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創電子車載訂單已經到了爆發期,預計今年Q3、Q4擴產就能完成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07 來源:云掌財經
北京時間03月0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機構調研:光學賽道量價齊升,聯創電子車載訂單已經到了爆發期。受外圍市場影響,滬指全天縮量橫盤震蕩,板塊分化明顯,口罩股再度漲停潮,整個板塊近30只個股漲停,但券商、基建、白酒、半導體等權重變現低迷。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307/56475.html
截至收盤,滬指跌1.21%報3034點,深成指跌1.1%報11582點,創業板指跌0.75%報2192點。滬股通凈流出26億元,深股通凈流出3億元。
機構調研方面,聯創電子接待境內外9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在調研報告中,聯創電子表示,車載訂單已經到了爆發期,如融資順利和市場需求旺盛,預計今年Q3、Q4擴產就能完成。
另外,2月28日,聯創電子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億至3.07億,同比變動3.00%至25.00%。
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預測:
1、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光學產業和觸控顯示核心主業業務均有較快增長。
其中光學(23.320, -0.71, -2.95%)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約92%,觸控顯示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約38%。
2、報告期內,公司因生產經營及擴產等原因,預計財務費用較上年增長約99%,研發費用較上年增長約62%。
一、聯創電子簡介
1、聯創電子發展軌跡聯
創電子成立于2006年,2009年正式投入生產,實際控制人為由高技術人才構建的管理層。
公司運動相機高端鏡頭領域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2016年上市后切入到消費電子領域,并判斷未來消費電子領域向高像素、多攝方向發展。
公司提前布局玻塑混合鏡頭技術路徑,公司具備高端鏡頭5P、6P、7P及玻塑鏡頭、高清廣角鏡頭的研發及生產能力,成為A股稀缺的高端鏡頭生產廠商,鏡頭的研發能力位居前列。
2、聯創電子的技術優勢
聯創電子的技術優勢在玻璃鏡頭、玻璃復合結構鏡頭和模造玻璃的研發和生產技術能力。
模造玻璃產能目前位居全球第二,運動相機高端鏡頭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GoPro高端運動相機鏡頭是由聯創電子獨家提供。
2018年開始公司玻塑鏡頭在高像素、良率、輕薄性方面保持的非常穩定,玻塑這條技術路徑獲得了高端廠商的認可。公司的模具、模造玻璃的核心部件實現完全自我研發。
手機鏡頭領域3D人臉結構光、玻塑鏡頭均獲得了高端客戶的認可,并小批量出貨,成為稀缺的具備6P、7P高像素手機鏡頭、屏下指紋鏡頭、TOF鏡頭的生產能力,并獲得大量核心客戶認可的高技術型生產制造企業。
目前公司具有完整的攝像頭模組生產能力。非手機類模組公司在行業內領先,全球最大的全景相機Insta360高清廣角鏡頭及模組由我公司生產。
公司產品線非常豐富,高端品牌的認可度非常高。目前公司屏下指紋鏡頭開始批量出貨,5P、6P等高端鏡頭也逐步開始獲得認可。
手機攝像頭模組方面公司具備具備FF、AF、OIS、雙攝以及三攝模組的生產能力,用于手機前置拍照、后置拍照、屏下指紋、3D人臉識別等技術領域。
在非手機鏡頭領域,運動相機和全景相機領域領先,在監控、車載領域增速非常高,公司具備VR目鏡設計、VR調焦能力。
車載領域增長非?,獲得了世界上兩大方案商Mobileye和英偉達的認可和支持。Mobileye,eyeq4體系認證的200萬像素鏡頭聯創電子2顆通過Mobileye認證,eyeq5的800萬像素聯創有6-8顆通過認證,目前位居世界前列。
由于技術門檻非常高,英偉達把聯創電子作為唯一推薦戰略伙伴。因此獲得了模組廠法雷奧、麥格納、安森美,芯片廠安波福的訂單,2019-2021年的車載鏡頭預計將會有較大增長。
公司在2017年就進入特斯拉車載鏡頭的供應領域,有5-6顆鏡頭獲得認證,1-2顆鏡頭長期穩定供貨。
根據業績預告,2019年利潤約2.5-3.0億元之間,營業收入有大幅提高,光學收入提升約92%,觸控收入提升約38%。
隨著生產的擴大,財務費用的提升和研發費用的增加對利潤有一定影響。
目前,公司多項產品的技術閉環已經完成,并有多項產品被廠商使用并實現量產,公司今年有擴產計劃,若資金到位,模組和高端鏡頭均將擴產,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3、疫情影響
目前復產率達到80-90%,Q1本身就是淡季,加之公司自動化率較高,公司Q1、Q2本身計劃就是擴產,后期通過擴產和加班等方式盡量彌補Q1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高清廣角鏡頭、高端手機鏡頭和高端攝像頭模組增長需求旺盛。觸控領域目前重點園區在印度和重慶,受國內疫情影響,目前部分訂單轉移到了印度,跟上游廠商合作緊密。
二、問答環節
1、目前生產恢復80-90%,第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多少?
答:一季度量化的數據不能提前披露。從增幅來看,光學產業全年有希望保持較高增速。
2、特斯拉采用公司光學鏡頭,由于特斯拉今年預計會有15萬輛,未來的公司前景如何?
答:特斯拉是公司重要客戶,但最大的訂單還是傳統模組廠及下游車企客戶,比如麥格納,法雷奧等傳統公司的訂單增速快。
公司主要方向是突破ADAS鏡頭,一個汽車有多個鏡頭,大部分車載鏡頭是紅海領域,像素要求不高。智能駕駛和輔助駕駛ADAS鏡頭是藍海市場。
由于ADAS鏡頭工作環境惡劣,圖文要求高,大部分車載鏡頭要用模造玻璃技術,通過方案商的推廣,公司這一領域的增量正在高速增長。
3、公司毛利率穩定在15-20%,手機鏡頭每年都有價格下降壓力,公司未來的價格壓力多大?用什么方法維持毛利率?
