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的集聚效應,帶動安徽及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發展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17 來源:合肥日報
北京時間04月1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龍頭集聚,讓“合肥屏”立于世界產業之林。從“無中生有”到“世界第一”,是京東方書寫的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合肥故事,更是合肥深究產業方向、聚焦新型顯示打造的一套別具特色的創新引領發展“公式”。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417/53806.html
如今,合肥又將目光瞄準了柔性顯示領域——隨著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落戶,合肥在新型顯示產業大局上橫向升級,精準卡位,必將助力中國尖端技術走向成熟、領先全球。
串珠成鏈,新型顯示高端產業集聚
全球每5部智能手機,就有1塊液晶屏出自京東方;每10臺平板電腦,就有3塊屏為京東方生產……
在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幾乎每周都有包裝完好的京東方液晶顯示屏產品,從這里出發經由中歐班列,發往世界。憑借京東方的發展,合肥已在全球顯示領域牢牢掌握了話語權。
殊不知,在合肥京東方基地建設之前,國內大尺寸電視用液晶面板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作為全國最大“家電之都”的合肥,更是飽受缺“屏”之痛。
改變,緣起2009年。
當年4月,京東方6代線開工建設。以這一年為起點,合肥趟出了一條顯示產業發展壯大之路,先后建成了國內首條TFT-LCD6代線、首條采用氧化物半導體技術的TFT-LCD8.5代線、全球首條10.5代線以及國內最大規模OGS觸摸屏生產線,成為國內液晶面板產業產能規模最大、研發能力最強、產線布局最完整的城市。
令人欣喜的是,彩虹、康寧、三利譜、住友化學、法國液空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顯示產業龍頭企業隨后紛紛入駐,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了涵蓋上游裝備、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組以及下游智能終端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整體布局。
合肥就像一個珠蚌,孕育了京東方這顆明珠,然后用這顆明珠串起一條新型顯示的高端產業鏈。
創新引領,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如今的京東方早已名聲赫赫,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高世代線項目,徹底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缺屏”現狀。
在京東方10.5代線全新展廳,超高清顯示、新一代大尺寸AMOLED等高新技術產品琳瑯滿目,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美好。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品研發能力,京東方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由原來行業的“追隨者”轉向“領跑者”。
總覽全局,敢于“無中生有”,勇于“小題大做”,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整體規模、創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均已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正在成為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水平一流的集聚發展區。
而探究發展背后的密碼,關鍵在于——自主創新,創新能力的不斷積累與釋放,正是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根源所在。產業的迅猛發展培育了數以十萬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及高等級作業員,多個技術研發中心支撐著產業的技術創新。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的集聚效應,帶動了安徽及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發展,為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的壯大和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因此,合肥的產業規劃布局和政企協力創新發展的經驗成為多地爭相學習的典范。
橫向升級,精準卡位瞄準柔性顯示
故事,遠不止于此。
其實,新型顯示產業作為一個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的產業,其迅速發展與一直以來國家宏觀政策指導、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和幫助密不可分。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超高清量子點液晶顯示、柔性顯示等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重點。我國新型顯示產業下一階段的沖刺目標是到2020年AMOLED面板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5%。
《安徽省戰略性新興顯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指出,新型顯示要搶抓中小尺寸有機發光半導體(OLED)柔性顯示發展機遇,繼續鞏固領先優勢。
于是,合肥再一次搶抓機遇,將目光瞄準了柔性顯示領域,在新型顯示產業大局上橫向升級。2018年12月27日,作為全省引入的首條AMOLED生產線,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落戶新站高新區,填補合肥OLED面板產線空白。布局OLED,是一次搶抓發展機遇的精準卡位,也是夯實發展之基、厚植產業優勢的深謀遠慮。
“液晶顯示發明50年來,中國在顯示領域后來居上,以OLED技術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正走向世界最高峰。”面對鏡頭,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如此說道。
如今,新型顯示產業已成為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對推進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造競爭新優勢、實現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無論是京東方的拔節向上,還是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的破土而出,無不凸顯出合肥為中國新型顯示產業不斷蓄能、釋能、造能的努力與實力。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