳鼎國也十分看好這塊市場。“自發光的AMOLED將以其優異的畫質,輕薄可撓的外型,以及較健康不傷眼的特性,占據了光電顯示高端產品市場。”
與機遇并存的是OLED材料的國產化問題。OLED材料在OLED產業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OLED材料直接影響器件的效率和壽命。據了解,全球OLED材料主要來自韓國、日本,而中國OLED材料95%來自于進口。
武漢尚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磊介紹稱:“從2011年我們開始做尚賽時中國只有5—10家中小型企業,現在有50—100家。但是它市場占有率在中國大陸市場僅占有5%左右。而如何實現OLED的材料國產化的過程,這就是我們新一代OLED人的使命。”
數據顯示,中國在柔性OLED產線已投資超過5000億,邁向顯示強國的步伐在加速。
但陳鼎國仍表達了他的擔憂,除了技術與產品良率的挑戰外,上游供應鏈的薄弱環節極需加強。“如果現在一個手機的售價大概300美元,一個柔性顯示屏大概在30%以下,一個柔性屏的顯示大概是80—90美元左右,但是成本三星可以做到30—40美元。含折舊在50美元以下。中國廠家如何控制成本,保持競爭優勢成為需要破解的難題。”
在未來幾年,能否將上游關鍵材料供應鏈建設成為產業鏈攸關企業的生死存亡,這也是也是柔性OLED產業鏈建設的新機遇。
對此,陳鼎國分析稱;“可以建立一個一站式的產業中試平臺,內含光的關鍵材料和部件應用開發和驗證,既有新技術,也有材料分析、產品分析和測試,還有新材料部件的測試和驗證的功能。在孵化新的供應商的同時打破來自國際巨頭的壟斷局面,做大做強光電子顯示產業。”
當下,這種設想正在逐步成型。武漢地區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構建了初步的產業鏈,尚賽光電研制上游關鍵的材料,下游的華星光電半導體和武漢天馬負責面板制造。武漢如何發揮新型顯示產業集群效應,積極抓住柔性OLED市場的市場機遇,完善產業鏈建設將成為破局的關鍵。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