答:公司以光學、觸控業務為主。光學2018年以前毛利率在40%左右,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大約28%,主要是產品結構調整增加了手機攝像頭模組生產。
公司是技術驅動企業,毛利率比較穩定,大部分產品是高端產品。比如運動相機像素每年都會升級,以前是1300萬像素,去年升級到2000萬像素。
觸控領域大部分技術、資金都集中在上游面板廠,比如京東方、深天馬、TCL、華星等。
公司采用大客戶服務戰略,公司毛利率穩定比行業水平略高,因為和大客戶的技術配套、聯合研發、訂單、人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磨合。
目前高端鏡頭全球產能不足,比如7P能夠穩定量產的主要是部分港股公司和臺灣的公司。
公司具備6P、7P生產能力,毛利率不會大幅下降,4800萬像素以上鏡頭供不應求,毛利率會較高,不會有太大波動。若生產低端鏡頭確實價格會有一些波動。
4、ADAS鏡頭給特斯拉供貨和傳統車企之間價格會有區別嗎?
答:傳統汽車領域的技術門檻是非常高。一般模組廠按照方案商的方案采購硬件,之后將硬件交給車廠做路測,路測需要1年半至2年時間,周期長,廠商輕易不會更換。
汽車廠要求硬件未來6-8年要逐年下降,所以報價會比較高。公司供應特斯拉的鏡頭主要在包括立柱、監控、盲區鏡頭等領域。公司訂單增長更穩定的在傳統汽車領域,報價穩定。
5、和傳統車廠相比,給特斯拉供應的鏡頭技術要求會有區別嗎?
答:大部分統一技術路徑,但要配合其他元器件,有微小差別。
6、和競爭對手相比,公司車載鏡頭認證上有些優勢,反超的原因是什么?
答:友商不好評價。倒車、環視鏡頭對像素要求不高,主要100至200萬像素。有一些行業龍頭宣布退出車載領域,也是因為毛利率太低,是紅海市場。
ADAS鏡頭的工作環境惡劣,在-40度至120度環境下都要能工作。對廠家來說一旦自動駕駛汽車出了交通事故,要負大責任。
ADAS鏡頭對自動駕駛的圖文識別至關重要。玻璃鏡頭更好成像,熱差影響小,玻璃鏡頭技術關鍵是模造玻璃技術,把玻璃融化用模具壓制。
反超的原因是公司模造玻璃自制,成本低。友商外購成本高,在車廠要求未來逐年下降價格情況下很難賺錢。
公司在傳統塑料鏡頭領域不具備優勢。目前模造玻璃產能具備大型訂單的能力,擴產相對簡單,核心技術、模具團隊在公司,關鍵部件是公司自己生產,普通部件3至6月采購周期就能到位。
7、擴產計劃6kk到10kk,需要多久?新增產量是高端還是低端?
答:光學鏡頭去年年底產能達到10kk/月左右,今年可轉債等融資后,Q3季度計劃將產能擴產至20kk,集中在5P、6P等高端鏡頭。模組去年年底出貨6kk左右,Q2計劃擴產到10kk。
8、擴產資本開支多少?
答:目前有一些公告過的項目,比如和政府合作、可轉債等融資計劃。目前屏下指紋鏡頭出貨量增長大。
模組方面公司和其他廠商的區別在于,聯創的手機模組主要搭載自己生產鏡頭,目的是為了提升鏡頭銷售。
車載訂單已經到了爆發期,如融資順利和市場需求旺盛,預計今年Q3、Q4擴產就能完成。
9、公司玻塑的良率多少?手機鏡頭技術未來展望,玻塑和塑料的優劣?
答:手機像素發展快,以往的技術路徑大部分是塑料。
去年開始玻塑有一定機會,主要是超過4800萬像素以上塑料鏡頭比較難實現,升級到8P還要加塑料鏡片。頂級的廠商7p良率不高,且具備生產能力的廠商太少。
厚度方面,浴霸設計式搭載多顆鏡頭的方案越來越多,大量鏡頭安裝在手機后面。手機厚度有限,鏡頭太厚不行,加塑料鏡片會更厚。
玻塑就是用一片模造玻璃替代塑料鏡片,玻璃折射率、通透率優于塑料。
我公司的玻塑鏡頭良率40%,手機像素升級趨勢下,塑料鏡頭技術還沒有完全突破,終端廠商不愿再等,愿意嘗試用玻塑混合鏡頭。
玻塑鏡頭完全可以達到4800萬甚至更高的像素。技術路徑不存在優劣,主要看性能穩定是否穩定,是否能規模化量產,成本是否能被終端接受,同時誰能率先突破。
目前公司玻塑混合鏡頭產能不夠,主要是公司6P產能有限。玻塑有一定機會替代塑料,關鍵是看公司產能能否達到主力機型要求。
目前技術路徑比較成熟,知名廠商也開始小批量供貨,所以當務之急,公司需要全力擴產。否則市場占有率提升的很慢。
目前公司的光學鏡頭除玻塑鏡頭以外,還包括6P鏡頭、屏下指紋鏡頭、高清廣角鏡頭、監控鏡頭、人臉識別的3D結構光鏡頭、全景鏡頭,在手機領域、車載領域、運動相機等領域均獲得了大量高端頂級客戶的認可,說明技術能力已經不存在瓶頸。
鏡頭作為5G時代一個重要的物聯網傳感設備,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公司將全力擴產,努力提升市場占有率。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